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回国
- 系统离开后,一切从华娱开始
- 隐知秋
- 2648字
- 2025-04-14 17:15:38
新的一天,国内此时浓郁的年味还未散去,随处可见鞭炮的痕迹。
当柏林的消息传回国内,圈内不少人开始坐不住了。
北电领导有些发愁,学生正放寒假,庆祝活动没法第一时间举行,实在有些难受,尤其是不能第一时间和中戏炫耀,这点更让人难受。
各大媒体娱乐板块,大幅版面报导着出租车获得金熊奖的消息,力压明星八卦。
娱乐小编蹲在厕所隔间改标题,手机屏幕映出油光满面的脸:《北电菜鸟屠熊记——细数被宁言踩在脚下的十大导演》。
搜狐的编辑,指着屏幕中站在舞台中央举着金熊奖杯的宁言:“把张一谋拿银熊的镜头剪进去对比!要那个雨伞被风吹跑的狼狈样!”
中影集团办公室。
颇具威严的中年男人把文件重重地摔在桌上:“五十万变几千万!都给我把'扶持新人'四个字裱进年度计划!”
秘书小声提醒:“上影那边买了媒体,'上影慧眼识才子,破除圈内质疑,并会加大对新人导演的扶持'...…”
中年男人眼神凶狠,愤怒的锤了一下桌子,秘书顿时噤若寒蝉。
“后续那位宁导的电影计划,中影有没有参与?”
“一共两部电影,中影都有参与不同投资。”
“恩”了一声,喝了口茶水,中年男人算是缓解了心中怒气。
办公桌被书本遮挡住的铭牌,隐隐约约能够看到韩三屏三个字。
光线传媒,总经理办公室,王常田踩着满地的A4纸打电话:“想尽一切办法,宁言回国后,约他见面。”
京城某别墅,冯小缸把遥控器砸向重播颁奖礼的电视:“丫不就走了狗屎运!”徐凡默默捡起电池。
有些媒体记者,去往金陵走访,甚至摸到了福利院。
随着宁言的身份信息被越扒越多,某些娱乐小报谣传的宁言是关系户的传言也不攻自破。
孤儿,本来有机会被领养,后来错过,后来一直福利院长大,拍电影的资金很可能是自己靠业务卖东西赚的钱,学习也刻苦认真。
据福利院工作人员表述,宁言除了性格有些孤僻外,很懂事,从没给福利院添过乱。
这些经历被记者扒出后,以柏林金熊奖得主的悲惨童年为主题的报导,各家媒体纷纷转载。
信息也被越来越多人知道,许多人同情心开始泛滥,表示等到电影上映后,一定要去支持。
网上已经聚集一批宁言的十年老粉……
宁言十七岁因为一部电影造成的声势,比前两年同样年少成名的韩晗,丝毫不弱,甚至后续的影响还在持续扩大。
韩晗在1999年,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自此成名,成为众多青少年的榜样。
2000年,18岁的韩晗退学,出版了《三重门》,并在电视节目上表达全才与专才的言论,批评教育制度,鼓励学生退学,掀起叛逆风波。
现在宁言的出现,让很多官方媒体有了新的方向,发表文章,利用宁言的经历对青少年产生正面影响。
国内的舆论暂且不提,宁言在挂断老师和王落丹少数几个人的电话后,在酒店对面的咖啡厅接待了翘首以盼的片商。
“宁,我们愿意出300万美元买下全球的版权。”
看着面前的白胡子老者,微微摇头,示意黄佳琪翻译。
“300万,拿下所有版权,不够。”
“300万还不够?嘿,你的胃口太大了!”
宁言端起咖啡,镀金的汤匙轻轻击打在咖啡杯边沿,仿佛一把大锤敲在对面片商的心里。
“我听说,千与千寻欧洲版权卖了1500万美元?”
“出租车同为金熊奖得主,全球的版权只出300万美元,我该说你太抠门吗。”
“宁,你这么想是错误的,千与千寻去年就在日本上映,他们本土票房就已经有308亿日元(约合2.5亿美元),是经过了市场检验的。”
“出租车并没有经过检验,上映后到底有多少票房,谁都不知道,你拿他们比较,不合适。”
宁言轻抿一口咖啡,缓缓说道:“版权交易本身就是对影片未来的收益预支,一座金熊奖是对出租车质量最高的检验。”
“难道你们觉得柏林电影节的检验水平不够?”
“好吧,宁,说说你的条件。”
“900万,除华夏外的所有版权。”
这是宁言的条件,报出的稍微高出一些心理预期,方便后面的价格让步。
出租车的价格不可能太高,关于这点,宁言早就有准备,它跟千与千寻不一样,观众的接受度也不同。
一部温情动漫电影和一部伪纪录片,谁更容易卖座,大家心里都有数。
欧洲这边有金熊奖的加持,票房和后续DVD收入起码会有个基本保障,北美那边一直都对华夏片子不太友好。
日本韩国还有东南亚那边,上座率可能会好一点,几方面综合下来,还真不太好估价。
“宁,你说的是美元?”
似乎被这个数字震惊到了,片商的瞳孔犹如在地震。
“难道我说的是英镑?”
“冷笑话吗?这并不好笑。”
“这个价格太高了,我无法接受。”
“宁,我们的诚意一定是最足的,你的要价太过离谱了,我相信没有任何一家会答应你的要求。”
“《千与千寻》同样是金熊奖,而我的电影,”宁言转动着金熊奖杯,底座的反光映出对方紧绷的领带,“在柏林电影节的场刊评分比它高1.2分。”
宁言眼睛直视着对方,道:“我觉得出租车值这个价。”
“老板,他这根本不是谈判的态度。”
片商抬手下压,打断了下属的激动。
“宁,700万,除华夏外的所有版权!”
“欧洲市场的文艺片发行,金熊奖的背书比票房数字更值钱,您去年经手的《爱》,不就是靠戛纳金棕榈赚了八倍版权费?”
片商的助理突然插话:“但那是哈内克的作品。”
“而我是宁言。”宁言打断他。
白胡子片商沉默片刻,忽然笑了:“700万,附加一条:欧洲首映式需要你亲自站台。”
“800万,我会在映后交流会上提到贵公司的名字,用三种语言。”
宁言抬起咖啡杯,半举在空中,等着对方碰杯。
“800万,现在就可以签合约,我不再考虑其他人!”
过了大概有十几秒钟,就在黄佳琪想说些什么,缓解一下宁言举杯子的尴尬时,片商举起面前的杯子,碰在了一起。
“宁,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合约在律师的见证下,校正完没有漏洞,双方爽快的签完字。
泰格尔机场,候机大厅。
“宁导,中影那边已经结过酬劳了。”
黄佳琪手里拿着宁言给自己封的红包,动作稍有些扭捏。
“怎么?平时大大咧咧的,临走倒是腼腆了。”
……
“我比你还小几岁呢,别宁导、宁导的叫了,今年你能顺利毕业回国的话,来跟我干,待遇不会亏待你。”
“我有想法涉及其他行业,需要专业人才,愿意跟我一起干吗?”
这个消息有些突然,黄佳琪显得不知所措。
“真的吗?”
宁言笑着点点头。
“以后叫老板。”
这个想法也不是他今天才有的,柏林的这些日子,黄佳琪做事认真负责,性格也不错,在学校学的工业设计和企业管理,家里了解到算是小康家庭,不然也不会到德国来留学,还出来勤工俭学。
黄佳琪能力合格,最重要的是这女的对自己没想法,不用担心桃色,他看着顺眼。
“那老板,我是什么职位?有多少薪水啊?”
神情不见刚才的扭捏,语气雀跃的问道。
“等你回国后再说,学业还没完成,就开始想薪水的事情。”
太阳正当头,一架飞机直冲云霄,空中盘旋一圈后,向着东方飞去。
华夏时间晚上九点,京城首都国际机场,国际航班出口随人群走出一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