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轴承崩坏!易中海的阴谋暴露

杨厂长倒是很高兴:“好啊!效率很高嘛!那就麻烦钱组长了!”

“不麻烦,应该的。”钱组长推了推眼镜,打开样品箱,随机取出一个轴承。

“按照规程,我们先对一个样品进行测试。测试将在那边的压力测试间进行,各位可以在观察室通过监控和安全玻璃观看。”

他示意助手将选中的轴承拿去测试间安装固定。

“走吧,我们去观察室。”杨厂长带头向观察室走去。

李副厂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跟了上去,只是脚步略显沉重。

易中海面如死灰,魂不守舍地被贾东旭半扶半推着,也跟了过去。

他现在唯一的念想就是祈祷,祈祷这批轴承品控碰巧过关,或者测试设备出点小故障……

但这可能吗?他自己都不信。

观察室和测试间只有一墙之隔,中间镶嵌着厚厚的防爆玻璃。

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那台巨大的液压压力试验机,以及被牢牢固定在台架上的那个闪着金属光泽的轴承样品。

旁边还有几个仪表盘和一台连接着传感器的记录仪。

钱组长亲自坐到了操作台前,助手在一旁确认各项参数设置无误。

“准备开始测试。”钱组长对着观察室这边点了点头,然后按下了启动按钮。

嗡——

液压试验机发出低沉的运行声,顶部的压头缓缓下降,接触到轴承外圈,然后开始稳定地施加压力。

观察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块显示实时压力数值的仪表盘上。

指针开始缓慢而稳定地爬升。

10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

杨厂长表情严肃,他知道这种型号轴承的标准承压能力大概在哪个范围。

王师傅也屏住了呼吸,他虽然相信李晨的判断,但还是希望看到一个好结果,毕竟这也是厂里的技术尝试。

李晨则双手抱胸,靠在墙边,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冰冷的了然。他知道,好戏马上就要开场了。

而易中海,额头上的冷汗已经密密麻麻地渗了出来,顺着脸颊往下淌。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不断跳动的数字,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越收越紧。

他嘴唇哆嗦着,似乎想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旁边的贾东旭更是面无人色,两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

李副厂长努力维持着领导的仪态,但频频推眼镜的动作和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思考着万一测试失败,该如何撇清关系,把责任全都推到易中海头上。这个老东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压力指针继续攀升……1500公斤……2000公斤……

这个数值,已经接近了正常轴承承压标准的一半左右。

突然!

咔嚓!

一声清脆刺耳的金属断裂声猛地从测试间传来,即使隔着厚厚的防爆玻璃,也清晰可闻!

观察室里所有人都心头一跳!

只见测试台上的那个轴承,在远未达到其应有承载极限的情况下,外圈突然出现了一道明显的裂纹!

紧接着,伴随着令人牙酸的嘎吱声,裂纹迅速扩大,整个轴承瞬间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形!

压力仪表盘上的指针,也在那一瞬间猛地回落!

测试失败!而且是彻底的、灾难性的失败!

钱组长迅速按下了停止按钮,记录下最终的峰值压力数据。

他站起身,走到观察窗前,对着外面脸色各异的众人,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纯粹技术的口吻宣布道:

“样品在2130公斤压力下发生结构性破坏,判定为不合格。

该数值,远低于该型号轴承的设计标准下限。”

观察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杨厂长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目光如刀子般射向易中海。

李副厂长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试图挤出一个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而易中海,在听到钱组长宣判结果的那一刻,只觉得眼前一黑,双腿一软,整个人像是被抽掉了骨头一般,瘫软了下去,幸好被旁边的贾东旭死死架住,才没有当场出丑。

完了……

一切都完了!

他的升官梦,他的算计,他的侥幸,在这一声清脆的“咔嚓”声中,碎得连渣都不剩!

李晨缓缓直起身,走到观察窗前,看着里面那个已经变形报废的轴承,脸上适时地露出了“痛心疾首”和“难以置信”的表情,沉声说道:

“这……这怎么可能?易师傅他们信誓旦旦保证没问题的……杨厂长,看来这个新工艺,问题很大啊!幸亏我们及时做了测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转过头,目光落在几乎虚脱的易中海和脸色发白的李副厂长身上,语气沉重,却字字诛心:

“我们这里还有十九个样品,都是一模一样的新工艺生产出来的。杨厂长,李副厂长,为了严谨起见,要不要……再测试一个?”

李晨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听起来完全是为了工厂负责,为了技术严谨。可这话落在李副厂长和易中海耳朵里,不啻于催命符。

再测一个?

这他娘的不是公开处刑吗?还要再来一次?!

易中海的脸色已经不能用苍白来形容了,那是一种混合了绝望、恐惧和死灰的颜色。

他浑身筛糠似的抖着,牙齿咯咯作响,看向李晨的眼神里充满了怨毒,却又带着一丝哀求。他现在多希望李晨能大发慈悲,高抬贵手,给他留条活路。

可他忘了,当初他们是怎么算计李晨,怎么排挤他,怎么在他父母去世后落井下石的。

李副厂长强行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试图打圆场:

“那个……李晨同志,我看……既然第一个样品出了问题,这批次的肯定都差不多,就没必要浪费工程部同志的时间和宝贵的测试资源了吧?我们回去内部……”

“李副厂长此言差矣!”没等李副厂长说完,李晨便义正言辞地打断了他,脸上带着“技术人员的执着”。

“科学研究,最讲究的就是严谨和数据。一个样本可能存在偶然性,但多个样本就能反映普遍规律。

我们这是对工厂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万一,我是说万一,这批轴承里还有合格的呢?或者,万一第一个样品是偶然失效呢?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易师傅他们加班加点的‘辛勤劳动’嘛!”

他特意加重了“辛勤劳动”四个字,听得易中海心头滴血。

“对!李晨同志说得对!”

杨厂长一拍大腿,对李晨这种严谨的态度非常欣赏。

“我们搞技术的,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怕暴露问题!钱组长,麻烦你们,再随机抽取一个样品进行测试!”

杨厂长发话了,李副厂长还能说什么?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钱组长的助手再次打开箱子,又随手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轴承。

他的心沉到了谷底,只觉得一股凉气顺着脊椎往上爬。他现在已经不指望能把责任全推给易中海了,他开始担心自己会被牵连多深。

易中海看着那个即将被送上“刑场”的第二个轴承,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最后一个念头在疯狂盘旋:

坏掉吧!机器坏掉吧!求求你了,让这该死的压力机出点故障吧!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失灵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