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衍圣公世系转移

“外面还在议论?”

这日修行过后,朱存梧移驾将奉先殿,将锦衣卫指挥使朱辅焱传来问话。

朱辅焱忙奉承道:“这些人不知好歹,哪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

“哦?”皇帝奇了,“这么说你知道了?”

朱辅焱讪笑,“微臣哪敢妄自揣测君心啊!”

“好了,不逗你了!”

皇帝脸色逐渐正经,“让锦衣卫盯紧点,这帮子士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能不防。”

朱辅焱赶紧领命,“臣遵旨!”

两人所说的自然就是皇帝迁都洛阳和拆分南直隶之事,尤其是拆分南直隶,让江南的士绅叫嚷不休。

皇帝召来锦衣卫指挥使,自然是担心江南起什么乱子。

前阵子户部清缴欠税,江南就闹了一阵子,还是皇帝派锦衣卫出手,才镇住了场面。

如今拆分南直隶,说不得又会起幺蛾子。

还有……

……

陈王朱存李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八月十五之前回南京。

没办法,其他的都好说,但是《永乐大典》实在太大了,又是皇帝亲自要求的,他只能在北京和翼王叔一起过完中秋,等《永乐大典》收拾好了再启程回京。

“终于回京了!”

望着眼前的南京紫禁城,朱存李一时间感慨万千。

他其实从未来过南京,皇兄登基时他还在镇守陕西。只是一年未见皇兄皇嫂,到底是心有想念的,语气自然会有唏嘘之感。

仅仅三四年时间,曾经西安城中的一堆落魄宗室,摇身一变,皇兄成了皇帝,而他自己和三弟则成了亲王,其他人也是公侯万代。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不过如此罢了。

……

“臣陈王朱存李,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你我兄弟,何必这般客套。”

朱存梧直接走下御座,亲自将朱存李扶起。

见到自家许久未见的兄弟,朱存李自然是开心万分的。

老三衢王朱存杏一直跟在身边,时常进宫拜见兄嫂。老二打去年留在西安镇守,如今一年未见了。

“你这次……,皇叔他没有揍你吧?”

朱存李无奈露出苦笑,“没有,就是三天没有给我好脸色,有什么话都是让存桢代传。”

“皇兄,这事真不怨我,我也没想到啊,将士们眼巴巴望着我,想要立功,我只能出兵了。”

朱存李表示自己很委屈,“谁知道去了之后,才知道北京空虚,建奴都跑去天津跟皇叔决战去了,我是生怕建奴走脱了,一面让嗣均领兵抢占山海关,一面赶紧攻打北京城。”

“你啊……”

见朱存李得了便宜还卖乖,朱存梧都气笑了,点指着他,到底没说出什么重话,转而说起其他。

“如今已是九月了,这次回来就在南京住上一阵子,等过完年,我给你三百个工兵团,你去洛阳监督修建都城和皇宫。”

朱存李一听,忙问道,“皇兄,咱真要迁都洛阳?”

朱存梧双眼一眯,“怎么,你有意见?”

朱存李缩了缩脖子,忙摇头,“我可不敢,就是如今洛阳破败,还不如咱们西安城好呢!”

“有意见你就憋着,洛阳有洛阳的好,一片废墟上,才好大展手脚。”

“臣弟明白。”

“明白就好。正好你这次回来,咱给你准备了一件礼物,一会去管皇后要。”

……

傍晚,皇帝设家宴款待了自家老二,为他接风洗尘,皇后太子和老三衢王作陪。

宴罢,朱存李千恩万谢地出宫,一回到皇帝为他准备的陈王府,就迫不及待地按照皇后传授他的《道经·轮海篇》经文,运功行转周天。

……

翌日,皇帝下令命翰林院和国子监负责重修《永乐大典》,礼部监督,并且计划印制三十六部副本,往后五京和各省省会皆放置一部。

至于《坤舆万国全图》,实在是世祖爷和始皇帝催的急,朱存梧只好让锦衣卫去北京取回来,如今已经重新绘制好了一副正本,而朱棣和嬴政的两幅副本,再过半月就可以绘制好了。

……

三日后,九月九重阳节,朝廷举行了隆重的献俘典礼。

典礼上,九岁的顺治肉袒牵羊,以牵羊礼朝拜了大明皇帝,被封为违命侯。

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即大玉儿,以及多尔衮、济尔哈朗、代善、阿济格、豪格等建奴宗王亦未能避免。

如果说,皇帝对于建奴高层是以羞辱和精神毁灭为主,那对于洪承畴、范文程以及晋商等国贼,则是直接从肉体上毁灭。

这些人均被凌迟处死,九族流放云南。

还有北京那些先降闯贼、后降建奴的满朝公卿,九族尽皆流放辽东。

如此,洪武、永乐两朝的勋贵,如今只剩下云南的黔国公府一家。

处理完这些人,皇帝目光幽幽望向地图上的山东位置,那里,还有一人没有处理呢。

······

九月末,山东光复已有三月之时,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终于来到南京朝见大明皇帝。

泰武皇帝瞥见他帽子下的短发脸色发黑,大发雷霆,怒斥其世献降表于蛮夷,枉为至圣先师子孙,遂削去其衍圣公之爵位,贬为辽东学政,让他带着子孙去辽东教化建奴。

用皇帝的话说,你不是喜欢建奴么,去了辽东能天天见到建奴,你若不去,岂不是叶公好龙、至尊好仙?

待孔胤植领旨谢恩退下之后,皇帝又下旨,追封崇祯九年的内阁首辅、孔子六十二世孙、孔氏南宗孔贞运为衍圣公,令其子孔尚乾袭爵,加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往后天下孔子祭祀事宜,皆由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负责主持。

孔贞运是万历四十七年殿试的榜眼,崇祯九年入阁,官至首辅,没过多久,就被罢官,崇祯十七年,听说崇祯帝噩耗,伤心地哭死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南宗一比,孔氏北宗就是块臭狗屎,女真人来了降女真人,蒙古人来了降蒙古人,建奴来了降建奴,投降的比狗都快,世献降表真不是吹的。

……

泰武皇帝废除山东曲阜孔氏北宗孔胤植的衍圣公之爵,并将其贬去辽东,还将爵位给了南宗的孔贞运之子孔尚乾,在天下读书人之间惹出哗然巨变,风声迅速盖过了迁都和南直隶分家之事。

对此,有士子拍手叫好,直呼大快人心,但很快被其他人围攻。

东林党余孽趁机呼风唤雨,聚拢了数百士子读书人去南京孔庙静坐,直接被皇帝命锦衣卫拿下,剥去功名,流放辽东与孔胤植作伴。

至此,天下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