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奔丧【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求评价。】

一九五八年夏。

京都西郊,张家村。

张晓北坐在长条凳上,手里拿着杆旱烟。

只见他从烟袋里取出一小撮烟丝,往烟袋锅子里一塞。

然后从兜里摸出一盒火柴,打开火柴盒,取出一根火柴。

正当他准备划火柴时,好像突然想到什么,连忙把火柴塞进火柴盒,起身来到厨房。

他拿起火钳,从锅洞里夹出一块通红的木炭,接着往烟袋锅子上一凑,猛嘬几口,然后吐出一股烟雾。

做完这一切,他把火钳往锅洞一丢,嘬着烟袋回到堂屋,看着坐在门槛上的少年道:“老大!

你到底咋想的,明明考上了大学,咋又不想上了?

我可听说这上大学,不仅不用交学费,国家还给补助呢。

你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坐在门槛上的少年,看上去十七八岁,身材瘦弱,皮肤黝黑。

上身穿着一件破洞背心,下身穿着件粗布短裤,短裤的裆部和屁股蛋上,都打着补丁。

“爹!

今年快一个月没下雨了,秋天恐怕也没一个好收成,我上大学是有补助,但是你们呢。

我那点大学补贴,根本不够一家子用。

所以我才决定进城,找找机会看能不能进厂。

等我进了城,稳定下来,就把你们接过去,省的在农村受苦。

我的脾气你也知道,既然决定的事,就不会更改。”

张晓北听见儿子的话,猛嘬几口烟,又挠了挠头。

三十八岁的他,两鬓已经有了白发,皮肤粗糙,眼角和额头满是皱纹,看起来已有五十岁。

“哥!

你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怎么能不上呢。

我是个女孩,上不上学无所谓的。”

“是啊!是啊!

大哥,我也不上了。

呜呜呜!”

二妹张明芳和三妹张明雪突然从东屋跑出来,一唱一和,闹着也要辍学,张明雪说着说着,还哭了鼻子。

“是啊!

老二,老三都是女娃,都是要嫁人的,这学不上就不上了吧。

老大!

我知道你坚持让她们上学,是为了她们好,但你也不能因为她们两个,把自己前途耽误了。

你是老大,我们老张家还指望着你光宗耀祖呢。”

张明远听见父亲的话,无奈的摇了摇头,身为穿越者,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但这些说出来谁会相信。

今年是五八年,农村马上就要实行大锅饭,也就是公共食堂。

另外五九年到六一年,这三年旱灾,水灾和蝗灾不断,农民哪里还有好日子。

家里没钱,只是借口,他其实手里有钱。

但有钱有什么用,今年下半年农村就开始实行大锅饭,不允许家里做饭。

到时农村不能单独开灶,就是手里有再多钱,都帮不到家里。

为今之计,他只能选择放弃上大学,到城里找机会进厂。

以他的高中学历,若是想要进厂,其实不难。

他现在欠缺的,不是钱,而是一个契机。

从五六年开始,国家实行公私合营,现在工人很是吃香,有工人老大哥之称。

而且现在工人都是铁饭碗,那十年时间,若是有了工人身份,就相当有了一道护身符。

因此进城入厂,张明远势在必行,只见他从门槛上站起来,大声呵斥道:“够了!

这个家还轮不到你们两个小丫头片子说话。

我是老大,你们都要听我的。

等我进了城,找到工作,你们和明志都要随我进城上学,这事就这么定了。

爹!

我的脾气你也知道,认定的事情,谁说都没用,你也不用再劝我了。”

张晓北见大儿子动了火气,又挠了挠头,一脸愁容。

张明远这个爹,有个绰号,叫做张老蔫。

这人如其名,其性格偏软,没啥主见。不然也不会在张明远的要求下,让两个女儿上学。

这个时代,重男轻女思想普遍且严重,能让女孩上学,可是个稀罕事。

“老三!

在家么?晓花家里出事了,我和你二哥过来跟你商量商量。”

就在这时,篱笆栅栏外传来大伯张晓东的声音。

张明远父亲兄弟姐妹六个,他爸是老幺,上面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

大伯说的晓花,是他二姑。

张晓北听到大哥声音,也不再跟儿子掰扯,连忙嘬两口烟,出门迎道:“大哥!二姐家出了啥事?”

说话间张晓东就推开篱笆门走了进来,对张父挥了挥手,指着堂屋说道:“走,老三!进屋说。”

几人进了堂屋,张明远找来两条凳子让大伯,二伯坐下,又给二人倒了两碗凉白开。

大伯接过水,菊花老脸上带着笑说道:“小远你啊,真是有礼貌。

而且还出息,你可是我们村里头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真是给我们老张家涨脸啊。”

张父听到大哥的称赞,脸上有些挂不住。

自己儿子不上学这事,他没敢跟人说,怕人笑话,更怕眼前这个大哥的呵斥,因此张老蔫连忙转移话题道:“大哥!

二姐家到底出了什么事,你赶紧跟我说说。”

听到自己兄弟的询问,张晓东原来笑着的脸,立马阴沉下来。

“唉!

刚刚你二姐托人带来消息,他家小旭工作时出了意外,走了。”

“啥!

二姐家小旭没了,二姐夫走的本来就早,她家可就小旭一根独苗啊。

小旭走了,不知她撑不撑得住啊。”

“撑不住又能怎么办?

这人死不能复生,还好小旭给她留个了孙子,这日子也算有个盼头。

我们过来就是和你商量下,看这事怎么办。

我和大哥的意思,小旭是我们晚辈,我们长辈去奔丧不合适。

所以就想派个小辈过去,你怎么看。”

二伯张晓南开口说起兄弟两个商量好的意见,张老蔫是个没主见的,皱眉耷眼的也没个决断。

张明远闻言,心里一动,立马接着二伯话茬道:“二伯说的对。

按照老理,这事只能我们小辈去。

要不就我去吧,我在城里上高中,京都我也熟悉。”

他正想进城找工作,正好趁着机会进城转转,找找关系,看能不能进厂。

要说他这二姑,张明远真没见过,他穿越过来三年,没有记忆融合,他二姑这三年也没回过村。

因此就是大街上碰到,他也未必认识。

“小远说的有理。

我们老张家,就他有学问,要我来看,就让小远去吧。”

大伯一锤定音,决定让张明远过去,这也正合他意。

第二天清晨。

张明远怀揣一千八百六十四块五毛钱巨款,便前往城里奔丧。

为何说是巨款,这个年代大米价格一毛多,猪肉都不到一块。

城里工人工资,平均一个月才几十块,他这一千多块,可不是一笔巨款。

因此他并不缺钱,那这钱从何来?身为穿越者,怎么可能没有金手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