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御苑论茶 陕地探茗

陆羽与师傅智积禅师在宫中汇合后,仿佛为宫廷的茶文化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清泉。皇上对茶文化的热爱愈发浓烈,常请陆羽、叶茗萱、智积禅师到御书房煮茶、喝茶,一同讨论大唐的茶文化。这日,阳光透过御书房的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皇上又一次传召他们三人前来。

众人入座后,陆羽向皇帝恭敬地推荐叶茗萱,说道:“皇上,叶茗萱乃顾渚山人,自幼浸淫于茶,茶艺十分了得。”皇上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微笑着说道:“哦?如此甚好,朕倒要见识见识。”说罢,示意叶茗萱泡茶。

叶茗萱起身,向皇上盈盈下拜,而后款步走到茶案前。她先仔细审视了一番案上的茶具与茶叶,眼中透着专注与自信。接着,她轻轻提起铜壶,将沸水注入盖碗之中,水汽氤氲间,她的身姿显得愈发优雅。只见她手法娴熟地取来茶叶,那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在她白皙的指尖流转。茶叶落入盖碗,她又以恰到好处的水流冲入,一时间,茶香瞬间弥漫开来。

这泡茶手法与寻常不同,叶茗萱并未拘泥于传统,而是融入了顾渚山当地的一些特色技巧,使得茶汤香气更为馥郁。皇上凑近,轻嗅茶香,不禁微微点头。叶茗萱待茶汤稍凉,为皇上斟上一盏。皇上接过,轻抿一口,茶汤入口,滋味醇厚,回甘悠长。皇上眼中满是赞赏,说道:“这新式泡茶果然别具风味,叶姑娘茶艺精湛,令人赞叹。”

众人一边喝茶,一边开始交谈。皇上转头看向陆羽,说道:“朕听闻你为了著写《茶经》,足迹遍布诸多地方。”陆羽赶忙起身,恭敬答道:“回皇上,确有此事。”皇上微笑着示意他坐下,说道:“讲给朕听听,你这一路都有哪些见闻。”

陆羽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皇上,我与叶茗萱一路行来,最先踏入巴蜀之地。那里山川壮丽,云雾缭绕,是绝佳的产茶之所。巴蜀茶区,茶树依山而植,错落有致。我们深入其中,见识到了品种丰富的茶叶。蒙顶茶,声名远扬,素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其采摘极为讲究,只取鲜嫩的芽头,制成的茶叶外形紧卷多毫,色泽嫩绿油润。冲泡后,茶汤黄绿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甘。当地茶农制茶工艺精湛,从杀青到揉捻,再到干燥,每一步都饱含着心血。”

“离开巴蜀,我们又前往楚地。楚茶产区风景如画,茶园与山水相依。楚地茶叶以青砖茶为特色,这种茶制作工艺独特,需经过渥堆发酵等多道工序。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当地的茶厂,目睹了青砖茶的制作全过程。茶农们将采摘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后,堆积发酵,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独特的风味。制成的青砖茶外形端正,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浓厚。而且,楚地还有着独特的饮茶习俗,人们喜欢围坐在一起,煮上一壶青砖茶,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而后,我们又辗转至江南,到达湖州顾渚山。这里山清水秀,茶园连绵。在顾渚山,我们见识到了清明前采摘的紫笋茶,其芽叶细嫩,形如雀舌。茶农们在云雾缭绕中精心采摘,那场景宛如仙境。制成的紫笋茶,冲泡后汤色清澈,香气清高,滋味鲜醇。”

“在考察途中,我们还遇到了诸多奇事。有一次,我们在深山茶园中,偶然发现了一些闪烁着微光的小精灵,它们围绕着茶树飞舞。起初,我们颇为惊讶,但随后发现,这些小精灵与茶仿佛有着奇妙的联系,它们的存在似乎让茶树更加生机勃勃。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竟是守护茶树的茶灵。”说到此处,叶茗萱也点头附和,眼中满是回忆。

皇上听得入神,不禁赞叹道:“陆羽,你为了这《茶经》,历经如此多的地方,见识广博,着实令人钦佩。这《茶经》若能进一步完善,必将为我大唐茶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皇上接着说道:“皇宫中的茶叶皆是各地进贡而来,品质自然是上乘。但皇宫中的茶具、以及泡茶的工艺还是非常有特色,你们此次到宫中后,可以仔细研究,日后完善《茶经》。”陆羽与叶茗萱赶忙起身谢恩,齐声说道:“多谢皇上恩赐,我等定当不负圣望。”

皇上又兴致勃勃地说道:“不过,北方的茶区你还没有涉及。你看,长安地区就有陕茶。陕茶产区多在秦岭一带,那里气候独特,所产茶叶叶片厚实,滋味浓郁,香气高长。尤其在早春时节,新茶的口感更是别具一格。”陆羽与叶茗萱认真聆听,心中不禁对皇上的博闻多识暗暗佩服,觉得皇上果然也是懂茶之人。

说罢,皇上转头看向智积禅师,说道:“禅师,朕想劳烦您开始培训宫中茶师,让他们的茶艺更上一层楼。”智积禅师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说道:“阿弥陀佛,贫僧定当尽力。”

陆羽与叶茗萱也借机与宫中茶师交流宫中茶叶与茶艺、茶具。他们穿梭在御茶房,仔细观察各种茶具,从精美的瓷质茶盏到古朴的青铜茶鼎,每一件都蕴含着独特的工艺与韵味。陆羽拿起一只青花瓷茶碗,轻轻摩挲,感受着瓷质的细腻,说道:“这瓷碗质地温润,釉色纯净,用来泡茶,想必能增添几分茶香。”叶茗萱则与茶师探讨着泡茶的水温与手法,她说道:“这宫中的水,取自御井,水质清冽,用来泡茶,本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水温的把握上,还可根据不同茶叶进行微调。”

几日后,皇上决定派朝中官员李大人,在内卫府卫士的保护下,陪陆羽、叶茗萱到陕茶产区考察茶事。李大人为人稳重,对茶也略知一二,接到旨意后,他赶忙精心筹备。

出发那日,阳光明媚。陆羽、叶茗萱与李大人及一众卫士骑着骏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一路西行,景色逐渐变得雄浑壮阔。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京城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当他们进入陕茶产区,漫山遍野的茶树映入眼帘。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陆羽与叶茗萱兴奋地穿梭在茶园中,仔细观察茶树的生长状况。陆羽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茶树的叶片,感受着叶片的质地,说道:“这陕茶的叶片果然厚实,蕴含着一种坚韧的力量。”

就在此时,叶茗萱突然感觉到一丝熟悉的气息。她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的茶树间闪烁着微弱的荧光。她心中一动,轻声对陆羽说道:“你看,那边是不是茶灵?”陆羽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果然看到几只茶灵在茶树间飞舞。它们的光芒相较于之前在南方茶园所见,略显黯淡,但依然灵动可爱。

陆羽与叶茗萱小心翼翼地走近,茶灵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的善意,并没有躲避。其中一只茶灵飞到陆羽面前,用微弱的光芒触碰着陆羽的指尖,仿佛在传递着什么信息。陆羽心中一凛,他感受到茶灵似乎在诉说着这片茶园所面临的困境。

经过与茶灵的一番“交流”,陆羽与叶茗萱了解到,近期陕茶产区时常遭受一种神秘力量的干扰,茶树的生长受到了影响。这种神秘力量带着一丝黑暗气息,与茶灵所代表的生机力量相悖。陆羽眉头紧皱,他深知,想要真正了解陕茶,帮助这片茶园恢复生机,就必须弄清楚这股神秘力量的来源。

李大人与卫士们在一旁看着陆羽与叶茗萱与茶灵“互动”,虽不明所以,但也能感觉到事情的不寻常。陆羽将情况简单告知李大人后,李大人面色凝重,说道:“看来此次考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定要保护好二位,一同查明真相。”

众人沿着茶园继续探寻,试图找到那股神秘力量的线索。一路上,他们发现不少茶树的叶片出现了枯黄的迹象,与周围生机勃勃的茶树形成鲜明对比。陆羽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这些枯黄的叶片,发现叶片上似乎残留着一丝黑暗的气息。他心中暗暗思索,这股神秘力量究竟从何而来?

随着深入茶园,那股黑暗气息愈发浓郁。突然,一阵阴风吹过,周围的茶树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恐惧。卫士们立刻警觉起来,纷纷抽出佩剑,将陆羽、叶茗萱与李大人护在中间。

就在众人严阵以待之时,一个黑影从茶树丛中窜出。黑影身形飘忽,看不清面容,但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黑暗力量扑面而来。黑影发出一阵阴森的笑声,说道:“你们不该来这里,这茶园是我的地盘,谁也别想破坏我的计划。”

陆羽挺身而出,大声说道:“你究竟是谁?为何要破坏这片茶园?”黑影冷笑一声,说道:“我是谁不重要,我要让这片茶园枯萎,让你们的茶事考察成为泡影。”

说罢,黑影双手一挥,一道道黑暗能量向着众人袭来。卫士们毫不畏惧,挥舞着佩剑抵挡着黑暗能量。陆羽与叶茗萱则迅速召唤茶灵,试图借助茶灵的力量对抗黑影。

茶灵们感受到陆羽与叶茗萱的召唤,纷纷聚集过来。它们身上的光芒逐渐变强,与黑暗能量相互抗衡。一时间,茶园中光芒与黑暗交织,战斗一触即发。

在激烈的战斗中,陆羽发现黑影的力量虽然强大,但似乎对茶灵的光芒有所忌惮。他灵机一动,指挥茶灵们集中力量攻击黑影的弱点。茶灵们听从指挥,将光芒汇聚成一道光柱,射向黑影。黑影被光柱击中,发出一声惨叫,身形晃动。

李大人见状,抓住时机,带领卫士们一拥而上。黑影见势不妙,化作一阵黑烟消失不见。众人松了一口气,但心中明白,黑影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陆羽看着这片遭受破坏的茶园,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出黑影的来历,彻底解决这个隐患,让陕茶产区恢复往日的生机。他们继续在茶园中考察,同时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以防黑影再次来袭。

经过几日的考察,陆羽与叶茗萱不仅对陕茶的种植、采摘、制作等环节有了深入了解,还收集了许多关于陕茶的独特文化与故事。他们深知,这些都将为《茶经》的撰写提供宝贵的素材。

然而,那股潜藏的黑暗力量始终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在完成陕茶产区的考察后,陆羽、叶茗萱与李大人带着收获与担忧,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或许是更多的挑战,但为了大唐的茶文化,他们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