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新能源就是弯道超车
- 重生07,从造新能源汽车开始
- 宝安堂
- 2065字
- 2025-06-22 00:10:11
在江北会宾楼的李白厅,江北大学汽车制造07届1班403寝室的八位兄弟终于齐聚一堂。
这顿接风宴本是新郎林松张罗预订的,但四阿哥马博坚持要由他来请客。
马博说得在理,按照江北当地的风俗,结婚前新郎不宜出面设宴,林松拗不过,只好应下。
这次聚会和上次在魔都车展时截然不同。那时林松身边还带着女友江晴晴,有外人在场,大家说话难免有所顾忌。如今只有寝室里的八兄弟,气氛一下子就放松下来,彼此间插科打诨、畅所欲言,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光。
酒过三巡,几杯下肚后,林松拍了拍身旁老八李乐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赏:
“老八,你小子真行啊!居然考上省直公务员了!”
李乐天生一张大红脸,刚喝了几杯,脸颊就红得像熟透的苹果。端起酒杯,感慨道:“说起来,我还得好好谢你五哥!毕业散伙饭那会儿,要不是你劝我‘能考省直就考省直’,我估计就去街道办了。”
说完,仰头将杯中啤酒一饮而尽。
林松也跟着干了一杯,接着说道:
“街道办岗位有限制,大多留给文科生,哪是想考就能考的。你在省市场监督局汽车检测办公室,这工作多好,既端上了‘铁饭碗’,又没荒废大学专业。要是有机会,还能往京城方向努努力。”
李乐转头看向老大何军,半开玩笑地说:
“说起来真有意思,我在河北工作,离老大你上班的京城就二十公里,可这差距,真是没处说理去!”
何军笑着摆摆手:“老八,日子过得舒心比啥都强。你看咱们林老板,就在江北这个小地方,照样干出了大事业,比我这个京城人厉害多了!”
林松谦虚道:“老大,京城户口可不是我们小地方能比的。”
何军不以为然:“也没多了不起,你和四阿哥这样的企业家想拿京城户口还不简单?去京城建个厂,自然就有了。”
听到这话,林松想起重生前小米汽车在京城建厂的事,随口说道:“等华夏汽车做大了,我还真有去京城建厂的打算。”
何军立马来了精神:“老五,你要是真去京城建厂,我给你打工去!”
林松端起酒杯和他碰了碰,一饮而尽:“老大,到时候可别嫌平台小,不愿意来啊!”
放下酒杯,何军坐直身子,向前倾了倾,压低声音说:
“来江北前,我打听到个消息,国家马上要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以纯电新能源车为发展方向,还有停车费减免、充电费优惠扶持政策。
看来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老五的华夏汽车、四阿哥的江北惠川,以后肯定前途无量!咱们一个寝室出了俩大老板,这说出去多有面儿!”
一直闷头喝酒的老二赵云龙这时开了口:
“说实话,以前我总觉得新能源车取代不了燃油车,电机也比不过发动机。但这次来江北,参观了华夏科技和华夏汽车后,我彻底改变想法了。
科技领先才是硬道理,哪怕西方汽车工业领先一百年,只要绕开技术壁垒,就能迎头赶上,新能源汽车就是最好的弯道超车。”
林松一听,赶忙说道:
“云龙,你要是这么想,就来华夏汽车跟我一起干!我保证,三年内公司上市,像老七这样的高管都能拿到原始股。”
这突如其来的邀请让赵云龙有些措手不及,他挠了挠头:
“老五,我老婆是地道闽南人,不想离老家太远。”
林松笑着说:“那我去做做弟妹的工作,她要是想留,你可得听媳妇的话。”
老七李凯也跟着起哄:“二哥,你要是回江北,我让张倩多陪陪嫂子。”
还没等赵云龙回应,老三王义就凑了过来:“林大老板,我在合资车企干了这么多年,要不也来给你打工?”
林松笑了笑,“老三,你脑子活、人脉广,要是哪天想单干,只要华夏汽车还在,我一定帮衬你。”
王义听出了林松话中之意,又转向马博:“四阿哥,你这儿收不收人?”
马博晃着酒杯笑道:“等我真正接手家族产业,一定找兄弟一起干!”
这时,老六陆丰突然打趣道:
“四阿哥,五哥后天就结婚了,老七和张倩也领证了。你现在回江北了,啥时候解决终身大事?”
马博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随口应道:“快了!”
……
长城公寓楼下的米兰西点餐厅,与会宾楼截然不同。不同于男士们觥筹交错的热闹,这里满是女性笑语。
聚会是由江晴晴组局牵线,叶晚做东请客。
除了她俩,在座的还有白雪、张倩,以及赵云龙的妻子黄诗茹、女儿赵云朵。
傍晚,江晴晴把林松想邀请赵云龙加入华夏汽车的想法告诉了叶晚。叶晚琢磨后觉得,赵云龙知根知底,工作能力和经验都没得说,要是能来华夏汽车肯定是件好事。既然他这么在意妻子的意见,那就干脆组个局,和黄诗茹好好聊聊。
女人们的聚会,自然少不得叽叽喳喳的家常话。就算是叶晚、江晴晴、白雪、张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也不例外。倒是黄诗茹显得格外安静,大部分时间都在细心地给孩子喂饭,只是偶尔才插上几句,聊聊女人们关心的家长里短。
江晴晴看似不经意地开口问道:
“嫂子,你们在鹭岛生活,是买了房子,还是租的房子住?”
黄诗茹浅浅一笑,语气里带着些无奈:“鹭岛的房价贵得吓人,每平好几万,我们哪买得起……我带着孩子在镇里住,云龙平时住职工宿舍,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团聚。”
张倩接过话头,
“嫂子,大人吃苦倒没什么,可孩子一直在镇里长大,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可能不太好,要是能在市里买套房子就好了。”
黄诗茹下意识摸了摸微微隆起的肚子,轻轻叹了口气:
“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家里就靠云龙一个人挣钱,老大才三岁,我现在又有了,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买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