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午夜来电--下一幕未写

  • 深幕
  • 焱宸尘
  • 4077字
  • 2025-04-23 14:56:34

-----------------

第4节❖下一幕未写

-----------------

雨下了,细如丝线,飘在新都四月初的空气中,没有声音,只有阴冷的渗透感。

苏婉站在资料分析室,白板上贴满线索与时间轴,她的指尖在一张“剧本行为路径示意图”上缓慢移动。

“我们一直以为这只是案件复刻。”她低声说,“但如果他们并不是复刻案子,而是——复刻人格呢?”

黎川站在一旁,盯着那一栏标注为“观察者编号 LC-0903”的人物页。

“人格复刻是什么意思?”陈骁皱眉。

苏婉拿起一根笔,圈出剧本系统里“行为起点”那一格:

“假设某个人,长时间记录你处理案子的方式,你的语气、选择、推理路径、甚至偶尔情绪崩溃的反应模式……”

她顿了顿,盯着白板底部一张复印件:“他会写出一个‘你’,不是真你,但足够像——然后让这个你,在剧本里继续演下去。”

黎川静静看着。

“如果剧本不是写给凶手的路线图,”苏婉的语气渐冷,“而是写给‘你’,让你成为你自己记忆中的重演者——那这个剧本,就是人格操控模拟体。”

陈骁咽了口口水:“所以……我们在对付的不是凶手?”

“是写你的人。”苏婉回答。

此时,林雪正在她自己工作室的封闭设备终端前,盯着屏幕发呆。

她已成功再次进入那个名为【镜影剧厅】的私密频道。

这一次,页面多了一个全新标签:【观演·进行中】

她点击进入,跳出一个聊天室式界面。

左上角标着——

房间:剧本第14号·被代替的人

当前场记:空缺中

当前角色:L-09(已转入行为观察阶段)

而右侧,一个剧本内容生成框正在慢慢自动更新,字句如从空气中显现般,一个字一个字跳出:

【当前时间:上午九点零七分】

【人物:林雪】

【状态:正在位于东城区私密终端内,对事件数据进行溯源】

【行为预设:五分钟内,她将遭遇一段来自未知编号的“主动问询语音”】

【内容预计:你知道你正在看的,不只是过去吧?】

林雪盯着那段未写完的句子,心跳忽然快了一下。

就在这时,耳机自动响起一声“咔哒”。

一个声音响起,正是那句:

“你知道你正在看的,不只是过去吧?”

林雪猛地摘下耳机,脸色变了。

她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不是有人在直播,而是有人——在写她。

-----------------

林雪的呼吸在室内骤然放大。她一只手撑住桌角,另一只手下意识地按向控制台右侧的信号切断键,啪地一声,电源闪断,屏幕瞬间黑掉。

房间安静下来,只有她手表秒针滴答滴答地响,像是刚才那串“文字预言”的回声仍在空气中回荡。

她低头看了看手机——没有任何蓝牙连接记录,也没有通话启动记录。

那段语音,不是通话,不是外部传入,而是被预设好的“本地触发语音程序”。

她深吸了一口气,把所有文件快速打包入移动硬盘,拔下电源,转身离开。

与此同时,黎川与苏婉正在资料室里对“人格路径图”进行逐层回溯建模。

他们将黎川2015年之后的所有公开办案记录、心理评估日志、语音记录、案后回访内容……全部导入一套分析模型中。

“我们之前一直以为剧本是某种‘结构拼图’。”苏婉看着数据分析流,“但其实他们真正‘写’的,是你这个人。”

黎川冷笑:“意思是我不是破案,是在照着别人对我的理解‘复刻行为’?”

“是。”苏婉语气平稳,“更可怕的是,他们对你过去的每一个决策路径,几乎掌握到临界点——否则不可能将这段‘你将去雨井——你将发现布偶——你将通报韩峰——你将重提旧卷’的行为路径写得近乎百分之百一致。”

黎川陷入沉思。

“也就是说,我没想通他们下一步要干嘛,不是因为我推理能力下降。”

“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打算让你再推理。”苏婉轻声说,“他们让你——执行。”

黎川目光一沉。

他终于明白那个“角色更替”的意义了。

不是不让他参与,而是——他只是个程序。

一个“行为模拟体”,在一个更大的剧本流程里,完成他的既定动作后,就会被自动卸载。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点了一根烟,眼神如寒铁。

“我要做的,不是追他们的剧本。”

“我要让他们——写不下去。”

就在此时,林雪回到编辑部顶楼的私密资料室,关上门,拉下电闸,让整层楼断电,仅留下独立供电的终端机启动。

她将移动硬盘插入,尝试重建刚才那个“剧本生成界面”。

但这一次,系统提示:访问权限已关闭,角色“林雪”已被记录为异常干扰项。

她眼睛微眯:“这是……踢人了?”

就在她即将退出页面时,屏幕右上角忽然弹出一个提示框:

【留言备注·角色编号 L-07】

【你不是唯一一个在看的。别试图掀开幕布,你只是下一行字。】

林雪盯着这行字,指尖微颤。

她意识到,不止她被看,还有其他人——可能早就在这剧本中,只是她从未看到他们的“段落”。

而现在,这幕布之下,角色已经不止一个。

-----------------

苏婉看着黎川抽完第三根烟,终于忍不住问:“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黎川捏灭烟头,平静地说:“我想试一试……反写剧本。”

苏婉微怔:“你是说——?”

“剧本能提前预测我们的动作,说明他们在实时监听、分析,甚至预设路径。”黎川声音低冷,“那如果我故意写出一个‘假动作’,让他们写不下去,会发生什么?”

“你想挑战‘预测系统’?”

“不,我要写一个他们不会写的我。”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套旧式笔记纸和钢笔,将手机、电脑、所有可能联网的设备全部关闭,甚至将电源线拔掉。

“你干嘛?”

“我要写剧本。”黎川坐下,纸上写下第一行字:

【时间:上午十点三十二】

【人物:黎川】

【状态:关闭所有监控系统,尝试独立设定剧本路径】

【动作:前往无摄像覆盖的地点——旧城区废弃邮局】

苏婉目光紧锁在那几行字。

“你写这个,有什么意义?”

“如果他们的剧本系统是真实反馈结构,那我这段写的行为一旦出现偏差,他们就无法提前更新。”黎川抬头冷笑,“我要让他们第一次不知道我接下来要干什么。”

与此同时,在镜影剧厅的系统界面内,一名匿名观察者账号【VΔ-11】正盯着剧本生成控制台。

草稿栏的刷新速率突然从【3秒/行】变成了【15秒/段】,其余剧本区块全部冻结。

他尝试点击更新,系统弹出红色提示:

【检测到角色L-09处于高强度遮断状态,行为预测路径失效】

【自动生成剧本失败,请等待新数据输入】

他蹙眉,在聊天窗口打下一行字:

“他写剧本了?”

几秒后,有人回复:

“是。他在写‘脱剧段落’。”

这时,一行字慢慢浮现在系统后台界面:

【L-09已自行生成路径设定,当前行为不可预测。】

观察者微微一笑,敲下:

“好啊——让我们看看,他写的‘自己’,值不值得演。”

此时,黎川收起纸页,穿上旧夹克,走出资料室。

他不带任何定位设备,只将那张纸藏进内衬。

目的地:东城区,废弃邮局地下资料仓库。

那里没有信号,没有监控,只有多年未清理的灰尘与老鼠,还有一段他记忆中不愿回顾的——未归档口供录音。

他想知道,十年前他自己到底说过多少别人记录下来的台词。

可就在他将钥匙插入门缝那一刻,他的手机突然震了一下。

即便是关机状态——依旧弹出一条屏幕暗通知:

【欢迎回来,L-09。你终究,还是回到了你该演的那一场。】

黎川脸色倏地冷了下来。

他没告诉任何人自己来这里——甚至没在手机上操作过任何相关路径。

可对方,早就知道他会来。

苏婉说过:“你不是演员,是编剧。”

但黎川现在忽然意识到——也许,他是两个角色的重合体。

而另一个“他”,早一步,把这一切都写了下来。

-----------------

邮局地下资料仓库,是个只有黎川自己才知道的地方。

十年前,这里是警局心理档案外包储存点,后来因合同变更被彻底封存。仓库内部混杂着旧卷宗、未归档心理测试材料、审讯录音母带和设备残件。

黎川推门而入,一股霉味扑面而来。他打开手电,沿着那条熟悉的窄道走到最深处,在第七排文件柜后的小锁柜中找到那个旧木箱。

他曾在这里藏下了自己从未想再听的一段录音。

他取出一个灰色录音播放器,插入电池,将一枚标记着“LC-心理试验-2015”的老磁带插入。

“滴——”

磁带开始转动,沙沙声像旧照片被撕裂。

录音中传出他的声音,但语调却比记忆中更清晰、更平稳,甚至带有某种“朗读腔”。

“我是L-09,黎川,愿意以人格模拟志愿者身份,参与剧本行为测试计划。”

“我理解,我的行为路径、语言数据、判断逻辑,将作为模型数据被记录,用于设计行为预设剧目。”

“我同意,部分模拟测试将不告知时间、形式与剧本结构。”

黎川僵住。

这是他自己的声音。

不是谁伪造的,不是别人的拼接——是他,亲口说出的。

可问题是——他完全没有这段记忆。

他继续听下去。

“此次模型测试编号:观察者原型编号 L-09。”

“行为轨迹数据开始记录。”

黎川脸色彻底变了。

他猛地翻出磁带盒底部,发现一张纸条,纸条上用红字写着:

【当你忘记,你才演得真实。】

他怔怔地坐在灰尘中,手指发颤。

整整十年。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那个追着剧本线索前进的人,是抽丝剥茧、从幕后捉出控制者的人。

但现在,一个令人战栗的真相浮出水面:

他早在十年前,就成为了剧本的一部分。

甚至,可能是他自己同意加入的。

苏婉说的没错。

他不是演员。

不是观察者。

不是执行者。

他是——

剧本的起点。

-----------------

黎川缓缓将那张纸条放回磁带盒中,他的手依旧在轻颤。

这颤抖不是恐惧,也不是震惊,而是一种极近本能的——失控感。

那是一种你原以为自己在决定命运,结果发现命运是你早就签署的剧本协议书的一页。

他不愿信,但磁带、声音、语气,每一样都不容置疑。

他在纸堆里翻找,很快找到一个厚封档案袋,袋角贴着褪色的编号:“LC-试验原案·控制版本0号。”

他抽出第一页,泛黄纸张上写着:

【剧本试验结构说明·编号试验 0】

拟定角色:观察者·执行者·剧设维持人

行为模型原型来源:LC-0903(志愿者签署)

编写授权:L.CHEN

黎川一瞬间愣住。

L.CHEN。

那是他的英文签名方式,是他曾经用来处理对外交流材料时的代号。

他缓缓坐下,反复看那张纸,脑中几乎要发出嗡鸣。

“我不是被盯上。”他低声说。

“我是——自己写下了自己的剧本。”

他忽然想起在2015年案件彻查失败后的那段时间,局里启动过一次名为“预设心理干预机制”的内测,他当时被调去协助撰写应对模型、模拟案例路径……他当时写了很多种剧本结构。

而他早就把那段经历当作例行文案处理。

可现在看来,那不是演练,而是真实的启动仪式。

——他自己,就是第一个被卷入这个剧本中的人。

剧本编号1,场记L-09,结构编制人:L.CHEN。

他缓缓合上档案袋,嘴唇动了动。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是在查案,也不是在逃离剧本,而是在寻找自己遗忘的身份。

当他走出废弃邮局的那一刻,黎川仿佛跨越了一道早已设定好的门。

他望着街对面的倒影,橱窗里映出的,不再是一个警察的影子,也不只是一个观察者。

而是一个曾经,亲手设计过命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