第8章 徐州御敌谋胜算,江东变局隐新机
- 三国霸业从守卫徐州开始
- 蒙天机
- 1697字
- 2025-02-10 11:36:44
徐州城再度被紧张氛围紧紧裹挟,凛冽的寒风在街巷中横冲直撞,发出尖锐呼啸。城墙上,军旗烈烈作响,值守的士兵们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时刻警惕着城外的一举一动。陶应屹立城头,衣袍被寒风吹得肆意翻飞,他眉头紧锁,凝视着远方,深知袁术的进攻如悬顶之剑,迫在眉睫,御敌之策已是刻不容缓。
回到将军府,陶应即刻召集徐庶、陈到、徐盛等将领,共商破敌之计。大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凝重的面庞,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袁术此番倾巢而出,兵力远超我们,正面交锋于我们极为不利。”徐庶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笃定。
陶应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如磐:“元直所言极是,不可与袁术硬拼,唯有智取。徐州地势错综复杂,我们正可利用这地形优势,在城外设下天罗地网。”
话音刚落,臧霸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如洪钟:“主公,末将愿率麾下精锐,在城外设伏,定要让袁术尝尝苦头!”臧霸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期待,自归附陶应后,他一心渴望在战场上为主公建功立业。
陶应看着臧霸,眼中流露出信任与期许:“好,宣高,此事便交付与你。你挑选八千精锐,前往泗水河北岸的山谷设伏。那山谷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陡峭,仅有一条狭窄通道贯穿其中,易守难攻,是绝佳的伏击之所。待袁术大军进入山谷,听我号令,截断其退路,全力围歼!”
臧霸领命而去,步伐坚定有力,周身散发着昂扬斗志。陶应又将目光转向徐盛:“文向,你肩负重任,需全力坚守徐州城。即刻加强城防工事,多储备滚石、檑木、箭矢等守城物资,若袁术攻城,务必死守,一步都不可退让!”
徐盛挺胸抬头,声音洪亮,响彻大厅:“主公放心,末将定当以死守城,绝不让袁术踏入徐州城半步!”
诸事安排妥当,陶应仍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必须将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变数都考虑周全。
同一时刻,江东大地愁云惨淡。孙策卧病在床,病情毫无好转迹象。周瑜、张昭等江东肱股之臣齐聚一堂,商议应对之策。大厅内气氛凝重压抑,众人的面容上皆笼罩着一层厚重阴霾。
“伯符病情危急,如今江东群龙无首,若此消息传出,恐生大乱。”张昭忧心忡忡,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周瑜剑眉紧锁,沉思良久后开口:“当下最要紧之事,是稳定江东局势。一方面,要不遗余力地寻访名医,为伯符治病;另一方面,务必对外封锁消息,防止人心惶惶。”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进大厅,单膝跪地,高声禀报:“启禀诸位大人,徐州陶应派来的陈到将军求见!”
周瑜和张昭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惊讶。周瑜连忙说道:“快请!”
陈到阔步走进大厅,向众人拱手行礼,朗声道:“陈到奉我家主公陶应之命,前来探望孙将军。这是我家主公的亲笔书信,还带来了珍贵药材与名医。”
周瑜双手接过书信,展开细细阅读,脸上渐渐浮现出感激之色:“陶公如此仗义,我江东上下感激不尽。”
张昭亦感慨道:“陶公此举,实乃仁义之举。如今江东局势危急,若能得到徐州的支持,定可共渡难关。”
周瑜沉思片刻,对陈到说道:“烦请陈将军转告陶公,待伯符病情好转,我江东定当全力驰援徐州,携手共抗外敌!”
陈到领命告辞。在徐州的支援下,孙策得到了悉心治疗与珍贵药材,病情逐渐趋于稳定。
徐州城外,袁术的大军如黑色潮水般浩浩荡荡涌来。袁术手下头号大将纪灵骑在高头大马上,身披华丽战甲,望着徐州城,脸上露出志在必得的得意笑容:“陶应,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当袁术大军行至泗水河北岸的山谷时,山谷两侧一片死寂,唯有寒风掠过山谷的呼啸声。突然,臧霸一声令下:“杀!”瞬间,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动地,响彻山谷。袁术的大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瞬间阵脚大乱。
“不好,中埋伏了!”纪灵惊慌失措,声音都变了调。
然而,一切都已来不及。臧霸挥舞着手中长刀,身先士卒,率领精锐部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袁术大军,将他们死死围困在山谷之中。山谷内,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土地,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回荡。
徐州城墙上,陶应注视着山谷中的激烈战斗,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但他清楚,这场战斗不过是个开端,后续还有更多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不过,他眼神中满是坚毅,毫无惧色,因为他麾下有一群忠诚无畏的将士,身后是全力支持他的百姓。他坚信,只要军民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