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纵地金光

资质测验很快就结束了,只有寥寥几十人被筛了出去,

这也算正常,毕竟能够来到此处的弟子已经接受过所在地传法长老的一轮筛选了。

这些弟子要么身体内有隐疾,要么就是并不相适金光宗的功法传承。

只在垂头丧气长吁短叹,这些弟子他们被迫返归飞梭之中,在那里金光宗准备了食水,算是聊以慰藉。

剩余的弟子则没有这般待遇,从昨日晚上到今日正午,他们已经有接近小半日光景未进食水。

可所有人都只默默忍受,不敢来发牢骚,

他们心中反倒多了几分庆幸,自己没有倒在这进入山门第一关

穿过偌大的广场,进到山门之中,只在几位外门长老的引路下,众人来到山脚之下,迎面而来的是长长的阶梯。

楚桓看到此处就已然笑了——这阶梯被人布了阵法,乃是一阶上品的两仪反转阵,是幻阵兼着困阵的手段。

果不其然,才踏上阶梯,一股心酸劳累之感瞬时涌来,众弟子只觉得这阶梯一眼望不到头,使人起了放弃的念头。

如无意外这就是考究心性的关卡,楚桓心中念叨。

对付这般幻阵有许多方法,高深些的可以屏蔽五感,这样可以削弱大半幻觉。

粗浅一些的方法便是在心中种下执念,每与其反,其事乃成。

楚桓用了一种更简单的办法——记步数。

他大概猜到这阵法的范围,只消记住步数就能知道前方经历,知道大致进度。

台阶层层迈进,每走走几十步就有人瘫倒在路旁,不肯再往上行进,

劳累,饥饿,口干舌燥,众弟子只能凭借意志牢牢盯着。

人有三灾七苦,修行一途最是砥砺心神,若无坚毅的志向,是绝难走到最后的。

越往上走,幻阵的威力愈发的强烈,放弃的人也就越多。

行到约莫千余丈距离的时候,只剩下了不到一半弟子。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过了一千步这个距离的时候,楚桓终于感受到阵法的变化。

果不其然,又行了百余步便是见到半山腰处好大一座平坦去处。

彼处是接引往来的门庭,修了十几排小屋,和一间约莫六层楼高的宽大宝塔。

出乎楚桓的意料,他回身一望,在队伍最末正看到了莫晓秋的身影。

他一人拉着许秀与卢平生两个同是宽窄乡出身的修士,三人并进,努力沿着阶梯缓慢爬着。

说句老实话,这般举动是有些狼狈的令人发笑的,但三人互相搀扶并立前行的举动委实使人动容。

随着最后这三人艰难的爬上平台,下一场考核随之开始。

这一关要简单的多,只考核身份背景,也就是莫长老信中提到的人望。

众弟子被唤到名字者,就要进到小屋之中接受问询,这般场景倒好像蓝星之中的面试一般。

屋内坐着两名金光宗弟子,一人来问,一人记录,

问询的内容也是简单,大抵是籍贯,修行经历,家族关系,修行志向,这些极为粗浅的东西。

在这个时间被问询到的弟子就能递上好些东西,

比如说某某外门长老的举荐信,再比如说一些证明身份地位的信物。

这关考验背景人望寻常人只不过三五分钟就结束了,但轮到楚桓的时候,却是出了意外。

“你不是穷桑郡出生的?”

“不是,我本是江璃城人士。幼年家族遭遇强敌,父母不幸罹难,只和祖父逃至宽窄乡安生,自幼随祖父长大。”

“那不行的,宗门只收本土子弟,若是外乡修士,需得内门长老亲自收徒才.......”

那名弟子正要驳了楚桓的名额,楚桓赶忙伸手从怀中取出那封方长老的荐书递了过去,他才将话语吞了回去。

许是第一次见到这般棘手的事项,那两位弟子一通商议却始终没个结论,

不得已,其中一人便去外头请了一位长老来做决断。

那长老入内先是看了荐书,又是问了楚桓几个问题,最后也没个定数,只是打着马虎敷衍了过去:

“应该不成问题,也符合宗门前些年新修的规制。楚平,你先去下一关候着吧,这事情我往上禀报就是,不耽误你入门的事情。”

楚桓微微拱手,便是去了,出到外头院落,却是发现莫晓秋正等着他呢。

莫晓秋径直将手搭在了他的肩上,指着楚桓开着玩笑:

“什么差错,楚哥儿,我看你进去了小半个时辰,你莫非是什么奸细不成?”

楚桓只是白了他一眼,随口打发了:

“不知道,天知道那些人怎么想的,省些口水,往下一关去就是。”

-----------------

相较于考核人望背景,下一关要难得多,乃是考究悟性。

众弟子被尽数引到宝塔之中,

宝塔内灵气充裕,宝塔一楼层层环绕摆放了好些蒲团供人打坐修行。

楚桓与莫晓秋到的时候已经很迟了,离宝塔内侧灵气充裕的好位置已经俱数被人占去,只剩下最外围的几处空当。

他二人无奈,只能相邻坐下,才吐纳几轮,只稍稍转化了些许灵气化作体内真气,就听到了一声钟响。

“咚~”

场间瞬息鸦雀无声,所有人仿若置于真空之中,任何声响都不再能够传递。

楚桓心中晓得,这是禁音禁制,这宝塔内应该是布了某种阵法。

过不多时就见到一筑基老修裹着金紫道袍,莲步生花轻轻的从宝塔二层飘到众人面前平稳坐好。

其人取出一枚紫金香炉放在面前,随手插上一柱清香。

就这般简单的动作,却是将一股庄重的威仪笼罩众人身躯,再无人敢马虎。

见到场中众人都神色严肃,老修方才张口吐声:

“老夫道号光霁,请诸弟子听从传法教化,我将传诵《纵地金光诀》开篇总诀,每过一盏茶的时间会再重复一遍,接连传法三遍。”

“待到此香燃尽之时,诸位若能领悟金光术,就请独上二楼施用此术,彼处自有师长为尔等核验成绩。”

话音才落,其人食指轻弹,袅袅青烟瞬时从香炉中笔直升起,径直在宝塔一层蔓延开来。

光霁道人的袖袍倏忽鼓起,偌大声响瞬时传过整座宝塔:

“一气混元,金芒初现。抱阳含阴,神照紫烟。天光映顶,地火燎原。心若明镜,身似金莲.........”

所有人都专心听着,楚桓却是听了一阵,晓得了这道法门大概就不再细细感悟深究。

毫无疑问,这篇开篇法门是有些晦涩难懂的,需要修士自行琢磨出一条适配的真气运气方式,乃是考究弟子的悟性和见识。

《天璇世界》中修行道法可谓是五花八门,更是有百般用途。

各种道法的品阶主要分为天,地,人三个品阶,其中以天阶最高,人阶最低,每一品阶又分成上中下三品。

前世楚桓在金光宗麾下厮混那么些年,楚桓当然知晓这门《纵地金光诀》的威力。

《纵地金光诀》是一本地阶下品法门,这本法门在吐纳灵气提升修为上平平无奇,它的真正出彩之处在于遁术。

前世楚桓看公孙度多次使用过这门道术,金光所至,修士便能如影随形瞬息闪现。

并且楚桓还听他说过,这本法门搭配金光宗内另外两项道法,能径直修行到到金丹境界。

对于这些功法传承楚桓很是心动,

前世身为散修,最为麻烦的地方便是缺乏传承。

正因为缺乏道统,楚桓在前世不得多次前往古兵墟之地探索洞府,去搜寻那些流失在外的道法传承来做修行。

饶是有系统帮助,但是大部分道法传承也只修行到筑基期,结丹期以后的法门或是被各方势力垄断,或是需要高昂的代价来做交换。

眼下能白赚这一门《纵地金光诀》,俨然不虚此行了。

楚桓只闭着眼睛,轻轻将手放在双膝上,感受着这袅袅清香进入鼻腔之中。

这是悟道香,能够迅速平稳修士心境,让修士更容易集聚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平衡考核难度的方式之一了。

场中众人无不屏气凝神,只认真听着光霁老道的平稳声响,开始运行真气尝试施用金光术。

唯有楚桓与众不同,他只在疯狂的吐纳灵气,开始施用长春功将灵气转化为自身真气。

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有通明石的悟性加持,领悟金光术不是什么难事。

倒是昨日的战斗让他手阳明中的窍穴中的真气损耗了大半,

对于低阶练气修士而言,浑身上下的真气储量至多施用三两个道术就到了极限,此刻吐纳吸收真气能够帮助楚桓提高更多的容错,免得之后因为施用道术失败意外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