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献策之谋

榆中城,这座在战火中飘摇的城池,城墙饱经岁月与战火的侵蚀,砖石斑驳,裂痕纵横交错,仿佛一位垂暮老人脸上镌刻的深深皱纹,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沧桑。城头上,旗帜在烈烈寒风中猎猎作响,那是边章、韩遂叛军的标志,红底黑纹,在阴沉压抑的天空下,透着一股肃杀之气。城外,周慎率领的官军营帐连绵不绝,似一片白色的海洋,营帐错落有致地分布,却又被一种无形的紧张氛围笼罩。

周慎的主帅营帐中,气氛凝重而压抑。周慎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形高大壮硕,身着一袭华丽的将军服,玄色锦缎上用金线绣着繁复的兽纹,彰显着他的身份与地位。腰间一条镶嵌着美玉的腰带,将他微微发福的身形勒出几分威严。他眉头紧锁,浓眉如墨,紧紧拧成一个“川”字,目光在营帐内众人脸上一一扫过,透着几分焦虑与踌躇。

“诸位,如今榆中城近在眼前,却久攻不下,敌军粮草补给不断,我军士气渐馁,该当如何是好?”周慎的声音低沉而厚重,带着几分无奈与疲惫,在营帐内回荡。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营帐内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唯有帐外寒风呼啸,吹得营帐簌簌作响。

此时,一位年轻将领从人群中站出,正是孙坚。孙坚身姿挺拔,身形矫健,一身银色战甲在昏暗的营帐内熠熠生辉,内衬的红色战袍鲜艳夺目,犹如燃烧的火焰。他面容刚毅,剑眉斜飞入鬓,双目炯炯有神,透着一股英气与果敢。头戴一顶精致的虎头盔,盔缨随风轻轻飘动,更添几分飒爽英姿。

“将军,末将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孙坚抱拳行礼,声音清朗,打破了营帐内的沉默。

周慎抬眼望去,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文台但说无妨。”

孙坚向前一步,神色郑重,侃侃而谈:“将军,叛军聚守城中,粮草必为其命脉。据末将连日观察与细作回报,城中粮草渐少,必将从外转运。我愿率领一万精兵,轻装上阵,火速奔袭敌军粮草运输要道,截断其补给。将军则亲统大军,随后徐徐跟进,作为后援。待敌军粮草断绝,士兵疲惫饥饿,军心必乱,彼时我军前后夹击,叛军必不敢应战,只能退回羌人之地。我军趁势追击,可一鼓作气,平定凉州!”

孙坚言辞恳切,条理清晰,一边说,一边用手在营帐中的简易沙盘上比划着行军路线与战略部署。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营帐内众人听闻,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微微点头,面露赞同之色;有的则面露疑虑,交头接耳,小声嘀咕着。

“此计虽妙,但太过冒险。若文台所率人马遭遇敌军主力,又无大军及时支援,恐有全军覆没之险。”一位年长的将领皱眉说道,神色担忧。

“是啊,万一敌军早有防备,设下埋伏,我军岂不是自投罗网?”另一位将领附和道,脸上满是不安。

孙坚闻言,神色不变,朗声道:“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敌军此刻正忙于守城,料想不到我军会突袭其粮草要道。末将所选一万精兵,皆为军中精锐,骁勇善战,行动敏捷。只要行动迅速,隐秘行事,必能成功截断敌军粮草。况且将军率大军在后,若有变故,亦可迅速救援。”

周慎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陷入沉思。他望着沙盘上孙坚所指的路线,心中权衡着利弊。一方面,孙坚之计若能成功,确实能一举打破当前僵局,平定凉州,立下不世之功;另一方面,正如诸将所言,此计风险极大,一旦失败,不仅孙坚所部危在旦夕,整个战局也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孙坚见周慎犹豫不决,心中焦急,再次抱拳说道:“将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正是破敌的绝佳时机,若再拖延下去,敌军粮草充足,援兵将至,我军将陷入持久战,胜负难料。末将愿立下军令状,若此计不成,甘愿受军法处置!”

周慎抬眼望向孙坚,看到他眼中的坚定与决绝,心中不禁一动。他深知孙坚勇猛善战,足智多谋,在军中威望颇高。但如此冒险的计策,实在让他难以抉择。

就在周慎犹豫不决之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匆匆入帐,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禀报道:“启禀将军,刚刚探得消息,边章、韩遂派了一支精锐部队出城,正朝着西北方向而去,人数约有五千余人,看样子像是去接应粮草。”

周慎听闻,脸色骤变,心中暗自叫苦。这消息让他更加难以决断,若孙坚此时出兵截断粮道,正好与敌军这支精锐部队遭遇,胜负难料。但如果放弃这个机会,又实在心有不甘。

孙坚听到斥候的禀报,眼中却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将军,这正是天赐良机!敌军出城接应粮草,城中防守必然空虚,我军此时出兵,定能事半功倍。而且敌军出城部队人数有限,我一万精锐足以应对。请将军速速下令!”

周慎眉头紧锁,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内心挣扎不已。他深知,这是一个关乎战局胜负的重大决策,一旦做出,便再无回头之路。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胜利与失败的场景,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许久,周慎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文台,你的计策虽好,但太过冒险,本将军实在难以放心。如今敌军出城接应粮草,情况不明,我们不能贸然行动。还是先按兵不动,观察敌军动向,再做打算。”

孙坚听闻,心中大失所望,脸上露出一丝沮丧之色。他还想再劝,但看到周慎坚定的眼神,知道已经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只得无奈地抱拳领命:“末将领命。”

营帐内众人见周慎做出决定,也都纷纷表示服从。虽然有人心中对孙坚的计策仍抱有期待,但军令如山,无人敢违抗。

待众人散去,孙坚独自走出营帐。此时,夜幕已经降临,繁星点点,月光如水般洒在大地上。孙坚望着榆中城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的计策是目前破敌的最佳方案,但周慎的犹豫不决,让他感到无比的无奈与失望。

“难道就这样错失破敌良机吗?”孙坚喃喃自语,眼神中透着不甘。他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机会,让周慎认识到自己计策的正确性,为平定凉州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在榆中城内,边章、韩遂得知官军按兵不动,心中也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站在城头上,望着城外官军的营帐,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周慎不过如此,被我军吓破了胆,不敢轻易进攻。只要我们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到来,官军必退。”边章冷笑着说道,脸上满是轻蔑之色。

“哼,官军都是一群胆小鬼。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加强防备,防止敌军突袭。”韩遂面色凝重地说道,眼神中透着警惕。

两人望着城外,心中各自盘算着。此时,谁也没有料到,这场战争的局势即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而孙坚的计策,也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