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时空折叠点

阳光像细碎的金箔,穿过实验室那扇布满灰尘的窗户,斑驳地洒落在摆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台上。苏砚站在实验台前,手里紧紧握着那份承载着重大秘密的检测报告,她的指尖微微泛白,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凸起。那报告上的字仿佛化作了一个个跳动的精灵,不断在她眼前盘旋,搅得她心神不宁。她轻咬下唇,那唇瓣上留下了浅浅的齿痕,抬眸看向身旁的傅沉舟,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沉舟,这次的检测结果,说不定会彻底改写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认知。”

傅沉舟微微颔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那眼神恰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海面,暗流涌动。他抬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沉稳却又带着一丝期待,低声应道:“砚砚,不管结果怎样,咱们都一起面对。”

在这看似平常的实验室里,一场关乎时间与情感的奇妙探寻正悄然拉开帷幕。这份检测报告,源于他们在敦煌壁画修复进程中的惊人发现——壁画地仗层中,竟隐匿着泪痕结晶。这一发现,仿若一把神秘钥匙,似能开启一段被尘封多年的回忆之门。苏砚深吸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缓缓展开报告,目光落在密密麻麻的数据上,眉头不自觉地皱起,眉心挤出了几道浅浅的纹路,喃喃自语道:“这泪痕结晶的成分极为特殊,和咱们以往检测到的全然不同,它似乎蕴含着……某种情感的痕迹。”

此时,实验室另一隅,AI助手「莫高」正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神秘的星辰,有条不紊地分析着数据。它那机械的声音在安静空间里格外清晰,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依据检测结果,泪痕结晶中的微量元素组合十分罕见,初步推断与特定情绪波动相关。从文物修复视角而言,这种结晶的形成,或许与壁画绘制者或后续接触者强烈的情感状态有关。其形成机制,可能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反应,比如在特定酸碱度和温度条件下,眼泪中的某些物质与壁画地仗层中的矿物质发生了置换反应,从而形成了这种特殊的结晶。”

苏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敦煌壁画那一幅幅精美绝伦却又饱经沧桑的画面。那些壁画,宛如岁月的史书,每一道笔触、每一处色彩,都可能是绘制者情感的寄托。她的眼神变得有些迷离,仿佛穿越了时空,轻声说道:“壁画承载着千年历史,每一道笔触、每一处色彩,都可能是绘制者情感的寄托。这些泪痕结晶,会不会是他们绘制时,因某种强烈情感留下的呢?也许,在某个深夜,绘制者因思念家乡,泪水悄然滑落,滴在了未干的壁画上,历经千年,竟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模样。”

与此同时,在研究院的档案室里,一本泛黄的实验记录册被轻轻翻开。记录册纸张脆弱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碎,上面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但那些熟悉的实验数据和青春年少时的涂鸦,瞬间让傅沉舟眼神柔和下来。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纸面,仿佛在抚摸一段逝去的时光,缓缓翻开一页,上面记录着医学院时期的一次实验,实验对象是一块金属板,在实验记录旁,还有一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今天,因些小事和砚砚吵架了,心情糟透了,连实验都做不好。我的眼泪滴在解剖台上,不知会不会腐蚀金属板。”

傅沉舟手指轻轻抚过那行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苦笑,那笑容里满是对年少时光的怀念与感慨:“没想到,当年无心的一句话,如今竟成了和现在奇妙的呼应。那时的我们,年轻气盛,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就争吵不休,却不知道,那些争吵,也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那个青涩年代,那时的他和苏砚,满心皆是对未来的憧憬,却又在不经意间,因琐事产生矛盾。那些年少时的争吵与误解,如同阴影,渐渐笼罩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在现代实验室里,苏砚仍在仔细研究检测报告:“沉舟,你瞧,这份报告提到,泪痕结晶中的化学物质,在特定环境下会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规律,和医学上人体情绪波动时的生理反应有些相似。从文物修复的专业角度来看,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壁画的稳定性,就像人体情绪波动会影响身体健康一样。”

傅沉舟凑近,目光落在报告上,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那眼神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砚砚,这确实神奇。从医学角度讲,情绪会引发人体内分泌系统变化,进而影响各类生理指标。人体在情绪激动时,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会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难道这些泪痕结晶,真的是某种情感的‘化石’?也许,它们记录了当时留下眼泪之人的情感状态,就像一个情感的记录仪。”

这时,「莫高」冷不丁插了一句:“人类的情感还真是复杂,眼泪都能留下这么多故事。早知道,我该在你们年轻的时候就记录下这些数据,说不定能研发出‘情感检测仪’,专门检测你们这些复杂情绪。不过话说回来,你们人类的情感波动,有时候比我处理的复杂算法还让人头疼。”苏砚忍不住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莫高」,你就别调侃我们了。不过,这次发现,确实让我们对文物修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往我们只关注壁画的物理损伤修复,这次却发现,情感因素也可能对壁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在档案室里,傅沉舟继续翻阅实验记录册,又翻到一页。这一页上,画着一个简陋的敦煌飞天图案,旁边写着:“今天在图书馆看到一幅敦煌飞天的画,突然想起砚砚对敦煌文化的热爱。或许,以后我们能一起去敦煌,亲眼看看那些美丽的壁画。”看到这儿,傅沉舟眼神变得有些湿润,他怎么也没想到,曾经的这个愿望,多年后真的实现了,只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变得如此复杂。他的手指轻轻划过那幅涂鸦,仿佛在触摸那段美好的回忆:“那时候,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以为一切都能如我们所愿。却没想到,命运会和我们开这样的玩笑。”

现代实验室里,苏砚和傅沉舟继续探讨检测报告。苏砚说道:“沉舟,从这份报告来看,泪痕结晶的形成时间,似乎和我们当年在医学院的那段时间重合。这会不会是巧合呢?”傅沉舟摇摇头,表情变得有些严肃:“我觉得不是巧合。砚砚,你还记得我们在医学院时,有次因一个实验项目产生分歧,大吵了一架。我当时特别难过,一个人在解剖室待了很久。或许,就是那时,我的眼泪滴在了金属板上,而这块金属板,不知为何,与敦煌壁画产生了某种联系。也许,在那个特定的时刻,我们的情感通过某种未知的力量,与遥远的敦煌壁画产生了共鸣。”

苏砚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那惊讶里带着一丝好奇:“你是说,我们的情感波动,通过某种方式,影响了文物?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不过,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就像量子纠缠一样,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产生相互影响。”傅沉舟点点头:“虽说听起来难以置信,但从科学角度看,并非完全没可能。人体情感会产生生物电信号,这些信号在特定条件下,或许能与外界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也许,我们的眼泪中含有的某些物质,与金属板发生反应后,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信号,这种信号被敦煌壁画捕捉到,从而留下了这些泪痕结晶。”

这时,「莫高」又开始“毒舌”了:“你们人类的情感还真是强大,都能影响到文物了。早知道,我该在你们吵架时,把你们隔离开,省得这些眼泪到处乱滴,破坏了文物的‘纯净’。说不定,你们的眼泪里还藏着什么神秘的密码,能解开宇宙的终极奥秘呢。”苏砚和傅沉舟对视一眼,无奈地笑了笑。「莫高」虽说话有些毒舌,但关键时刻,总能给他们带来思考。

苏砚继续研究报告,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沉舟,你看,报告里提到,泪痕结晶的折射率和我们眼泪的折射率有一定关联。而且,这种关联程度,与我们之间的情感亲密度有关。从文物修复的专业知识来讲,折射率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壁画的色彩呈现。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感情越深厚,留下的情感痕迹就越明显?也许,在修复壁画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更好地还原壁画的原始色彩。”傅沉舟看着苏砚,眼神中满是深情,那深情仿佛能将人融化:“砚砚,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即便我们曾分开多年,但我们之间的情感纽带,从未真正断开。这些泪痕结晶,就是我们情感的见证,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都在那里,诉说着我们的故事。”

在档案室里,傅沉舟又发现一个秘密。在实验记录册最后一页,夹着一张泛黄纸条,上面写着:“若有一天,我们因某些原因分开了,希望我们都能记住这段美好时光。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还能再次相遇,重新找回彼此。”傅沉舟手微微颤抖着,他没想到,当年自己写下的这句话,如今竟成了现实。他的眼眶微微泛红,那纸条在他手中仿佛有千斤重:“原来,命运早已在我们的生命中埋下了伏笔,只等我们在合适的时间,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回到实验室,苏砚和傅沉舟还在深入探讨检测报告中的数据。苏砚说道:“沉舟,这份报告还有个重要信息,即泪痕结晶中的某种物质,与我们现在研究的壁画修复材料,有着相似分子结构。这会不会是暗示,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修复敦煌壁画呢?从文物修复的角度来看,我们或许可以借鉴泪痕结晶的形成原理,研发出更适配壁画修复的材料。比如,我们可以模拟泪痕结晶的分子结构,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修复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更好地与壁画地仗层融合,增强壁画的稳定性。”傅沉舟点点头:“很有可能。从文物修复角度讲,我们可借鉴泪痕结晶的形成原理,研发出更适配壁画修复的材料。这不仅能解决当前壁画修复面临的难题,还能为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就在这时,「莫高」突然发出警报:“检测到实验室环境参数异常,可能影响泪痕结晶稳定性。建议保持环境温度 25摄氏度,湿度 40%,同时避免强烈电磁干扰。另外,据数据分析,你们两人距离过近,可能导致情感信号相互干扰,影响检测结果。建议保持 30cm以上距离。当然,要是你们非要靠这么近,我也没意见,大不了这检测结果就全乱套了。”苏砚和傅沉舟听到「莫高」的警告,不禁相视一笑。「莫高」的话虽有些夸张,但也提醒他们,研究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与理性。

苏砚往后退了一步,与傅沉舟保持一定距离,继续说道:“沉舟,不管怎样,这次发现对我们意义重大。它不仅让我们对敦煌壁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傅沉舟看着苏砚,认真地说:“砚砚,我相信,通过这次研究,我们不仅能找到更好的文物修复方法,也能解开我们之间多年的心结。或许,这就是命运给我们的一次重新认识彼此的机会。”

随着研究的深入,苏砚和傅沉舟发现,泪痕结晶中的秘密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但他们并未退缩,反而更坚定了探索真相的决心。因为他们明白,这不仅关乎敦煌壁画的修复,也关乎他们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