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民国三年)
1.短篇小说 程善之著
1914年上海江南印刷厂铅印本 上海图书馆藏
程善之(1880—1942),名庆余,字善之,号小斋,别署一粟,斋名沤和室。歙县人,居扬州。早年加入同盟会、南社。辛亥革命时任《民报》编辑。1913年随孙中山讨袁,任秘书。后归扬州,任教于美汉中学,倡导成立扬州学生会。1928年创刊《新江苏报》,任主笔。1932年被聘为国难会会员。1942年随《新江苏报》迁至常州,病逝。
此书前有王钝根序。
2.古今笔记精华录二十四卷 胡朴安著
1914年上海古今书局石印本(2版)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胡朴安(1878—1947),名韫玉,字仲明、颂民,号朴安,别署有忭、半边翁。泾县人。胡爱亭第二子,胡怀琛之兄。清光绪举人,南社社员,同盟会会员。曾任福建省图书馆馆长、江苏民政厅厅长,上海大学、持志大学、国民大学、群治大学、正风文学院、光华大学教授及《民报》主笔等职。著者曾于晚清撰有《皖学者传》一卷。
此书前有编者序及《例言》。内卷一为《史谭》,录《骂贾似道之狂士》《明初重北人轻南人》《东林党人榜》《戴名世之狱》等笔记58则,多为明清事迹;卷二为《事原》,录《元旦朝贺之始》《活字排邸报始于明》《剪刀黄帝所制》《诸节缘起》等170则;卷三为《古迹(游记附)》,录《宁古塔本名宁姑特》《郑庄公望母台》《许由故居》《泾县山水记》等90则;卷四为《风俗》,录《汉中尚白之俗》《碉楼》《男子缠足》《妇人裸扑之俗》《燕俗纪略》等百余则;卷五为《谚语》;卷六为《方言》;卷七为《豪侠》;卷八为《文士》;卷九为《神童》;卷十为《美人》;卷十一为《妓女》;卷十二为《优伶》;卷十三为《方技》;卷十四为《文艺》;卷十五为《武术》;卷十六为《音乐》;卷十七为《美术》;卷十八为《趣事》;卷十九为《歌谣》;卷二十为《仙佛》;卷二十一为《鬼怪》;卷二十二为《草木》;卷二十三为《禽兽(虫鱼附)》;卷二十四为《琐闻》。
《例言》称:“是编搜集汉魏六朝及唐宋元明清以迄近人笔记,撷其精华、分类编纂,各以类从,不相羼越,可谓极笔记之精华,因题曰《笔记精华录》。”
3.宦滇略存二卷 叶新藻著
1914年武昌铅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叶新藻,字沚生,号勿斋。黟县人。清优增贡生。历任云南富民、会泽、元谋知县,嵩明州知州。
此书前有自序。上卷录文24篇,除公文外,尚有“论”2篇,“书后”1篇,“记”4篇,“演说词”5篇;下卷录文17篇,内有“书”2通。
《自序》称,此书之文主要撰于清光绪癸卯年(1903)至1912年任职云南前后十年间。
4.洪秀全演义八卷 禺山世次郎著;唐在田编辑
1914年锦章图书局石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唐在田生平已见《新金瓶梅》。
此书前有唐在田序,《例言》,绣像图。
又:绘图新编第五续洪秀全演义四卷 北平半痴生编著;歙县唐在田参订 民国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5.绘图昔柳摭谈八卷(清)冯梓华编;汪人骥重辑
1914年上海大声图书局铅印本 首都图书馆藏
汪人骥,字逸如。巢县人。曾任上海广方言馆教习。
此书封面为石道人题签。前有清光绪四年(1878)冬汪人骥序,绘图8幅。内录笔记小说69篇。
《汪序》称,此书原编者为平湖梓华生。原书“几经兵燹,坊版无存”,辑者于友人处借得旧本,“爰据臆见,缺者补之,讹者订之”。
6.蕙娘小传附录冰天鸿影 春梦生,胡寄尘著
191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南京图书馆藏
胡寄尘,名怀琛,生平已见《兰闺清课》。
《冰天鸿影》为胡寄尘作。
7.寂照遗墨 又名:诗词存余 汪允宗著
1914年红格稿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汪允宗(1872—1918),名德渊,以字行,笔名寂照、寂音、胜因等。歙县人。早年肄业中江书院,后入金陵高等学校。曾赴湖北佐张文襄公,旅沪期间加入光复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游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三十一年(1905)参与创办上海《神州日报》,任主笔。
此书前有自序,内题《诗词存余》。内录诗词66题百余首,多涉时事政治。
8.寄尘短篇小说 胡寄尘著
191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南京图书馆藏
胡寄尘,名怀琛,生平已见《兰闺清课》。
此书录小说《女丈夫》《黄山义盗》《艺苑丛谈》《江湖异人传》《希腊英雄传》5篇。其中《希腊英雄传》为翻译小说。
9.睫暗诗钞十卷 裴景福著
1914年铅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裴景福(1855—1926),字伯谦,号睫暗。霍邱人。裴大中之子。清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户部主事。先后任陆丰、番禺、南海知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遣戍新疆,清宣统元年(1909)被赦,寓居无锡。民国后任安徽省政府秘书长、政务厅长。著者曾于清宣统元年(1909)撰有《河海昆仑录》四卷。
此书前有张隽、冒广生、姚永概、陈澹然序各一,内录诗819首,分为《吴船集》二卷、《岭云集》二卷、《西征集》二卷、《化成集》二卷、《东归集》一卷、《风泉集》一卷,依生平足迹记载所见所闻及个人情思。
10.近人游记丛抄 胡寄尘辑
191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南京图书馆藏
胡寄尘,名怀琛,生平已见《兰闺清课》。
此书前有著者序,内录赵国华《江宁山水记》、王葆桢《兰亭游记》、潘飞声《游萨克逊日记》、周实《岩石游记》、陈衍《登泰山记》、徐渊如《游云台山记》、宝青《庐山一日记》等游记17篇。
11.倦云忆语 程善之著
1914年上海江南书局铅印本 上海图书馆藏
著者生平已见《短篇小说》。
此书前有自序及胡朴安、寄尘所撰《新序》,并柳亚子题诗附识。内录笔记小说《趋庭》《坠欢》《师友》《杂记》《梦幻》5篇。
《新序》称:此书为著者于民国纪元时撰于上海,逐日刊于报上,后结集,但“二十年来,久已绝版”,而“书中说到清末革命和清末学界的逸事,更足以供我们参考”。
12.牡丹亭还魂记二卷(明)汤显祖著;唐在田编
1914年石印本 苏州大学图书馆藏
编者生平已见《新金瓶梅》。
此书前有编者题词,署名“古歙在田氏”。
13.朴学斋夜谈一卷 胡怀琛著
191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著者生平已见《兰闺清课》。
此书前有著者《小记》,内录《清文汇蓝本》《石达开诗》《戴古村诗》《安南诗人》《对山阁语录》《伊索逸事》《古代耶稣教风俗》等小品、诗话16则。
《小记》称,“甲寅春夜过家兄寓斋,纵谈竟夕,退而笔记所谈,存之以备观览。为友人谢砚榖索去,载之《夏星杂志》。兹复检阅,已不胜今昔之感,重为删订,补缀当日未记者如干则,附入昔日所记如干则,总命之曰《朴学斋夜谈》云”。
此书被辑入《古今文艺丛书》。
14.清代野记一卷 坐观老人著
1914年野乘搜辑社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坐观老人(1849—1917),名张祖翼,字逖先,又号磊庵、磊翁、局中门外汉。桐城人。清光绪九年(1883)赴英国游历近一载,后寓居上海。著者曾于清末撰有《伦敦竹枝词》一卷、《伦敦风土记》《张祖翼书札》。
此书前有著者《例言》,全书记清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事,有重大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宫闱秘事、官场逸闻。上卷52则,中卷46则,下卷28则。
《例言》称,“本记以咸、同、光、宣四朝之事居多,初名《四朝野记》,兹以四朝未能并包,故易今名”,“凡朝廷、社会、京师、外省,事无大小,皆据所闻所见录之,不为凿空之谈,不作理想之语”,“此记中近三十年事,所闻所见,当时有所忌讳而不敢记者,今皆一一追记忆而录之”。
15.清季野史第二编 胡寄尘辑
191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胡寄尘,名怀琛,生平已见《兰闺清课》。
此书内录阙名《铁路借款考》,胡适《美国退还庚子赔款记》,罗惇曧《中法兵事本末》《割台记》,阙名《三贝子花园记》,附录胡韫玉《胤祯外传》《发史》。
16.清季野史第三编 胡寄尘辑
191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胡寄尘,名怀琛,生平已见《兰闺清课》。
此书内录七舷河上钓叟《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程善之《清代割地谈》、罗惇曧《德宗继统私记》《京师大学堂成立记》《中俄伊犁交涉始末》,丁立诚《王风百首》,附录2篇:胡韫玉《残山剩水录》《太平天国轶史》。
17.瞿园诗草四卷 袁祖光著
1914年武昌湖北官纸印刷局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袁祖光(1868—1930),名蟫,字祖光,以字行。又字小偁,号瞿园。太湖人。清光绪进士,历任吏部文选司主事、直隶候补知州、湖北候补道尹。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赴日本考察政治,加入同盟会。民国初年被选为安徽议员,任安徽省政府秘书长,后调任豫、鄂、皖三省帑捐局局长。著者曾于清末撰有《瞿园楚游草》三卷、《杂剧》一卷、《瞿园诗草》三卷、《瞿园杂剧》五种五卷、《瞿园杂剧续编》《绿天香雪簃诗话》七卷、《瞿园诗余》三卷。
此书前有黄云冕序、自序、朱国桢题词。内卷一为《辛亥集》,录古近体诗180余题近300首;卷二为《壬子集》,录古近体诗90余题200余首;卷三为《癸丑集》,录古近体诗140余题近300首;卷四为《甲寅集》,录古近体诗80余题近200首。全书诗作多表现时政及个人感慨。
18.入陇琐记 许承尧著
民国稿本 安徽省博物馆藏
著者生平已见《芚父杂记》。
此书为著者1914年应陕甘筹边使张广建之邀,由北京赴兰州一月半行程中所作诗。全书录诗60余首。
19.弱女飘零记 胡寄尘著
191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首都图书馆藏
胡寄尘,名怀琛,生平已见《兰闺清课》。
此书封面标有“奇情小说”,前有著者序。
20.书荆室谢宜人事略 吴葆森著
1914年石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吴葆森(? —?),字晓圃,室名友石山房。歙县人。
此书内录《谢宜人事略》,附悼亡诗及挽联。
传主谢氏(1860—1911),吴葆森妻。
21.汪程二烈士哀挽录 洪汝闿等著
民国铅印本 吉林省图书馆藏
洪汝闿(? —1941后),字泽丞,笔名沤尹。歙县人。洪镔之子,洪汝怡之仲兄。曾任教于安徽公学、安庆龙门师范学校。民国后供职于京师警察总监。20世纪20年代初参与创建思辨社,20世纪30年代初参与沤社唱和。
据屯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屯溪市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称,此书所称烈士,为安徽省屯溪巡缉队正副队长汪孔璋、程万人。1914年7月20日晚,驻防屯溪华山禅院(今戴震公园内)徽州六邑巡缉队士兵突然哗变,击毙队长汪孔璋、副队长程万人,后向浙江开化逃散。
22.文学研究法四卷 姚永朴著
191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京华书局铅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著者生平已见《见闻偶笔》。
此书前有姚氏门人张玮《文学研究法总目》,末有著者《结论》。全书二十四目。卷一为“起源”“根本”“范围”“纲领”“门类”“功效”;卷二为“运会”“派别”“著述”“告语”“记载”“诗歌”;卷三为“性情”“状态”“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卷四为“刚柔”“奇正”“雅俗”“繁简”“疵瑕”“工夫”。
张玮《文学研究法总目》称,先生“往岁主讲国立法政学校,著有《国文学》四卷,……今年,先生复应文科大学之聘,编订讲义,较《国文学》尤详。……颜曰《文学研究法》”。
2008年复旦大学出版社王水照编辑《历代文话》收录此书。
23.文则一卷 胡怀琛著
191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著者生平已见《兰闺清课》。
此书前有著者小记,内有“知用第一”“立品第二”“储材第三”“养气第四”“摹神第五”“取势第六”“乘机第七”“循法第八”。
《小记》称:“余弱冠时侍先君客上海,舍侄道吉自里中来,先君命教为文,草此篇示之。”
此书辑入《古今文艺丛书》。2008年复旦大学出版社王水照编辑《历代文话》收录此书。
24.喜闻过斋诗二卷 胡光国著
1914年铅印本 南京图书馆藏
胡光国(1845—1924),字碧澄,号愚园灌叟。婺源人,居江宁。胡恩燮之子。曾任泰州泰坝监,任满调泰州盐运分司。清光绪十年(1884)与父开办徐州贾汪利国煤铁矿务局,民国后居上海。著者曾于清光绪年间编辑《义举合祀题咏汇编》一卷、《白下愚园集》八卷。
此书为郑孝胥题签。前有著者七十岁小照,黄宗泽、陈作霖、程先甲等人题词,邓亥序;内录古近体诗300余首;末有何允恕跋。
25.戏迷梦 仙源苍园著
191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铅印本 天津图书馆藏
仙源苍园(1876—?),名项翱,字渠川,号苍园、仓园、仙源苍园。太平人。南通师范毕业,清宣统元年(1909)举孝廉方正。曾任南通艺徒学校校长,后回乡任高等小学校长,创办觉民初级小学。著者曾于清末撰有《梦平鬼奴记》《家庭现形记》《扬州梦》《新中国之伟人》(又名《工界伟人》)、《黪游记》等小说。
此书十回,分别为“黑甜乡快聆妙曲 戏迷梦演说来因”,“苦口婆心改良社会 借题寄慨唤醒愚蒙”,“谈戏剧追原祸始 论改革借证他邦”,“游天宫大开眼界 观世局别有心肠”,“铁拐李居然官派 金罗汉假作威风”,“天上天神仙怪状 梦中梦旧雨欢迎”,“话前缘天宫黑暗 叙往事人海沉浮”,“真权利高谈义务 鬼学生独占便宜”,“黄鹤楼平地遇险 诸葛亮舍命归山”,“六王爷饮点翠屏山 亡国奴惊醒满洲梦”。
此书1913年以“苍园”为笔名,连载于《小说月报》第9—10期,后辑入《说林》。
26.香艳集第二辑 胡寄尘编
191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首都图书馆藏
胡寄尘,名怀琛,生平已见《兰闺清课》。
此书封面为高吹万题签,内录蒋万里《丽情集》,杨慎《江花品藻》,樊增祥《琴楼梦》,易顺鼎《万古愁曲》,潘飞声《西湖杂诗》,胡怀琛《外国群芳谱》《冷香集》,林辉《贞女林芷娘传》等19人之作20篇。
《香艳集第一辑》由汪石庵编辑。
27.小说丛刊 程善之著
1914年上海江南书局铅印本 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史料部分》著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40页)
著者生平已见《短篇小说》。
又:小说丛刊 程善之著 1922年上海江南书局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此书前有王钝根序,内录小说《儿时》《懊侬》《偶然》《可怜虫》《机关枪》《何妨》《热心》《隔壁戏》《好天气》《华环恨》《吹箫女》《健儿语》《鬼语》《自杀》《死声》《疑云疑雨记》《玉犀囊》《憨头陀》18篇。
28.野鸳鸯 治逸著
1914年上海晋益书局刊本 首都图书馆藏
治逸,唐在田笔名,生平已见《新金瓶梅》。
此书题为“痴情小说”。全书十四回,述清末民初爱情故事。
29.郑赞丞先生遗诗一卷 郑赞丞著
安徽省通志馆民国抄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郑赞丞(1877—1914),名芳荪,原名培育,字赞成,亦作赞丞。霍邱人。早年就读于安徽大学堂,加入同盟会。民国后历任江苏镇军参谋长、孙中山国民政府参议员、安徽内务司司长。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孙中山流亡日本。
此书前有张之屏撰《郑赞丞墓志》,内录古近体诗90首,多咏史怀古之作。末一首为《绝命词》,附著者之子所撰《小识》。
《小识》称:“癸丑政变,先君走东瀛,追随总理策划革命,忧劳以殁。临终之日成《绝命词》一首。”
30.左传杂咏一卷 檀玑著
1914年京华印书局铅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檀玑(1851—1921),字汝衡、霍樵,号斗升,晚号蜷公。望江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授编修,官侍讲学士。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福建学政,次年被参革职。民国间任清史馆协修。著者曾于清末撰有《燕鸿集》一卷、《鄂游草》一卷、《菉竹斋戊申诗卷》二卷。
此书自署“望江檀玑补园氏”,前有自序,内录1913年冬所作咏《左传》律诗108首,末有著者1914年秋题词。
此书为《菉竹斋三种诗钞》之一种。
菉竹斋三种诗钞 檀玑著 1919年铅印本 辽宁省图书馆藏
此编内录《史记杂咏》一卷,续一卷;《左传杂咏》一卷;《咏古全韵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