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潘斯年的欣赏,有靠山了
- 开局娶女知青,我有座随身农场
- 种田领主
- 2241字
- 2025-03-22 17:41:25
“陈博,到底怎么回事,你快仔细说说。”
已经彻底融入机关工作的潘东,自然明白县长秘书意味着什么。
他迫不及待的问道。
潘斯年虽然没有说话,眼神中也透露出兴趣。
这位新县长刚刚履职,目前看不透县里的风向。
要是有个熟人给县长当秘书,他就能从容应对了。
陈博平静的把偶然遇到秦县长,然后邀请当秘书的事情,说了一遍。
“难怪,我说尤大姐怎么找到你的,原来是知道县长看中你了,她这人,最势利眼!”
潘东恍然大悟。
言语里对尤大姐的为人很是不齿。
他却不知道,尤大姐这次可是栽了个大跟头。
给陈博赔罪的一张自行车票,快要抵得上普通科员一个月的工资了。
陈博没有把这事说出来,而是接着说道:“我已经拒绝了。”
“什么!!!”
潘东再次惊呼出来。
“陈博,我没听错吧?你居然拒绝给县长当秘书?”
“你、你脑子里怎么想的?”
潘东激动的语无伦次。
在部队里,他最服的就是陈博,无论军事素质还思想素质,都在自己之上。
可是今天陈博办这事,他彻底懵了。
潘东吐槽一通,坐下无奈的喝口汤缓着气。
潘斯年也眉头微皱,没明白陈博的想法。
“这是我的个人选择,具体原因就不多说了。”
“不过,我向秦县长推荐了你。”
陈博淡淡道。
“咳咳咳……”
正在喝汤的潘东,顿时呛到了。
“这孩子,你慢点喝啊……”
刘桂芬赶紧给儿子拍后背。
“陈博,这是真的?”
潘东脸色涨红。
别看潘东父亲是农业局的副局长。
可级别也就是副科。
而秦县长却是实打实的正处。
正常情况下,潘斯年连直接给秦开山汇报工作的资格都没有。
更别说潘东这只小虾米。
机关里多少人,工作了好几年,也只能在开大会时远远看看主席台上的领导。
可是现在,陈博居然把自己推荐给了秦县长?
一步登天的机会,就在眼前啊!
潘东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你先别激动。”
“我虽然推荐了你,但秦县长并没有表态。”
“估计这几天,他会暗地里对你进行考察。”
“而且,这是个机遇,同样也是挑战。”
“毕竟秦县长刚上任,能不能顺利展开工作,还是个未知数……”
陈博意味深长的说道。
“嗯?”
听到陈博最后一句话,潘斯年眼睛亮了一下。
颇为意外。
没想到,陈博居然想的这么深。
说实话,他也看不清现在县里的形势。
“陈博,那么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潘斯年缓缓开口。
“我觉得,人生能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陈博既然把潘东推荐上去,自然就表明了态度。
就算秦开山初来乍到,可位置摆在那里,就是一座大山。
一旦秦开山掌握了局面,那就是新开县的天。
到时候,潘东将炙手可热。
风险确实有。
可人一辈子能有几次机遇?
多少人苦苦追寻了一辈子,却从未能拥有这样一个机会。
“人生能有几回搏……”
“不错!”
“大丈夫当断则断!”
潘斯年眼睛里,迸发出光芒。
“东子,你有没有信心,胜任这份挑战?”
“我有!”
潘东深吸口气,郑重说道。
“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
“训练多苦多累都挺过来了,还能怕困难?”
潘东能和陈博成为朋友,自然也不是孬种。
激动过后,他的好胜心也被激发出来。
“好,既然你有这份心思,那就赶紧开始准备。”
“潘叔,你最好立刻收集关于秦县长的资料,做出应对措施。”
陈博对着潘斯年道。
庙算多者胜。
多了解秦县长的脾气秉性,工作作风,爱好习惯。
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潘东,祝你成功。”
“谢谢你,博哥!”
潘东双手握住陈博的手,真挚的说道。
“咱们兄弟之间,不用客气。”
陈博不在意的笑了笑。
“陈博,多余的话就不说了。”
“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开口,千万不要见外。”
潘斯年现在看陈博,越看越欣赏。
“对了,你们东风镇的镇长,跟我交情不多。”
“你工作的事,我会打电话过去。”
潘斯年投桃报李。
“那就谢谢潘叔了……”
陈博笑着道。
“这孩子,刚才还说不用客气呢。”
“来来,快吃菜!”
刘桂芬虽然是家庭妇女,可也听出来,陈博帮了自己儿子的大忙。
顿时满脸堆笑。
谈完了正事,陈博放开肚皮开吃。
这几顿都是玉米面,嘴里要淡出鸟来。
面对桌上这些好菜,他也不客气,风卷残云一般吃了起来。
“能吃好,能吃身体壮,以后肯定能干大事!”
陈博吃得香,刘桂芬这位做菜的也高兴。
“陈博,你执意回农村发展,到底有什么打算?”
潘斯年对陈博越来越感兴趣了。
虽然不知道陈博拒绝秘书工作的真实原因。
但可以听听他对农村和农业的看法。
说不定对自己的工作也能有启发。
“是啊,博哥,为什么你非得回农村呢?”
潘东也好奇的问道。
“我觉得,人不应该只看现在,而是应该放眼未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可从来都不是农业强国。”
“目前来说,温饱尚且成问题。”
“我准备研究一些提升产量的措施,首先解决吃饱饭的问题。”
“然后,还要考虑到如何成为农业强国。”
“农产品,如果仅仅作为原材料,那么农民永远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
“我会考虑一些经济作物,再办一些集体企业,带领村民致富……”
陈博侃侃而谈,说着自己的想法。
其实,就凭他超前的眼光和对未来大势的掌握,就足够在这个时代形成降维打击。
更何况,还有着系统这个大杀器!
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潘斯年听着听着,眼睛越来越亮。
陈博的话,仿佛黄钟大吕,在耳边炸响。
在他的脑子里,行成了一道思维风暴。
“陈博,你有没有想过,这种事,是有风险的?”
等陈博阐述完自己的想法,潘斯年沉吟着问道。
“风险肯定有,但机遇同样很大。”
“我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未来国家一定会重视农业的发展。”
陈博面色从容。
即使几十年后,三农问题也是国家至高发展路线,从未放松。
“好,你放手去做。”
“有什么政策上的问题,可以找我。”
潘斯年对陈博的自信非常欣赏。
同时,脑海里也打开了新的思路。
“博哥,你真厉害,我还没见过我爸对谁这么欣赏呢。”
“比如我,就从来没被夸过……”
潘东一副委屈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