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首次出击:智慧与运气的试探
- 重生198X:智启时代
- 冬夜的萤火虫
- 3962字
- 2025-06-28 23:15:45
周末,秋老虎的余威尚存,空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燥热。陆扬起了个大早,将母亲赵淑兰给的几张零钞,加上自己这段时间偷偷积攒下来的稿费,仔细数了数,凑了整整五十块钱。这笔钱,在198X年的普通家庭,已不算小数目,是他目前能动用的全部“家当”。
“扬哥,钱……够吗?”王磊在约好的巷子口已经等了一会儿,看着陆扬小心翼翼地将钱叠好放进内层口袋,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他知道陆扬家境一般,这五十块,恐怕是陆扬的“血本”了。
“放心,咱们是去‘捡漏’,又不是去进金山。”陆扬拍了拍口袋,脸上带着一贯的沉稳,“启动资金而已,关键是眼光和机会。走,再去会会那二道街。”
再次踏上二道街的土地,两人明显比上次从容了许多。没有了初次踏入时的那种震撼与局促,陆扬的目光更加锐利,像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内敛却锋芒暗藏。
他们没有急着冲向西街尾巷口的旧书摊,而是在外围不远不近的地方停了下来。陆扬选了个既能清晰观察到旧书摊,又不至于太过引人注目的位置。
“磊子,你先去废品收购站那边转转,别靠太近,就装作路过闲逛,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被送过去,或者有没有什么被他们当成垃圾随手丢在一边的。记住,多看,少说,别让人觉得咱们是特意去打探什么的。”陆扬低声嘱咐道。
“明白,扬哥,我办事你放心。”王磊比划了个“OK”的手势,压低了帽檐,双手插兜,吹着不成调的口哨,朝不远处的废品收购站晃悠过去,那模样,倒真像个无所事事、四处闲逛的半大小子。
陆扬则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那个旧书摊上。摊主依旧是上次见到的那个戴着厚底眼镜的瘦弱中年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手里捧着一本线装书,看得入神,偶尔会端起搪瓷缸子喝口茶,对来往的行人似乎并不怎么在意。
“启智,”陆扬在心中默念,“开始进行初步行为模式侧写。重点观察对象,旧书摊摊主。”
“指令收到。面部微表情捕捉模块启动,语调分析模块待命。目标人物当前阅读姿态专注,眼部肌肉放松,嘴角无明显下拉或上扬,显示其沉浸于阅读内容。对周围环境的应激反应阈值较高,警惕性维持在中等水平。”启智的声音冷静而客观。
陆扬微微点头,继续观察。他注意到摊主翻书的动作很轻,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颇为干净,这与一般人对旧书摊主的印象有些出入。
“他的阅读习惯、对书籍的爱护程度,以及他自身的气质,似乎与这个摊位的简陋有些不符。”陆扬在心中分析,“这样的人,要么是真正爱书的落魄文人,要么就是深藏不露的行家。”
“补充观察:目标人物在过去十五分钟内,对三名上前翻阅书籍的顾客,均采取了被动应答策略。只有在顾客明确提出购买意向或询问特定书籍时,才会放下手中书籍进行交流。初步判断,其性格偏内向,不擅长主动招揽生意,或者对小生意不甚热衷。”启智的声音再次响起。
“很好。”陆扬心中有了数。他并不急于上前,而是耐心地等待着。他知道,第一次接触至关重要,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切入点。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王磊从废品收购站那边溜达了回来,对陆扬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示意那边暂时没什么特别的发现。废品站里大多是些真正的废铜烂铁、旧报纸旧纸箱,偶尔有些残破的旧家具,并没有什么能引起他注意的特殊物品。
此时,旧书摊前的人流也稀疏了些。摊主似乎有些倦了,放下手中的书,伸了个懒腰,目光有些茫然地扫过街面。
“时机差不多了。”陆扬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略有些褶皱的衣角,脸上换上了一副谦逊好学的学生模样,朝旧书摊走了过去。
“大叔,您好。”陆扬走到摊前,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和一丝恰到好处的拘谨。
摊主闻声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打量了陆扬一番,见是个穿着干净学生装的半大孩子,脸上的表情缓和了几分:“哦,小同学,想看点什么书啊?”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长时间不与人交流的干涩。
“大叔,您这儿的书真不少啊。”陆扬的目光在摊位上那些层层叠叠、纸张泛黄的旧书上扫过,语气里带着真诚的赞叹,“我……我对这些旧书挺感兴趣的,特别是那些……嗯,有点年头的,感觉里面藏着好多故事。想跟您请教请教。”他挠了挠头,露出一副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
“哦?”摊主似乎对陆扬的说法产生了一丝兴趣,扶了扶眼镜,“现在喜欢看旧书的学生娃子可不多了。都喜欢看那些新出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他指了指摊位角落里几本花花绿绿封面的小册子。
“那些我也看,不过,我总觉得这些老书更有味道。”陆扬顺着摊主的话说道,同时不着痕迹地让自己的目光在摊位上搜寻,“大叔,您这儿有没有……比如,民国时候的课本,或者以前的老画报什么的?我听我爷爷说,那时候的东西,跟现在很不一样。”
“民国的课本?”摊主沉吟了一下,似乎在回忆,“那种东西现在可不好找了。老画报嘛,偶尔能收到几本,不过大多残破不全。”他随手从一摞书中抽出一本封面有些破损的《良友》画报,“喏,就像这种,品相好的,早就被人收走了。”
“启智,同步扫描摊位上的可见物品,进行快速价值评估。重点关注连环画、旧字典、工具书、早期科技类读物以及特殊装帧的文献。”陆扬在心中迅速下达指令。
“扫描模块已激活。视觉信息采集中……数据对比中……”启智的反馈几乎是瞬时的。
陆扬一边与摊主闲聊着,询问一些关于旧书保存、版本识别的浅显问题,表现得像一个求知欲旺盛的初学者,一边暗中根据启智的反馈,调整着自己的观察重点。
“大叔,您真是行家啊,懂这么多。”陆扬恰到好处地恭维了一句,“我就是瞎看,看个热闹。不像您,一眼就能看出门道。”
摊主被陆扬几句不着痕迹的马屁拍得有些舒坦,话也渐渐多了起来:“谈不上什么行家,就是跟这些故纸堆打了半辈子交道,见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一些皮毛。”他顿了顿,指着摊位上一排不起眼的小人书说道,“就说这些连环画吧,现在的小孩都去看动画片了,这些东西,也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还当个念想。”
陆扬的目光顺着摊主的手指看去,那是一排用细绳捆扎起来的旧连环画,封面大多是些战斗英雄或者古典故事的题材,纸张发黄,边角多有磨损。
“启智,对A区连环画进行详细扫描识别。”
“正在进行图像放大及特征比对……发现目标:A区第三排,《儿童故事画报》合订本三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1964年版,品相六成,内页有少量涂鸦,市场稀有度中低,因其年代及特定题材,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单册估值约0.8-1.5元,三册合集价值约3-5元。非‘大漏’,属于小幅溢价品。”
陆扬心中了然,这些连环画确实有些价值,但远没到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程度。他没有立刻表露出兴趣,而是继续和摊主聊着。
“对了,大叔,我最近在学写毛笔字,想找本老一点的字典查查字源,您这儿有没有合适的?”陆扬话锋一转,提出了新的需求。
“老字典?”摊主想了想,弯腰从摊位最底下,一个堆放杂物的角落里翻找起来。那里光线昏暗,堆着些不成套的书籍和一些零碎的旧物。
“启智,重点扫描该区域,注意有无特殊材质或装帧的物品。”
“指令收到。正在调整扫描参数……发现目标:D区底层,被旧报纸覆盖,《国民新字典》,中华书局印行,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六月初版。纸张脆弱,封面有水渍,边角磨损严重,品相约五成。该版本字典因其历史时期及编纂特点,具有一定文献研究价值,市场需求小众,估值约2-4元。另,其下方压着一本《无线电爱好者入门》,1978年版,品相七成,实用价值不高,收藏价值微弱。”
“民国二十五年的字典……”陆扬心中微微一动。虽然启智评估价值不高,但这种年代的字典,对于研究当时的语言文字和社会风貌,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而且,这本字典被随意丢在角落,显然摊主并未意识到它的特殊性。
摊主费力地从一堆杂物中将那本《国民新字典》抽了出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尘,递给陆扬:“喏,就这本了,够老了吧?不过品相可不怎么样,你要是想练字用,还不如买本新的《新华字典》。”
陆扬接过字典,入手沉甸甸的,封面上“国民新字典”几个繁体字虽然有些模糊,但依旧透着一股历史的沧桑感。他随意翻了几页,纸张果然很脆,字迹倒是清晰。
“大叔,这字典确实够老的。”陆扬点点头,又拿起之前启智提示过的那几本《儿童故事画报》合订本,“这几本连环画,画得也挺有意思的。我瞧着都挺喜欢的。”他露出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呵呵,小同学眼光还行。”摊主笑了笑,“这些东西,留着也是占地方。你要是真心喜欢,就给个三块钱,这三本连环画,还有这本老掉牙的字典,都拿走。”他似乎觉得陆扬是个真心喜欢旧书的学生,开价也比较随意。
陆扬心中迅速盘算了一下,启智评估这几样东西的总价值在五到九元之间,摊主要价三块,确实不高。更重要的是,这是他第一次“实战”,不在于捡多大的漏,而在于积累经验,并且和摊主建立初步的联系。
“三块钱……”陆扬故作沉吟,脸上露出一丝为难,“大叔,我就是个学生,平时零花钱也不多。您看……这些东西,我确实挺喜欢的。能不能再少点?两块五,您看行不行?就当……就当照顾我这个学生了。”他语气诚恳,眼神里带着期盼。
摊主看了看陆扬,又看了看那几本书,摆了摆手:“嗨,算了算了,两块五就两块五吧。看你也是个爱书的,这些东西放在我这也蒙尘。拿去吧,好好看看。”
“谢谢大叔!太谢谢您了!”陆扬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两块五毛钱递给摊主,脸上洋溢着喜悦。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三本连环画和一本旧字典收进随身带来的布袋里。
“慢走啊,小同学。以后有空再来逛逛。”摊主接过钱,随手塞进裤兜,又拿起他的线装书看了起来,似乎这笔小生意并没有在他心里留下太多波澜。
陆扬和摊主道了别,拎着布袋,快步走到与王磊约定的汇合点。
“扬哥,怎么样?淘到宝贝了?”王磊见陆扬出来,立刻迎了上来,好奇地朝他手里的布袋张望。
陆扬微微一笑,掂了掂手里的布袋,虽然不重,但意义非凡:“谈不上什么大宝贝,不过,算是开了个好头。咱们的‘寻宝’之路,正式开始了。”
他知道,这只是漫长道路上的第一小步。旧书摊的秘密,远不止于此。而那个看似普通的摊主,或许也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今天的试探,只是掀开了冰山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