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的候机大厅里,ABD乐队的成员们齐聚一堂。爱音紧紧抱着罗金,眼泪打湿了他的衣襟。
“一定要经常视频,“她哽咽着说,“我会想你的。“
罗金轻轻抚摸她的头发:“我也会想你的。“
咩夜难得地没有吐槽,而是拍了拍罗金的肩膀:“别在美国丢我们的脸。“
小智推了推眼镜:“记得...给我们寄明信片。“
凉默默递给他一个鼓棒:“保重。“
小百合老师站在一旁,眼中带着欣慰和不舍:“记住,无论在哪里,音乐都是你的家。“
登机广播响起,罗金深吸一口气,松开爱音:“我该走了。“
爱音擦掉眼泪,挤出一个笑容:“等你回来,我们要一起唱《幸福的子弹》。“
罗金点点头,转身走向登机口。他不敢回头,怕一回头就会舍不得离开。
......
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校园里,罗金感觉自己像个初来乍到的游客。各种肤色的学生背着乐器匆匆走过,空气中飘荡着各种风格的音乐。
“嘿,需要帮忙吗?“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罗金转身,看见一个扎着马尾辫的中国女孩。她背着一把民谣吉他,笑容灿烂。
“我是崔妤,“她伸出手,“也是新生。“
“罗金,“他握住她的手,“很高兴认识你。“
崔妤带着罗金熟悉校园,介绍各种设施。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说话时总是不自觉地拨动吉他弦。
“你主修什么?“罗金问。
“民谣创作,“崔妤说,“我喜欢用简单的和弦讲述复杂的故事。“
罗金注意到,说到音乐时,崔妤的眼睛会闪闪发亮,就像爱音一样。
......
开学后的日子里,罗金和崔妤经常一起练习。她的民谣风格给罗金带来了新的灵感,而他丰富的编曲经验也让崔妤受益匪浅。
“你的和声编排太棒了,“某天练习结束后,崔妤赞叹道,“要不要合作一首歌?“
罗金想了想:“好啊,我正好有个想法。“
他们开始创作一首融合民谣和摇滚的新歌。崔妤负责主旋律和歌词,罗金负责编曲和和声。创作过程中,他们常常为了一个和弦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总能找到完美的平衡。
“你知道吗,“某天深夜,崔妤突然说,“你的音乐里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罗金正在调试贝斯,闻言抬起头:“什么意思?“
“就像......“崔妤拨动琴弦,“在思念着某个人。“
罗金愣住了。他想起远在东京的爱音,想起ABD乐队,想起《幸福的子弹》。不知不觉中,他的音乐里已经刻下了那些回忆。
“是啊,“他轻声说,“在思念着某个人。“
崔妤笑了:“那一定是个很特别的人。“
罗金没有回答,只是低头调试着贝斯。琴弦震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思念。
......
与此同时,东京的ABD乐队也在继续着他们的音乐之旅。爱音经常给罗金发视频,展示他们的新作品。
“你看,“某次视频时,爱音兴奋地说,“我们改编了《幸福的子弹》,加入了更多电子元素!“
罗金看着屏幕里活力四射的爱音,感觉心里暖暖的。虽然相隔千里,但音乐依然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罗金,“爱音突然认真起来,“你什么时候回来?“
罗金沉默了一会:“等我把这里的东西都学会。“
爱音笑了:“那要快点哦,我们等着你回来一起创作新歌。“
挂断视频后,罗金拿起吉他,开始弹奏《幸福的子弹》。崔妤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静静地听着。
“这首歌,“她说,“是为她写的吧?“
罗金点点头:“是的。“
崔妤走进来,坐在他旁边:“能教我吗?我想用民谣的方式演绎。“
于是,在波士顿的深夜里,两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用音乐诉说着各自的故事。罗金的摇滚与崔妤的民谣交织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声音。
在这个充满音乐的校园里,罗金找到了新的方向,但心里始终留着一个位置,给远在东京的那个女孩。他知道,无论走多远,有些旋律永远不会改变。
就像《幸福的子弹》里唱的那样:
“我无法抵挡
这可怜的眼光
也无处躲藏......“
伯克利的秋天来得很快,校园里的枫叶染上了绚丽的红色。罗金和崔妤的合作越来越默契,他们的新歌《远方的旋律》也逐渐成型。
“我觉得这里可以加入一段口琴,“崔妤指着乐谱说,“让整首歌更有民谣的感觉。“
罗金点点头,拿起口琴试了试:“不错,但要注意不要盖过主旋律。“
两人经常在练习室里待到深夜,为了一个音符反复推敲。崔妤对音乐的执着让罗金想起了爱音,但她们又是如此不同。爱音像一团跳动的火焰,充满热情;而崔妤则像一泓清泉,温柔而坚定。
“罗金,“某天练习结束后,崔妤突然说,“周末有空吗?我想带你去个地方。“
罗金有些意外:“去哪里?“
“秘密,“崔妤神秘地笑了,“保证你会喜欢。“
......
周六早上,崔妤开车带罗金来到了波士顿郊外的一个小镇。秋天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小镇的街道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
“这里是美国民谣的发源地之一,“崔妤解释道,“很多著名的民谣歌手都曾在这里演出。“
她带着罗金走进一家老旧的酒吧。木质的地板已经有些磨损,墙上挂满了老照片和泛黄的海报。
“这是我常来的地方,“崔妤说,“每周六下午都有开放麦时间。“
果然,不一会儿就有各种音乐人陆续到来。有人抱着吉他,有人拿着口琴,还有人带着手鼓。他们随意地坐在吧台边,开始即兴演奏。
崔妤也加入了他们。她抱着吉他,轻轻拨动琴弦,唱起了一首美国民谣。她的声音清澈动人,仿佛能穿透人心。
罗金坐在角落里,静静地听着。他发现自己开始理解崔妤对民谣的热爱。这种音乐简单却真挚,就像在讲述一个个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要不要试试?“崔妤突然转向他。
罗金有些犹豫:“我只会摇滚......“
“音乐没有界限,“崔妤说,“来,我教你。“
在崔妤的指导下,罗金第一次尝试用民谣的方式弹奏吉他。虽然生疏,但他渐渐找到了感觉。
“你看,“崔妤笑着说,“摇滚和民谣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
罗金点点头。他突然有了灵感,开始即兴弹奏《幸福的子弹》的旋律。崔妤立刻加入,用民谣的方式重新演绎这首歌。
酒吧里的人们都被吸引过来,有人开始跟着哼唱。摇滚与民谣的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创造出全新的声音。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酒吧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罗金感觉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从未想过自己的音乐还能以这种方式呈现。
“谢谢你,“他对崔妤说,“让我看到了音乐的另一面。“
崔妤笑了:“音乐就像人生,需要不断尝试新的可能。“
......
回到学校后,罗金和崔妤开始将民谣元素融入他们的创作中。他们的新歌《远方的旋律》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罗金,“某天崔妤突然说,“我收到了一家唱片公司的邀约。“
罗金有些惊讶:“真的?恭喜!“
“他们想签我们两个人,“崔妤补充道,“作为民谣摇滚组合。“
罗金愣住了。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但他心里却有些犹豫。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崔妤轻声说,“你有你的坚持,我理解。“
罗金感激地看着她:“谢谢你。“
崔妤笑了:“不用谢。其实......“她顿了顿,“我也有件事要告诉你。“
罗金疑惑地看着她。
“我申请了去日本交流的机会,“崔妤说,“我想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音乐氛围。“
罗金惊讶地睁大眼睛:“真的?“
崔妤点点头:“是的。也许......“她意味深长地看着罗金,“我们还能在东京见面。“
罗金感觉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知道,崔妤的这个决定不仅仅是为了音乐。
“崔妤......“他欲言又止。
“不用说什么,“崔妤打断他,“音乐就是最好的语言。“
她拿起吉他,开始弹奏《远方的旋律》。罗金也加入进来,两人的音乐在练习室里回荡。
在这个秋天的午后,两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用音乐诉说着各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