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中奇遇

雨水顺着岩石缝隙滴落,在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李池恩——现在应该叫李小小了——蜷缩在岩缝里,牙齿不住地打颤。她低头看着自己瘦小的、布满老茧的双手,仍然无法相信自己真的穿越了。

“这具身体最多不超过十岁...“她喃喃自语,声音稚嫩得让她自己都吓了一跳。脑海中属于原主的记忆像被打碎的镜子,零散却锋利。她看到李家村的茅草屋,看到总是愁眉不展的父母,看到两个沉默寡言的哥哥和那个总爱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弟弟。

“轰隆——“一道闪电劈在不远处的树上,吓得她一个激灵。现代社会的记忆与这具身体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让她头痛欲裂。

“先活下去再说。“李小小咬了咬嘴唇,这是她在现代遇到困难时常说的话。她检查了一下背篓里的东西:一把快要散架的锄头,几株草药,一块硬得像石头的大饼。这就是一个古代农家女的全部家当。

雨势渐小,她拖着疼痛的身体走出岩缝。按照记忆中的方向,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村子走去。每走一步,脚上的草鞋就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这鞋...简直是人类鞋类史上的耻辱。“作为机械工程师的职业病让她忍不住吐槽,“等我安顿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改良这破鞋。“

###

当李小小跌跌撞撞地推开那扇摇摇欲坠的篱笆门时,院子里爆发出一阵惊呼。

“小小!“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炮弹一样冲过来,差点把她撞倒,“娘!姐姐回来了!“

李小小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不知所措,现代人的社交距离感让她下意识后退了一步。但小男孩——记忆告诉她这是弟弟李江泰——已经紧紧抱住了她的腰。

“你吓死我们了!“李江泰仰着脸,眼睛里还噙着泪,“二哥说山上有狼,专吃下雨天不回家的小孩...“

“胡说什么!“一个身材壮实的妇人从厨房冲出来,一把将李小小搂进怀里,“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李小小闻到了妇人身上柴火和油烟的味道,莫名感到一阵安心。

“娘...“她试探着叫了一声,声音细如蚊呐。宋嫂子却像听到天籁一般,连忙拉着她进屋。

低矮的茅草屋内,一盏油灯勉强照亮了昏暗的空间。李小小这才发现自己的“家“有多么简陋:泥土地面凹凸不平,墙角堆着几床打满补丁的被褥,一张摇摇欲坠的木桌上摆着几个粗陶碗。

“发什么愣?快把湿衣服换了!“宋嫂子塞给她一套打着补丁的干净衣服,又转身去灶台边忙活,“我给你熬姜汤,这天气淋雨,非得着凉不可...“

李小小抱着衣服,突然注意到屋里还有两个人。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蹲在门槛上抽烟——应该是父亲李老实;另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站在阴影里,冷冷地看着她。

“看什么看?“少年突然开口,“为了采那点破草药差点把命搭上,值当吗?“

“二牛!怎么跟你妹妹说话呢!“李老实呵斥道,但语气并不严厉。

李小小这才想起来,这是她的二哥李二牛,家里最不待见她的人。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一阵眩晕击中,眼前一黑...

###

再次醒来时,李小小发现自己躺在硬邦邦的土炕上,身上盖着一床散发着霉味的被子。屋里点着油灯,窗外已经全黑了。

“醒了?“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李小小转头,看到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坐在炕边,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

“大...大哥?“她试探着叫道。记忆中的大哥李大牛是家里最疼她的人。

“喝药。“李大牛扶她坐起来,“郎中说你受了惊吓,又淋了雨,得好好养几天。“

药苦得李小小直吐舌头,但她还是乖乖喝完了。李大牛满意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给,你上次说想要的花种,我从镇上带回来了。“

李小小接过布包,心头涌上一股暖流。在现代,她是个孤儿,从未体验过这种家人间的温情。

“谢谢大哥...“她小声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的背篓...“

“在墙角呢,没人动你的东西。“李大牛笑着说,“那些草药娘已经晾起来了,能卖几个铜板。“

等李大牛出去后,李小小立刻爬起来检查自己的背篓。那把破锄头还在,她如获至宝地捧在手里。

“虽然简陋,但这是我现在唯一的工具...“她小声嘀咕着,职业病又犯了,“锄头角度不对,柄也太长,效率至少能提高三倍...“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中成形:既然回不去了,为什么不利用现代知识改善生活呢?作为机械工程博士,改良几件农具还不是小菜一碟?

###

第二天一早,李小小就被鸡叫声吵醒。她揉了揉眼睛,发现全家人都已经起床了。宋嫂子在厨房忙活,李老实和李大牛正准备下地,李二牛在院子里劈柴,只有李江泰还四仰八叉地睡在旁边。

“小小怎么起来了?“宋嫂子看到她,连忙摆手,“再去睡会儿,你病还没好利索呢。“

“我没事了,娘。“李小小活动了一下筋骨,除了几处淤青还有些疼外,确实没什么大碍,“我想去地里看看。“

李老实和李大牛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要知道,以前的李小最讨厌下地干活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李二牛扛着斧头走进来,阴阳怪气地说,“咱们家大小姐要下地?“

“二牛!“李老实皱眉,“小小想去就去,正好教教她怎么侍弄庄稼。“

早饭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和咸菜疙瘩。李小小强忍着不适咽下去,心里盘算着怎么改善伙食。

跟着父兄来到田里,李小小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村民们用的农具简陋得令人发指,耕作方式几乎和原始社会没什么区别。

“爹,这犁...“她指着一个正在费力拉犁的老农,那犁直得像根棍子,入土角度完全不对。

“那是张老汉家的直辕犁,用了十几年了。“李老实见怪不怪地说,“咱们家用不起犁,就靠锄头刨地。“

李小小看着父亲手里那把和自己背篓里差不多的破锄头,心里一阵酸楚。她突然蹲下身,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爹,你看,如果把犁辕做成弯的,入土角度调整到这样...“她边画边解释,“不仅省力,还能耕得更深。“

李老实和李大牛一脸茫然地看着地上的鬼画符,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丫头片子懂什么农活?“李二牛嗤笑道,“画得跟蜘蛛爬似的。“

李小小不理会他的嘲讽,继续解释:“还有锄头,柄太长反而费力,应该根据使用者身高调整长度...“

“行了行了,“李老实打断她,“赶紧干活,别整这些没用的。“

李小小叹了口气,知道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他们的观念。但她已经下定决心,要亲手做一把改良农具出来。

###

接下来的几天,李小小一边养伤,一边偷偷收集材料。她从山上找来合适的木材,用菜刀一点点削成需要的形状;把家里不用的铁器熔了重新锻造;甚至拆了自己的发簪做固定件。

“小小在忙活啥呢?“宋嫂子好奇地问正在院子里“叮叮当当“敲打的女儿。

“做个小玩意儿。“李小小神秘地笑笑,手上不停。她已经做出了一个小型曲辕犁的模型,虽然材料简陋,但原理是对的。

最难的是没有合适的工具。现代车间里随手可得的锉刀、电钻在这里都是天方夜谭。她不得不把厨房的菜刀当刨刀用,用烧红的铁钉在木头上钻孔。

“这要是有台3D打印机...“她苦笑着摇摇头,继续埋头苦干。

第五天傍晚,当全家人都下地回来时,发现院子里多了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

“这...这是犁?“李老实围着那个木铁结构的物件转了一圈,满脸疑惑。

“对,曲辕犁!“李小小兴奋地介绍,“我改进了辕的弧度,调整了犁铧角度,还加了调节装置...“

“胡闹!“李二牛一把推开她,“好好的木头铁器就这么糟蹋了!“

“让她说完。“李大牛难得地站在了妹妹这边。

李小小感激地看了大哥一眼,继续解释:“明天可以试试,我保证比直辕犁省力一半,效率提高三成以上。“

李老实将信将疑,但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明天试试吧,不成的话这些材料还能拆了用。“

当晚,李小小兴奋得睡不着觉。她摸着脖子上那块粗糙的玉佛,第一次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产生了归属感。

“也许这就是我穿越的意义?“她自言自语道,“用现代知识改变这个落后的时代...“

窗外,一轮明月静静地挂在天空,仿佛在见证着一个新时代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