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末日筹备
- 倒数30天:把末日情报上交国家
- 金陵回响
- 2115字
- 2025-07-03 08:25:54
合同的主要内容是林时每年支付廖鹏五十万元作为私人管家的薪酬,让他负责沙市新居的建设工作,包括监督和验收过程,以及处理林时的一些琐碎事务。
林时承诺将确保廖鹏的薪资及其他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由于林时对时间的要求十分迫切,廖鹏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原来的工作,立刻走马上任。
他心里清楚,有了这份工作,只要干上几年,便能在海市郊区购置房产,这与他之前在房产中介的工作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他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让林老板见识到自己的实力。
然而,他并未意识到这份工作仅仅持续三个月便会结束。
林时从未打算长期雇佣他,庇护所一旦建成,廖鹏的使命便告一段落。
林时直截了当地下达命令:
“廖鹏,你先去沙市,按照我的标准寻找一块愿意出售的宅基地。”
他要求的是一片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四周无高层建筑,位置较为偏远,土地面积宽敞,可以直接开工的地块。
这对于廖鹏来说,正是他的专业领域,对他而言并非难事。
“明白了,老板。”
廖鹏立刻转换角色,着手预订最早的航班。
南省的沙市素以旅游胜地著称,它紧邻赤道,四季如春,全年不见霜雪。
然而,随着极寒末世的降临,人类宜居的地域急剧缩减,北方的气候变得严寒难耐,不再适宜居住。
尽管北方的建筑更为耐寒,但天然气的管道很快被冰冻破裂,供暖系统的失效使得室外平均温度降至零下七十度,食物来源几乎断绝,迫使北方居民向南方迁移。
这仅仅是夏季的情况。
仅有几个拥有国家粮食储备的地区还能够艰难度日,并设立了幸存者的庇护所。
虽然赤道也无法完全抵御严寒,但相比北方,这里的温度还是要高出三四十度,平均气温仅在零下30℃到零下50℃之间。
沙市临海,官方不时破冰捕捞被冻结的海鱼,因此食物供应并不像北方那样紧张。
林时在这一世有了预先的准备,并非是因为觊觎官方的物资。
拥有随身携带大量物资的空间后,安全成了林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末世之中,最令人恐惧的不是极端的气候,而是人性本身。
在极寒和食物匮乏的双重压力下,饥饿的人们不择手段,杀人夺物的事件屡见不鲜。
没有哪座城市的秩序能够保持稳定。
沙市拥有夏国最大的官方庇护所,夏国的多数高层、科学研究人员以及军队都集中在此地。
因此,这里的秩序相比其他地区要好得多。
上一世传闻沙市成功研发出了在极端低温条件下生长的作物。
这一世他决心要做到极致,因此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避难所建立在沙市。
林时在详细叮嘱了廖鹏有关避难所建设的各项要点之后,才返回了自己的家。
一些不再需要的物品,便直接丢弃在楼下。
在离开之前,林时最后环视了一圈这所空荡荡的房屋,然后决绝地转过了身。
毕竟,对他来说,只要有他在,无论哪里都能成为家。
林时并未料到,他刚离开不久,赵晓便来到了他的住处找他。
却因为遍寻不着林时,接下来的几天里连续遭受了赵父赵母的严厉责骂。
林时依照约定的时间去办理了房屋过户的手续。
款项一到账,他立刻给陈情情转去了45万元。
随后,他径直前往了银行。
夏国银行,海市最为宏伟的总行,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
由于所需黄金数量庞大,林时担心银行无法一次性提供这么多黄金,于是在昨日确认今日房屋可以过户后,便打电话给客户经理进行了预约。
当他抵达银行时,已经是下午。
路上,他顺便买了一个行李箱,用以装载黄金。
此时,林时的存款数额已经达到了2540万。
他原有的存款,加上出售三根金条所得,扣除租赁仓库以及给廖鹏的花费,还剩下1540万。
出售房屋获得了900万。
此外,他还通过各类网贷APP借贷了100万。
若非规定个人在多个正规贷款平台上的借款总额不得超过一百万,林时会借得更多。
目前,林时手头的资金总额达到2540万,这笔钱足够他购买60公斤的黄金。
依照聚宝盆每提升一级财富值便翻倍增长的规则来看。
单独提升空间五次或物品复制功能三次都还不足以满足需求。
目前空间的体积为6*6*6,即216立方米,再升级四次后应该能满足需求。
林时想要了解的是,物品复制功能升级后会带来哪些改变。
银行内人头攒动,林时提着行李箱走进去格外引人注目,立刻就有银行职员过来询问: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林时回答:“我来购买黄金,昨天已经预约过了。”
“请问您预约的是哪位经理?”
“楚经理。”
很快,林时被引领到了一间办公室门前。
……
楚小蝶是海市夏国银行总行的一名客户经理。
昨日,她接到一位存款达千万的客户电话,表示要在银行购买60公斤的黄金。
楚小蝶对此感到十分惊讶。
最近两天,尽管国际金价有所下跌,但每克黄金的价格仍高达413元,加上银行最低手续费5元,购买60公斤黄金需要2508万。
通常,富人投资会选择购买黄金股票或黄金期货,很少有人会一次性购买如此大量的实体黄金。
近年来,国内局势动荡不安,黄金价格始终处于高位,购置大量实物黄金极有可能造成损失。
楚小碟出于好奇,翻阅了客户的资料卡。
卡片上显示,该客户名叫林时,年仅十九岁。
楚小蝶对这个少年有着深刻的记忆。
三年前,海市最大的新能源企业——天启新能源有限公司内,一位电子电力工程师在工作中不幸遭遇意外身亡。
天启新能源有限公司慷慨解囊,赔偿了高达一千万的赔偿金,此举在当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不久后,那位工程师的儿子领取了赔偿金,而办理这笔业务的正是楚小蝶。
她记得那个少年就是林时。
楚小蝶检查了银行储备的实体黄金库存,确认库存充足后,便通知林时可以随时前来办理购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