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城?”
萧峰正要多问,就听酒馆外一阵刀剑之声,两个锐金旗的教众急忙禀报:“吴大哥,我们押送那八人途中,有两个崆峒派的人拦路,将那八人都杀了,还和我们打了起来。”
吴劲草眉头一皱,起身冲了出去。
萧峰听闻崆峒派七伤拳乃是当世一等一的拳法,正想见识,在桌上放了一锭小银,也起身而出。
只见一男一女,各持长剑,和十几个明教教众打得旗鼓相当。男的三十岁左右,英气逼人,女的年纪小上几岁,容貌姣好。
那二人同是崆峒派的人,剑法却大相径庭。
男子剑法招式杂乱,身子歪歪斜斜摇摇晃晃,如喝醉酒一般,脚步却十分稳固,明教教众被这乱招身法打得猝不及防,十几招间,已有三人中剑倒地。
那女子剑法招式眼花缭乱,每一招出手都舞出一朵剑花,防守为主,进攻为辅,为那男子护住身后,剑花虚招之下偶尔刺出一剑,却是极为凌厉。
萧峰心道:
“一个门派,居然有两种如此迥异的剑法,两人还各得其妙,又能相互配合,着实有些意思。”
吴劲草见手下招架不住,大喊一声:“全都退下!”
锐金旗教众立即结阵后退,一步一人,转瞬之间便退出战圈,还顺手把受伤的教众护在身后。那一男一女见众人皆退,双双看向吴劲草,架招起手,护住周身。
吴劲草心中暗道:“既然是对方先出手,只能手下过了再说”
于是上前一步,手中铜棍连舞蓄力,突然如标枪一般猛地掷出,直直攻向那女子,同时双手握拳,呼呼生风打向那男子的左肩。
那女子剑法以虚招为主,挡不住这迅猛的铜棍,又闪避不及,只能被迫横剑格挡,砰的一声连退八九步,胸口受创退出战局。
那男子见铜棍飞出便知对方有些见识,想要回剑相助时,吴劲草双拳生风已然抢到近前。听到耳边砰的一声,男子脚下一歪身子回旋,和吴劲草拉开距离,收剑回鞘,双拳虚握,歪歪斜斜攻上前来。
正是崆峒派“醉门”的《醉八仙拳》。
这崆峒派与其他各派完全不同,与其说它是个门派,不如说是一个联盟。
崆峒派内有“八门”,分别是: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每一门的掌门地位平等,每一门都有独立的武功传承,若有弟子将门内武学练至大成,受了掌门考教,即可习练《七伤拳》。
因江湖恩怨、王朝更迭等故,八门中的神拳门、奇兵门、玄空门传承已然断了。
剩下的崆峒五门的门长,并称为崆峒五老。
眼前这男子名叫莫怀恩,是崆峒三老唐文亮门下首徒,属于五门当中的“醉门”。门内两门绝学分别是《醉八仙拳》和《缠丝柔掌》。
这莫怀恩天赋异禀,内功深厚,醉八仙拳已然大成,连那七伤拳都已练出阴阳二气,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达到崆峒派创派祖师木灵子境界的人。
吴劲草见眼前这人身法奇诡拳路怪异,毫无规律可言,偏偏每招每式都内劲深厚,出手极重,只好运起内力以拳路护住周身,二人从见招拆招,逐渐变成了内力的比拼。
萧峰见莫怀恩用的居然是醉拳,立时眼睛一亮。
他少林弟子出身,恩师玄苦、汪剑通,所传武功皆是端端正正,如醉拳这等偏门武学江湖上本就不多,能入得他眼的就更少了。
见二人一攻一守,拆招速度越来越慢,萧峰心道:
“这醉拳的步伐似是一门上乘内功,看起来动作繁复,实则内力循环流转,越打劲力越足。若是吴兄弟的内功修为不能狠压他一头,一击打开局面,怕是难了。
而且,看这人的拳法招数,刚才那歪歪斜斜的剑法,应该是从拳法化过去的。”
吴劲草见对方年纪不大,本想仗着内功修为拖下去,谁知对方一拳重过一拳,没有丝毫减弱之势,他本就善使兵器长于布阵,拳脚功夫不算一流,这下内功也弱了对方一筹,已然渐渐不支。
如此拼下去,最多四十招后,吴劲草便要落败。
那崆峒派的女子此时内息已稳,见师兄将那人稳稳压制,面色一喜,却还是掐了剑诀,时刻警戒。
谁知此时,那莫怀恩忽然手背一推,一记“醉酒提壶”将两人推开,朗声道:“阁下应该不擅拳脚,不如拿了铜棍再战不迟,虽然我崆峒派与魔教势不两立,却也不会白白占你的便宜。”
吴劲草抱拳道:“好汉子!在下拳脚不济,再斗下去必输无疑,又岂能恬不知耻再战一轮。何况我若用兵器对阁下双拳,岂不成了以怨报德,猪狗不如之辈。”
莫怀恩见这汉子虽然是魔教中人,却称得上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心中欢喜。
但这一番打斗让他热血翻涌,若此时罢手,端得是心中不爽,那女子见师兄欲言又止,面露为难,知道这师兄打架没打够,上前宽慰道:
“这次出来办事优先,师兄要是没打够,我陪你去喝两碗酒,等回山了再找几位师兄切磋。”
萧峰一听,大步上前道:
“阁下若是没过瘾,我陪你过两招!”
莫怀恩转头一看,说话这人年纪轻轻,却是气势不凡,高声道:
“痛快,出招吧!”
萧峰一步跨进场中,双臂直上直下,猛攻向前,正是“太祖长拳”。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一对拳头、一条铁棒,打下了宋朝的锦绣江山,历来皇帝之神勇者无出其右,这套《太祖长拳》和《太祖棒法》是几百年前武林中最流行的功夫。
然而时过境迁,宋朝亡国已有六七十年,这套拳法急流勇退,早已销声匿迹。
莫怀恩使起《醉八仙拳》摇摇晃晃冲着萧峰的拳头而去,一招“韩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箫”,左手擒拿,右手作锤,倾身斜影就往萧峰怀中靠去,众人看去,竟真跟喝了酒的醉汉一般无二。
萧峰哈哈大笑:“好招数!”
一招“铁壁断门”,挡在胸前,这一招似攻似守,似动非动,竟将醉八仙的拳路完全封死,围观之人中有身怀武艺者,皆开口喝彩。
那莫怀恩也非等闲,见出拳无路,顺势醉倒,左肘撑地,右手一划,两腿横扫,使了一招“张果老·醉酒抛杯踢连环”。
萧峰侧身进步,右腿一扫,左臂横挥,使了一招“千里横行”,这一招简简单单,却是潇洒大方已极,一挥一踢,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已是武林高手毕生所盼望达到的拳术完美之境。
莫怀恩一靠不成,一踢无功,知对方拳法之高远在自己之上,立时侧进身偏,双手变爪,围着萧峰腾挪旋转,两手翻飞虚虚实实,正是一招“何仙姑·弹腰献酒醉荡步”。
萧峰见对方以步法伺机而动,以虚招频频试探,立时腰马合一,双臂回弯,使了一招“河朔立威”,以不变应万变。
双方你来我往,瞬息之间便拆了十五六招。
萧峰每一招太祖长拳都是后手进招,但每一招都后发先至,让莫怀恩无功而返。
《醉八仙拳》虽然只有八招,但每一招都能生出无穷变化,招招之间衔接衍生之法妙处无穷,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武学。
莫怀恩自拳法大成,还从未与萧峰这般拳法宗师切磋喂招。眼下双方都没用内力,只比招式,萧峰每挡住他一次进攻,他总能自然而然变化招式。
脚踩八卦,摇摇摆摆,跌跌撞撞,正是渐入佳境之姿。
《太祖长拳》共有六十四招,讲究大道至简,实战为主。萧峰也不管那醉八仙变化几何,将六十四招一一使出,明明是进攻的招数他能以攻代守,明明是防守的招数他能以守作攻。
正是潇洒自如、随心所欲,看似以不变应万变,实则天下拳法的精髓至理尽在其中。
那崆峒派的女弟子见师兄的醉八仙拳挥洒自如,似是进入新的境界,眼眸闪烁,满脸欢喜。
吴劲草却是被萧峰的拳法惊得目瞪口呆,他识得这是太祖长拳,在场的明教众人都认识这套拳法!只因明教自唐朝起便流入中土,历朝历代的江湖武学于教中皆有收录。
这《太祖长拳》堪称天下拳脚功夫的实战范本,是明教教众的入门武学。
吴劲草心中暗道:
“我也曾见过阳顶天教主的拳掌功夫,也曾听他老人家讲过拳脚刚柔并济之道。这萧兄弟打出的《太祖长拳》,竟比阳教主的《大九天手》还要潇洒飘逸……
莫非这太祖长拳的拳谱还有高低之分?”
不多时,萧峰已将太祖长拳的六十四招从头到尾使了一遍,莫怀恩醉八仙拳的变化却还未有一次重复,萧峰打得兴起,又从头到尾使了一遍太祖长拳。
“冲阵斩将”
“千里横行”
“河朔立威”
“双抄封天”
“铁臂断门”
“猛虎伏案”
“回马三挝”
……
这一次,招式渐渐用上了内力,刚柔并济之中,又加了阴阳变化。
莫怀恩初时只觉得对方的招数和之前一模一样,上手之后却发现大不相同,无论自己招式如何变化,都不能撼动对方分毫,对方打过来的拳路又全无招架之力。
《醉八仙拳》已然挡不住对方第二遍《太祖长拳》。
-----------------
前两章写完有书友反应“无聊且短,不好看”。
我反思了一下:
1.之前每章2000字多点,确实太短,还没写出点什么就戛然而止,为了凑每天4000+更新,硬是分成两章,太功利了,不实在;
2.之前每章内容几乎都是边写边想,想不出来就不得不上对话和小场景,不够专业。
后面每章会尽可能保证3000+字数,让每一章的故事更丰满一些,后面会慢慢增加到每章4000+。
【灵鹫宫旧址】这部分大纲昨天已经完成,后面几章的故事会比较连贯。将要出场的人物、组织、萧峰的动机收获,和“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衔接都做好了。
崆峒派我做了完整的设计,包括崆峒五老每个人七伤拳的特点和对自身性格身体的影响,崆峒五门的传承武功,每个门下收徒弟的特点,和将要出场的弟子。
所有门派我都会做这样的设计,后面单独放出来大家一起看看聊聊。
2025年4月15日,22点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