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营帐冲突

长安城西,张温的行营扎在一片开阔的空地上,周围是层层叠叠的营帐,军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营地四角,高耸的瞭望塔上,哨兵们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行营大门处,数名手持长枪的士兵笔直站立,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甲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光,脸上带着久经沙场的坚毅。

张温端坐在主帐之中,这主帐宽敞而威严,地面铺着厚实的毛毡,四周摆放着各种军事地图和文书。张温身着华丽的太尉朝服,朱红色的长袍上绣着金色的丝线,象征着他尊贵的地位。袍角处的龙纹刺绣,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更添几分庄重。他头戴一顶巍峨的冕旒,十二串玉珠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的脸庞方正,眼神深邃而锐利,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却也赋予了他一种久经官场和战场的沉稳与威严。此刻,他眉头微皱,手中紧紧握着那份催董卓前来的诏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不满。

“董卓,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这诏书发出都这么久了,他为何还不来?”张温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几分愠怒。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身旁的案几,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宣泄着内心的烦躁。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传令兵快步走进营帐,单膝跪地,大声说道:“启禀太尉,董卓将军求见!”

张温的眼中闪过一丝亮色,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微微坐直身子,沉声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董卓大步走进营帐。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身披一件黑色的披风,披风上沾满了尘土,显得有些凌乱。内着一件陈旧的战甲,战甲上的划痕和凹痕诉说着曾经的战斗。头上戴着一顶破旧的铁盔,盔沿下露出他那一头杂乱的头发和满脸的络腮胡。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羁和傲慢。走进营帐后,他只是随意地拱了拱手,并没有行大礼。

“董卓,你可算来了!”张温站起身来,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我以诏书召你,你为何拖延这么久?”

董卓满不在乎地笑了笑,说道:“太尉大人,路途遥远,我那老弱的兵马走得慢,实在是没办法啊。再说了,我刚从战场上回来,总得给兄弟们一些休整的时间吧。”他一边说着,一边大大咧咧地找了个位置坐下,顺手端起案几上的一碗水,一饮而尽。

张温看着董卓的举动,心中的怒火更盛了。他指着董卓,严厉地说道:“董卓,你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你身为朝廷的将领,接到诏书就应该立刻赶来,这是规矩!你如此拖延,置朝廷的威严于何地?”

董卓听了,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满。他站起身来,双手抱在胸前,说道:“太尉大人,您这话可就说得重了。我董卓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朝廷立下了不少功劳。如今您却因为我晚来了几天就这般责备我,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他的声音越来越大,语气中充满了挑衅。

张温气得满脸通红,他狠狠地拍了一下案几,大声说道:“放肆!你还敢顶嘴?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哪里还有一点将领的样子?你这是对朝廷的大不敬!”

就在两人争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孙坚从营帐的一侧走了出来。孙坚身材挺拔,面容英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身着一袭银色的战甲,战甲擦得锃亮,在烛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的腰间佩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剑柄上镶嵌着一颗红宝石,更显华贵。他快步走到张温身边,附身凑到张温耳边,轻声说道:“太尉大人,董卓这人心高气傲,目无尊长。今日他如此无礼,若是不加以惩处,日后恐怕会更加放肆。依我看,不如按照军法,以受召不及时到达这条罪名,将他斩首,以正军威!”孙坚的声音虽轻,但却透着一股坚定。

张温听了孙坚的话,心中一动。他看着董卓那副傲慢的样子,确实有了几分杀心。但是,他又想到董卓在军中的威望,以及当前的局势,心中又有些犹豫。他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摇了摇头,低声说道:“董卓在黄河、龙山之间一向有威望,如今我们正需要用人之际。若是将他杀死,西征将没有依靠,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孙坚见张温犹豫不决,心中有些着急。他再次凑近张温,急切地说道:“太尉大人,您亲自统帅皇家大军,威震天下,何必依赖于董卓?您看他今日的言谈举止,对您如此不尊重,轻视长官,举止无礼,这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叛乱一年多,应及时征讨,而董卓却说不可动摇军心,贻误战机,这是第二条罪状。他接受委派,无功而回,长官征召时又迟迟不到,而且态度倨傲自大,这是第三条罪状。古代的名将受命统军出征,没有不靠断然诛杀立威而成功的。如果将军对他加以拉拢,不立即诛杀,那么损害统帅威严和军中法规的过失就在您的身上啊!”孙坚说得慷慨激昂,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张温听了孙坚的这番话,心中更加矛盾了。他看着孙坚,又看了看董卓,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董卓站在一旁,虽然听不到孙坚和张温在说什么,但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上,也猜到了大概。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双手紧紧握成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如果不是看在张温的面子上,他早就冲过去和孙坚理论了。

过了许久,张温叹了口气,对孙坚说道:“你先回去吧,此事我自有主张。时间一长,董卓恐怕会起疑心的。”

孙坚见张温心意已决,知道再说也无济于事。他无奈地行了一礼,说道:“既然如此,那末将就先告退了。希望大人能慎重考虑。”说完,他转身走出了营帐。

孙坚离开后,营帐内的气氛更加紧张了。张温看着董卓,缓缓说道:“董卓,今日之事,我可以既往不咎。但你要记住,以后要遵守朝廷的规矩,不可再如此放肆。”

董卓听了,心中虽然不满,但也知道不能再闹下去了。他勉强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太尉大人不杀之恩,我董卓以后一定谨遵教诲。”说完,他转身大步走出了营帐。

董卓走出营帐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的怒火仍未平息。他回头看了一眼主帐,暗暗发誓:“张温,孙坚,你们给我等着!今日之仇,我董卓迟早会报的!”说完,他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主帐内,张温望着董卓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今日放走董卓,日后恐怕会留下隐患。但为了大局着想,他也只能暂时忍耐。他缓缓坐回原位,拿起案几上的文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董卓那傲慢的样子和孙坚那急切的表情。这场营帐中的冲突,看似暂时平息了,但却在三人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