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数据分析能增强项目的说服力

2002年是腾讯成立的第4年。许良,一名刚刚加入腾讯不久的员工,产生了一个创新想法:在QQ上创造虚拟形象,并向用户推广这个概念。

他将这个想法整理成文字并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上级,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他却没有收到回信。原因很简单:当时没有人能理解虚拟形象的概念。

在那个时候,虚拟形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许良无法找到成功的案例来证明这个项目有发展前景,而管理层对虚拟形象的价值也并不认可。另外,许良在腾讯工作的时间还不长,尚未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此外,开发这个项目需要不少的设计师和程序员,还需要在QQ软件中腾出相当大的面板空间。

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大家都认为这个项目具有高风险、低回报的特征。因此,没有人愿意将资源投入其中。

但许良很着急,因为不久之前已经有公司推出了类似的产品。如果腾讯不及时采取行动,市场的先发优势将被其他公司牢牢占据。

幸运的是,许良在这个关键时刻遇到了王远。

王远是腾讯的一名资深员工,经过与许良交流后,他提出了一个建议:“进行一次调研,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许良听从了王远的建议,立刻行动起来。通过调研,他发现韩国已经有一个具备虚拟形象功能的网站,并且他还收集到了一些关键数据。

·韩国的虚拟形象网站拥有150万个付费用户。

·每个用户平均每个月在该网站上的花费相当于人民币5元。

·在网站的用户群中,50%的用户年龄不到20岁,与QQ用户的构成非常相似。

许良结合数据撰写了一份调研报告并提交给上级。

与之前不同,公司决策层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大家决定召开会议讨论这个项目,连马化腾也参加了会议。

据参会者后来回忆,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大家都认为不需要再讨论下去了。这并不是因为这个项目不值得投入,而是这个项目太棒了,以至于大家认为不再需要继续讨论。马化腾也表示这个项目很有发展前景。

最终,公司将这个项目交给了刚刚加入腾讯不久的许良,因为他是最了解这个项目的人。大量精兵强将被调派到这个项目组,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下,不到半年的时间,QQ秀正式上线。

再经过不到半年的时间,QQ秀迅速走红,成为腾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的不被重视到被公司决策层关注,一切都来源于数据分析。

从这个出自《腾讯传》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分析对增强项目的说服力,特别是增强创新项目的说服力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关键数据,我们能够快速预测项目的发展前景,从而做出是否投入资源的决定。

假设没有这些关键数据,许良只能依靠个人感受来说明项目的发展前景,这样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这些认知是在无数经验中形成的,尤其是对那些取得过成功的决策者来说,认知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那么,当双方认知不同的时候,应该听谁的意见呢?如果只是两个人的看法相冲突,那么在通常情况下,职位更高和经验更丰富的人可能更有说服力,因为从概率上来看,其判断更可能是正确的。

因此,不要试图用自己的看法来说服别人。这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特别是当决策者对某个领域不了解时,他们会持怀疑态度,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综上所述,开发创新项目通常会遇到巨大的困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固有认知?

答案是,呈现客观事实,用客观事实来推翻固有认知。而数据分析正是呈现客观事实的有力工具。大家或许认为“虚拟形象”项目没有发展前景,但事实上韩国的虚拟形象网站已经拥有150万个付费用户。大家或许认为用户不会在虚拟形象网站上付费,但事实上韩国的虚拟形象网站用户平均每月花费相当于人民币5元。大家或许认为韩国的虚拟形象网站的用户和QQ的用户不同,但事实上韩国的虚拟形象网站的一半用户年龄不到20岁,与QQ用户的构成非常相似。

用客观事实推翻固有认知,项目的说服力自然会大大增强。希望本书的读者能够成为下一个许良,通过数据“武装”自己,挑战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