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长乐村卷:特色养殖脱贫实践
- 李平 张友国 刘建武等
- 1668字
- 2025-04-03 19:11:52
第一章 长乐村扶贫脱贫工作现状
第一节 长乐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双牌镇长乐村是原省级贫困村长托塘村与众乐村于2017年初合并形成,地处武冈市东北部边沿,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东部与双牌镇浩山村相邻,南部与武冈市邓家铺镇永兴村相邻,西部与洞口县杨林乡三下村接壤,北部与双牌镇田中村相邻。村部距离双牌镇政府驻地7.8公里,与武冈市距离52公里,与隆回县城距离26.1公里,省道S219贯穿全村,除4~9组外,其余都与主干道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全村处于娄邵干旱走廊,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地质结构主要为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300米以上,土层薄,蓄水性差,原有水田475亩、旱土392亩、山林3020亩,植被主要是松树、杨树与灌木。
全村人口1752人,居住分散,有392户农户,18个村民小组,全部为汉族,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仅2700元,村民收入悬殊。经核实后全村有贫困户79户,贫困人口317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农田耕作和家禽家畜饲养。全村5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在江浙、广东等地务工。村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水稻、玉米、土豆等是全村主要农作物,鸡、鸭、鹅等家禽和猪、牛、羊等家畜零星分散饲养,全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全村仅有1个私营砖厂和1个采石场,村经济基础依然十分薄弱。此外,隆回县龙牙百合企业目前已经租用村8~12组100多亩地种植龙牙百合;部分农户开始摸索家禽规模养殖,一家大户尝试规模饲养五谷走地鸡,但受技术限制,项目尚处于亏损状态。

图1-1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帮扶修建的长乐村活动中心
(课题组拍摄,2017年4月,如无特殊说明全书同此)
住房条件方面,全村住房条件悬殊,沿S219的大部分村民已经进行了住房改造,但贫困户住房条件非常恶劣,全村危房还有41座,无房户和D级整栋危房户还有19户,老百姓迫切希望能改善居住条件。人畜饮水,尚未形成稳定安全的供水管网,1~7组主要靠冬云水库供水,冬季无法保障;8~12组主要依靠草鱼岩地下水供水,冬季有3个月缺水严重;13~18组主要靠井水,冬季缺水严重。教育卫生方面,村内有村小学1所、四个班级、在校学生93人。学校基础设施简陋,窗户破损严重,无操场等活动设施,无图书室,无体育器材,自制简易教具,教室内设施基本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水平,村卫生室尚未建设。
交通方面,境内有省道S219穿过,以对接S219为主,已经修建村组公路7公里,还有5.3公里的村组道路需要硬化。农田水利方面,全村大中小山塘有58口,其中病险山塘有23口,主蓄水的长托大塘、鸭头山大塘、兰凤大塘、高木岭塘、8组新塘中除鸭头山大塘在2013年进行过简单维修还能正常蓄水外,其余大塘均破损严重,漏水严重,一过雨季后就干涸,无法正常使用;全村有水渠4555米,已经疏浚硬化的仅300米,3000米长的冬云渠道长年失修,亟待修复。活动场地方面,有单层90平方米村部一所,无前坪,无活动场地,宣传栏年久破损,办公设施落后,仅有简陋桌椅,无电脑、网络、打印设施,村阅览室仅5平方米,无阅读桌椅,书籍少。
目前,长乐村全村党员36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17人,35岁以下党员仅3人。村里设有村支委和村委会两个治理机构,分别包含5名人员,有4名人员属于交叉任职,共计6个村干部,村干部均在50岁左右。村支委主要负责党建工作,村委会主要负责经济发展、扶贫和村里一些其他项目。半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支委会是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的,由全村所有党员进行选举,票数必须过半。村委会是全村18岁以上的人通过海选,按照高低票选举出来的。村级班子成员基层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能团结协作,为老百姓办实事,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加快发展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决心。主要村干部如下。
肖祥玉(党支部书记):支持村党支部全面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和人民调解工作。
陈文(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主持村委会全面工作,负责村级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工作,协助党支部书记处理日常事务,分管党建、扶贫工作。
唐国础(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分管综治信访、生态环保工作。
沈呈计(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秘书。
曾德久(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民兵营长。
肖慧香(村委会委员):妇联主席,计划生育专干,分管青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