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皇帝的暗卫来了

门外求见的人进来时,大家都有些诧异,他怎么来了?

刘进穿着宫中御林军的衣服,身后跟着两个同样穿着御林军衣服的人。

“奉陛下旨意,特来协助殿下与诸位大人。”刘进说话向来有力,声若洪钟,此时一言既出,真有几分重低音的感觉。

皇帝派了刘进来协助,不管皇帝是什么意思,但明面上刘进都得帮助他们。萧瑾明此刻也不管皇帝怎么想的,既然刘进来了,那查京中的东凌暗探一事自然是给他了。毕竟,刘进最擅长的就是查这些事情。

“刘统领辛苦查查京中潜藏的东凌暗探吧。这些是我们了解到的,关于潜进来的暗探消息。另外,我这有几个已经被抓的人,辛苦刘统领来让他们开口。”

萧瑾明将冒充刘二的暗探交给刘统领审理,正好向陛下展示一下他的忠心,“这段日子人手实在不够,辛苦刘统领负责审讯一事。”

刘进点头应是,随即带着人去布置任务。萧瑾明看着刘进出去的背影,心里盘算着魏风华不能一直做靖王府的暗卫统领,既然当初有那个打算,便要做好事成之后,诸位跟随他的人的安抚工作。魏风华若是最后只是个御林军统领,萧瑾明觉得实在是对不起他。靖王府原先的暗卫理应编入御林军中,这些人总归需要个头领。再说了,刘进追随皇帝二十年,至今面上的身份只是御林军下一个小队的统领,萧瑾明都替刘进委屈。

镇国公似乎看出了萧瑾明的想法,开口说道:“殿下有此心,不愁天下不归。”

“借国公吉言。”

入夜,暂住的庄子里都处于一片凝滞中。月色皎洁,可没人有心欣赏月色。萧瑾明在廊下,负手而立,脑子里在细细复盘着自他要回大夏以来发生的所有事情。

白玥安这几日繁忙,今晚算是有点时间,坐在桌案前,看着徐文韵送来的关于畅怀楼的话进展一事。

魏风华让暗卫的巡练继续,徐文韵每过两日就去查验一番,如今,她觉得这些人也算是有模有样了。剩下的东西,徐文韵打算让她们在实战中学习。至于礼仪,女红,诗书词曲等等,在教习的填鸭式教学下,也能算得上有模有样。

白玥安看着信,觉得畅怀楼倒也可以往下推进了,于是回了一下徐文韵,让徐文韵拿着楚子晋的名帖去找薛元清,让薛元清看看这些训练出来的人,若是他觉得行,那就请他择吉日开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靖王府内的琐碎之事需要白玥安过目的。白玥安看了看,丢给云容几人来处理。她对于大面上没意见,细节的话,在她看来,差不多就行了。

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魏王准备的去白府下聘的聘礼单子。这是魏嬷嬷叮嘱的,必须要王妃亲自过目。魏嬷嬷办事妥帖,她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可担心的。

等处理完这些事情后,白玥安闭着眼睛在软榻上假寐休息。她原本想放松一下精神,可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像过电影一样在她脑子里放着,让她不得不强制性再回忆一遍。

从冒充刘二的暗探开始,一步一步挖掘出了一个东凌布下的大网。她感觉到,她们似乎一点一点靠近了东凌要做的事情,可有一样让她觉得不对劲,就是今日说的,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暗探上,这若是东凌突然做点什么,他们招架不住。

“瑾明。”想到这一点,白玥安匆匆起身,跑去找廊下站着的萧瑾明,“我们还能分出人吗?”

“安安是想去查一下东凌内部的事情吗?”萧瑾明一语道破了白玥安的想法,白玥安点点头,“我们得防着东凌打个措手不及。”

“我让镇国公想办法。”

二人将想法告诉了镇国公,镇国公立刻传信给在边疆的雷霆将军,雷将军常年驻守边关,帐下有一支小队藏在东凌境内。

有了雷将军的帮助,白玥安和萧瑾明隐隐觉得舒了口气。

韩大人此时从外面回来了,他今日在附近庄子都走了走,带着一小袋干粮,去和佃户们闲聊,如今过来,显然是查到了什么。

“还得有劳殿下和王妃以及魏三公子,去探探贤妃娘娘的庄子。”

韩大人一开口就是这句,白玥安和萧瑾明及魏风华都有些懵,叶贤妃的庄子上到底隐藏了什么玄机?

“老臣在庄子里看见了白大人。”韩大人停顿了一会儿,眼神有些怪异地看着白玥安,“白大人似乎不太好,被人抬着进的庄子。而跟在白大人身边,有一位华服女子,老臣仔细看了看,像是白大人的夫人。”

白玥安有些不解,难道是叶氏对白炎敬情根深种到能偷偷给人带出来?可若是真的带出来了,也不该安置在叶贤妃的庄子上,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叶贤妃她将人带了出来吗?

“父亲身上可有什么伤痕?”白玥安问了一句。

韩大人摇摇头,“白大人尚穿着里衣,看不出来是否有伤。但有一点,白大人的脸色有些不对劲,异常地蜡黄。老臣记得,白大人肤色偏白,就算是夏日炎炎时,也甚少变黑。白大人就算身体不适,也不会脸色蜡黄。”

“蜡黄。”白玥安喃喃着,想了想觉得还是先看看再说,毕竟她和白炎敬也不算熟,贸然下结论也不太好,“魏三公子,还得麻烦您去看看我父亲。需要您确认一下,那个在叶贤妃庄子上的人,到底是不是我父亲。”

“明白,晚些时候,属下会告诉王妃消息。”

魏风华一下就蹿了出去,一身夜行的衣服将其隐匿在黑暗中。

而此时京中,白府上下几乎都慌了神,若非是有白老夫人坐镇,只怕是要大乱。

周姨娘拿着团扇轻轻摇着,叶氏不在,现在白府里她最大。她梳起了端庄的发髻,坐在老夫人身旁,指挥着底下人该替白炎敬告假的去告假,该探听消息的去探听消息。

一位侍女端着茶水而来,将一张纸条压在茶碗和托盘之间,递给了周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