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京观筑成威名扬,皇甫荣封志得意

下曲阳城在战火的肆虐后,一片死寂,残垣断壁在斜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宛如无数冤魂在无声控诉。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与烟火的焦糊味,交织成一股令人作呕的气息,笼罩着这座被战争摧毁的城市。

皇甫嵩站在曾经繁华而今满目疮痍的城中广场,他的黑色战甲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脸上挂着难以掩饰的得意笑容,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他的无上胜利。“将这十万贼寇的尸骨,统统筑起京观!让天下人都看看,反抗朝廷的下场!”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城市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冷酷。

士兵们领命后,开始了残酷而又血腥的工作。他们将黄巾军士兵的尸体一具具拖到广场中央,堆积如山。尸体横七竖八地叠放着,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面目全非,场面惨不忍睹。鲜血从尸体堆中缓缓渗出,在干燥的地面上蔓延开来,形成一片触目惊心的暗红色血泊。

“将军,如此做法,会不会太过残忍?这些人虽为黄巾军,但也都是人命啊。”一名年轻的校尉小心翼翼地走到皇甫嵩身边,低声说道。他的脸上满是不忍,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种暴行的质疑。

皇甫嵩脸色一沉,狠狠地瞪了校尉一眼,说道:“你懂什么!这是震慑天下的必要手段。若不如此,如何能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畏惧朝廷?”他的声音冰冷刺骨,仿佛对生命没有丝毫的怜悯。

校尉吓得连忙低下头,不敢再言语。他深知皇甫嵩的脾气,此刻再多说只会招来杀身之祸。但他的心中,却对这种行为充满了厌恶和不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观逐渐成型。那是一座由白骨和血肉堆砌而成的恐怖建筑,在夕阳的映照下,散发着诡异而又阴森的气息。周围的百姓们远远地望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他们不敢发出声音,只能在心中默默诅咒着皇甫嵩和他的军队。

“将军,京观已经筑成。”一名士兵跑过来,向皇甫嵩报告。

皇甫嵩满意地点了点头,抬头望着那座京观,脸上露出了一丝狰狞的笑容。“好,将此事快马加鞭上报朝廷,就说我皇甫嵩已彻底平定黄巾军,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贪婪和虚荣,仿佛已经看到了朝廷对他的丰厚赏赐和无上荣耀。

与此同时,在洛阳的皇宫中,汉灵帝刘宏正坐在龙椅上,满脸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安和焦虑,不停地在龙椅上挪动着身体,手中的折扇也被他紧紧地握住,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陛下,皇甫嵩将军快马来报!”一名太监匆匆走进大殿,高声喊道。

灵帝猛地站起身来,急切地说道:“快呈上来!”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仿佛这道战报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太监将战报呈上,灵帝迫不及待地打开,快速地浏览着上面的内容。看着看着,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随后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好!好!皇甫嵩果然不负朕望,平定了黄巾军!”他的笑声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喜悦和兴奋。

“陛下圣明,皇甫嵩将军英勇善战,这都是陛下的洪福啊。”一位大臣连忙谄媚地说道。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神中却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传朕旨意,任命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的租税共八千户。”灵帝大声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豪迈和慷慨,仿佛这些赏赐都微不足道。

“陛下英明!”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大殿中一片颂扬之声,仿佛这场胜利是他们共同的功劳。

而此时的皇甫嵩,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封赏诏书。他身着华丽的官服,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接受着士兵们和当地官员的朝拜。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骄傲和得意。

“多谢陛下隆恩!”皇甫嵩跪在地上,高声说道。他的声音充满了感激和兴奋,仿佛他已经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人。

台下的士兵们纷纷高呼:“将军威武!将军万岁!”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又响亮,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震破。皇甫嵩站起身来,向士兵们挥手致意,享受着这无上的荣耀和尊崇。

然而,在这荣耀的背后,却是无数百姓的血泪和痛苦。下曲阳城的百姓们,看着自己的亲人、朋友被筑成京观,心中的仇恨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他们不敢公开反抗,但心中却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让皇甫嵩和这个腐朽的朝廷付出代价。

“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废墟中,老泪纵横地说道。他的身边是他儿子的尸体,已经冰冷僵硬。他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无助,仿佛在向整个世界诉说着他的痛苦。

“爹,我们不会就这么算了的。总有一天,我们要为死去的人报仇。”老人的孙子紧紧地握着拳头,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他的脸上写满了坚定和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为复仇而战的准备。

在这片被战争摧毁的土地上,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只等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而皇甫嵩,沉浸在荣耀和权力的漩涡中,丝毫没有察觉到百姓们心中的怨恨。他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了天下的英雄,却不知自己的暴行已经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回到洛阳后,皇甫嵩受到了朝廷的隆重欢迎。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他们表面上欢呼着,迎接这位凯旋的将军,但心中却充满了恐惧和厌恶。皇甫嵩坐在高头大马上,身披红色的披风,威风凛凛地走过街道。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向百姓们挥手致意,仿佛自己是他们的救世主。

“看啊,那就是皇甫嵩将军,他平定了黄巾军,是我们的大英雄!”一个小孩指着皇甫嵩,兴奋地说道。

“孩子,别乱说。他是个杀人恶魔,他杀死了太多无辜的人。”小孩的母亲连忙捂住孩子的嘴,低声说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恐惧,生怕被别人听到他们的对话。

在皇宫中,灵帝为皇甫嵩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宴会上,美酒佳肴摆满了桌子,大臣们纷纷向皇甫嵩敬酒,称赞他的功绩。皇甫嵩坐在主位上,喝得满脸通红,享受着这一切的荣耀和赞美。

“将军此次立下大功,实乃我大汉之幸。朕还要重重赏赐你。”灵帝笑着对皇甫嵩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赏和感激,仿佛皇甫嵩是他最得力的臣子。

“陛下过奖了,这都是陛下的英明领导,臣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皇甫嵩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心中却暗自得意。

然而,这场庆功宴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一名士兵匆匆跑进来,脸色苍白地说道:“陛下,不好了!城外突然出现了一群暴民,他们喊着要为黄巾军报仇,正向皇宫涌来!”

灵帝听后,脸色大变,手中的酒杯也掉落在地。“这……这是怎么回事?皇甫嵩,你快想想办法!”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慌乱,刚才的喜悦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皇甫嵩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抗。“陛下放心,臣这就去镇压!”他站起身来,虽然表面上镇定自若,但心中却有些忐忑。

皇甫嵩带领着军队匆匆赶到城外,只见一群百姓手持棍棒、农具等简陋武器,正愤怒地向皇宫冲来。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愤怒和决绝,仿佛要与这个腐朽的朝廷同归于尽。

“站住!你们想造反吗?”皇甫嵩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却没有起到任何威慑作用。

“皇甫嵩,你这个杀人凶手!还我们亲人的命来!”百姓们愤怒地喊道。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又响亮,充满了仇恨和愤怒。

“你们这是聚众闹事,罪不可恕!”皇甫嵩冷冷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凶狠,手中的长枪微微抬起,仿佛随时准备刺向这些百姓。

“我们不怕死!今天就是你的死期!”百姓们毫不畏惧,继续向前冲。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一场新的冲突,即将在这看似平静的洛阳城外爆发。而皇甫嵩,这位曾经的胜利者,能否再次平息这场风波,还是会在百姓们的怒火中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