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城镇化发展进程及未来趋势

(一)中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处于城镇化发展中期阶段

2017年,我国城镇人口8.13亿人,城镇化水平58.52%。2000~2017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长势头放缓,增速最高峰已过。如果对统计数据进一步矫正和甄别,可能增长速度将继续下降。

图1-1 中国城镇化率变动

(二)未来城镇化增长速度会放缓,但统计数字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2000~2017年,城镇化速度与GDP增速的比值在0.11~0.19波动,可见GDP增长速度每变化1个百分点对应的城镇化率的变化相对稳定。这意味着,当GDP增长速度下滑时,城镇化的速度也会相应下滑,并且以0.15为中心线,在0.11~0.19之间变化。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10年以来GDP增速从两位数开始持续下滑,到2017年仅为6.9%,而城镇化速度仍以每年1个多百分点的速度提高。2016年外出农民工增量仅50万,和2010年的802万相比,几乎是个零头,尽管2017年外出农民工增量达到251万,但是2000年以来总体呈现下降的态势没有改变。可想而知,在农民工增量减少的形势下,2016年的城镇化率不可能长期保持1.2个百分点的速度,需要在未来的统计研究中加强甄别。如果经济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在6%左右,城镇化率变化维持在0.6~0.8个百分点,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超过9亿人。

整体来看,伴随着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城镇化增长速度下降已经是大趋势。目前需要防止把城镇化作为重要的政绩指标。如果真实城镇化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相吻合,估计未来城镇化率变化在0.6~0.8个百分点。初步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70%,我国将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社会形态。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表1-1 未来城镇化率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