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往事越千年

“诸位,既然都醒来了,那咱们聊聊如何?”

见一群人明明都醒来了居然还要装睡,朱存梧直接开口点破。

这群人实在太过分,居然在他堂堂泰武皇帝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尤其是那端木蓉和高月,明目张胆地传递眼神,当他是瞎子不成?

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话音一落,十五人缓缓地睁眼起身,大多人面无表情,只有年纪较小的高月眼中透露出愤怒的情绪。

“阁下究竟是什么人,先闯入小圣贤庄,又将良掳来此地,到底有何贵干?”

张良第一个开口,与其他人一头雾水不同,他知道自己的遭遇。

虽然眼前之人,跟闯入小圣贤庄的贼子,容貌身形并不相同,但直觉告诉张良,俩人就是一个人。

朱存梧没有遮遮掩掩,直接道出了自己的身份。

“朕是谁?朕乃大明王朝的皇帝,身登九五、口含天宪、御极天下、主宰九州的天子之尊!”

“皇帝?”

众人惊疑不定,“皇帝”让他们之中不少人国破家亡,一听到“皇帝”这个词,联想到的便是血海深仇,一时间怒气上涌。

而其中的聪明人却敏锐地注意到了不同之处,明白眼前之人,并非是那位传说中的“始皇帝”。

“大明?恕良孤陋寡闻,只知道大秦,还有韩赵魏齐燕楚等国,并未听过大明之名。”

“以前没有,不代表现在没有;现在没有,也不代表以后没有。如今距秦灭六国已一千八百余年,自然就有大明了!”

“一千八百年?怎么可能?”

“……”

十几人骇然,众人皆觉得难以置信,不少人更是大声惊呼。

倒是张良却异常淡定,反而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那大秦呢?秦国亡了吗?”

“当然,世间没有不朽的帝国,秦国也不例外,大秦二世而亡。”

朱存梧不厌其烦的回答,毕竟是张良,朱存梧很有耐心。

张良沉默。

良久,张良再次开口:“那不知陛下耗费如此诏我等前来,又是有何要事?”

“子房先生放心,尔等都是人才或是大气运之人,朕请诸位来我大明,自然是想让你们为我大明效力,不会伤害你们的。”

朱存梧顿了顿,又继续道:“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如今诸位尚有疑虑,朕先命人带你们下去安顿,等诸位了解我大明之后,咱们再说其他。”

说完,朱存梧将早就在外面候召的锦衣卫指挥使朱辅焱,叫了进来。

朱辅焱一进来就看见了殿内的十几道身影,心中惊疑不定,不过他可不敢多问,目不斜视地向朱存梧行礼,“臣锦衣卫指挥使朱辅焱,参见陛下!”

朱存梧颔首,吩咐道,“辅焱,这几位都是朕请来的贵客,你带他们下去安置在玄妙观,一应钱粮都准备好,不可怠慢,也不得拘束他们。”

按理来说张良这些人也算是外宾,得让礼部或者鸿胪寺来接待才是,只是朱存梧暂时不想让外界过多知道自己的秘密,所以就只能让锦衣卫来招待他们了。

好在朱辅焱乃是宗室,锦衣卫也是天子亲军,如此倒也不算是失礼。

朱存梧又对张良等人道,“辅焱乃是朕的子侄,诸位不必客气,有什么需要的吩咐他便是!”

“我等多谢陛下!”

张良是聪明人,自然不会拿出儒家那套来挑剔礼数什么的,对着皇帝行了一礼,便带着众人跟朱辅焱一起离开。

其他人也猜到了张良身份,默认以他为首,皆默不作声,一切全凭张良出面。

只是有一人都走到大殿门口了,终究是没忍住心中疑惑,忍不住开口了。

“陛下,他们都是人,但是俺就是个厨子,您怎么把俺也抓来啦?”

皇帝面不改色,“朕尝过你做的菜,还不错,比得上宫里的御厨,顺手就将你抓了,算是搭头。”

“啊,俺怎么就是个搭头?俺可是……”

庖丁一听皇帝说自己只是个搭头,顿时不乐意了,正欲上前与皇帝理论,却被班大师和徐夫子拽走。

……

朱辅焱带着一众人走武英门,再过午门,最后出承天门,一路上众人打量着有别于秦时的建筑装饰风格,惊异连连。

等出了紫禁城,朱辅焱才打量起张良等人。他早被皇帝传授《道经·轮海卷》,一路上便察觉这些人功夫不低,有些人连他也看不出深浅,所以态度很是客气。

“在下乃伏羌侯、锦衣卫指挥使朱辅焱,不知诸位先生如何称呼?”

张良谦谦有度,抱剑行礼,“儒家张良见过公子。”

“公子”一词,最开始只有国君之子才能称呼,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封君大贵族亦能称呼公子,例如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其中春申君黄歇便非楚国宗室。

故而张良一听朱辅焱乃是侯爵,所以用“公子”相称。

晓梦一甩秋骊剑首上的拂尘,声音不带丝毫感情,“道家天宗晓梦。”

农家人数最多,但是六长老早已隐居,故而以田言为首,“农家田言见过公子。”

墨家、医家以班大师为首,“墨家墨班见过公子。”

众人各报家门,却把朱辅焱弄懵了,盖因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独大,道家渐渐成了道教,墨家、农家更是销声匿迹。

好在朱辅焱向来机警,又节制锦衣卫多时,知道事关陛下的秘密,所以没有多问,“原来是诸子百家的大贤,在下有礼了,还请诸位随我上车,在下带你们前去府邸安顿。”

朱辅焱倒是没在意张良的名字,只当是同名同姓,完全没有往朝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身上联想,最多嘀咕一句这人好不要脸罢了。

众人谢礼,“有劳公子了!”

……

玄妙观位于钟山脚下,紫禁城之东,护城河西畔。

乃是当今登基前在南京的下榻之地,皇帝登基后将其改成道观,赐名“玄妙观”。

玄妙观由几个楼观台来的道士打理,又有锦衣卫守卫,每逢初一、十五,允许百姓进香为皇后祈福,百姓皆言皇帝对皇后宠爱有加。

朱辅焱将众人带到玄妙观,引导众人安置后,交代看守的锦衣卫几句,便匆匆离开了。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他有大把的事务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