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湾村民的购买热情彻底点燃,林薇和几位组长忙得脚不沾地。
陆言反而成了“闲人”。
他提起准备好的油漆桶,物色了几处村里最显眼、人流量最大的墙面。
一番沟通,以每面墙20元的价格拿下广告位,开始挥毫泼墨。
他写的是海报上的核心标语:
【气血!源~源~不断!——老人不晃,小孩不蔫,女人不凉!】
右下角再添一行稍小的字——“气血源口服液”。
……
刚写了两面广告墙,正写第三面,带来的一万元“气血源”便宣告售罄。
林薇、白歌、陈宇轩、周平几人寻到陆言写字的地方。他正凝神运笔,众人便默契地驻足旁观。
“林总助,你说,还有什么事是陆总不会的?”陈宇轩满眼敬佩。
周平也感慨:“陆总这字写得真叫一个稳!换我,非得先打格子才敢下笔,哪敢像陆总这样信手拈来?”
林薇和白歌深以为然,静静等待。
有能力的人做事,旁人会不自觉地放缓节奏,耐心等候,这便是领导者的无声魅力。
反之,无德无能者晾着下属,那叫装腔作势,只会换来一句腹诽:“傻逼。”
周平见陆言停笔,忍不住问道:“陆总,按您的计划,‘演员’们已经全部买完。但现场还有很多闻讯赶来的村民,购买意愿非常强烈,粗略估计有几十人。这几千块的销售额也不算小数目了,我们是不是……再适当放一批货?只要保证最终还有人买不到就行?”
来的路上,白歌和陈宇轩已解释了“饥饿营销”的思路。
周平和林薇认可其理念,却也觉得在确保“缺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卖货,追求销售最大值。
白歌和陈宇轩闻言,也觉得似乎有些道理。
陆言随手在地上蹭了蹭沾到的油漆,正要开口,林薇已迅速抽出一张湿纸巾递上。
陆言接过仔细擦净,接着解释道:
“周平,你这么想,表面看是没错,多卖一批货,还能维持‘供不应求’的假象。
但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既然能‘补货’,为什么只补一点点?这会让人觉得我们在‘耍猴’,不够真诚。第二,如果买不到的人太少,他们的‘不满’就形不成足够的‘势’。
声音太小,既无法让买到的人真切感受到‘占了便宜’的优越感,也会削弱我们后续跟村里诊所、小卖部谈判的筹码——他们会觉得需求没那么迫切。”
他环视四人:“未来我们不可能永远这样靠人海战术。最终模式,可能是一个业务员负责一个镇,他只需要把货铺进这些终端网点就行。
所以诊所、小卖铺才是我们未来的重点,只有让他们看到有利可图,看到村民追着要货,他们才肯真金白银地囤货!”
“这就叫‘饥饿营销’。既然是‘饿’,就不能吃七分饱,五分才恰到好处,才能让人念念不忘!”
一番深入浅出的剖析,四人豁然开朗,心悦诚服。
陆言如此耐心解释,也是希望他们将来独当一面时,能真正领悟精髓,而非机械模仿。
“走吧。”陆言放下工具,朝展销点走去。
义诊点前依旧排着长队。
货卖完了,但义诊承诺必须坚持到底。
回到展销点,陆言拿起喇叭,声音带着歉意:
“乡亲们,实在对不住!公司配给咱们张家湾的‘气血源’,已经全部卖光了!我知道很多乡亲没买到,我一定跟公司领导全力争取,看能不能再调一批来!但公司库存也有限,咱们前川县一百多个村都得照顾到,不能光紧着张家湾一家,请大家多多包涵!我们会把大家的热情如实汇报上去,争取让工厂加紧生产!”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信息:“今天张家湾是没了,还想买的乡亲,下午可以去曹家庄!我们两点准时到那里继续义诊!”
话音刚落,那几十位犹豫错失的村民脸上顿时写满懊恼,恨自己下手太慢。
更远处,一些刚下定决心匆匆赶来的村民,一听货没了,立刻对旁边家人埋怨起来……
十二点整,在村民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陆言、李教授和团队成员登上面包车离开张家湾。
车行至半路,在一处树荫下,接上了在此“闲聊”的几位员工,众人一同返回县城。
车上,白歌和陈宇轩交换眼色,最终还是白歌开口:“陆总,既然要坚持‘五分饱’,为什么又要告诉张家湾的人下午去曹家庄呢?这……不是给他们指路了吗?”
陆言笑了:“整个前川县179个行政村,要是靠我们这点人一个村一个村扫过去,猴年马月才能完?我选张家湾当头炮,就是要让这里的村民,成为我们最真实、最卖力的‘演员’!”
他解释道:“下午在曹家庄,如果张家湾赶过去的村民够多,我们自己的‘演员’就不用上场了,让他们现身说法去宣传!到时候,我们给最早到的前十名张家湾村民打折,后来的按原价,再告诉他们下一个村的地址……还是老规矩:前十名打折!”
“这样循环下去,会怎样?”
陈宇轩眼睛一亮:“张家湾、曹家庄没买到的,都会像赶集一样涌向下一个村抢前十名!免费帮我们宣传造势,我们就不用再费心安排演员了!”
“对!”陆言赞许道,“我带你们再跑几天,摸清门道后,你们就各自带队分头行动。记住,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他转向车内所有员工,声音充满激励:“大家最近辛苦了!等前川县全面铺开,论功行赏!表现突出的,升组长,独立负责一个片区!我陆言保证,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
返回仓库,众人就近简单解决了午饭,立刻开始收拾工具,整装待发。
下午两点,团队抵达曹家庄。面包车刚停稳,已有村民围了上来。
流程依旧:义诊、讲解、“赌约”证明……
不同的是,现场多了几位张家湾赶来的“活广告”,他们的亲身经历让陆言的话更具说服力。
场面依旧火爆!曹家庄规模略小,陆言只备了八千元的货,确保维持“饥饿”状态。
不到五点,再次售罄。这次,陆言从容地带着几个员工一起刷墙写大字。
作为老板,他教得毫无保留。
多年后,当“元动力”的元老们回忆起创业初期,无不感慨:陆总是真有格局!从不藏私,倾囊相授。
正是他的能力、胸怀和远见,才让大家死心塌地追随。
他们不知道的是,陆言最不怕的就是员工“变心”。
“读心”——是他敢于放权、大胆启用员工底气所在。许多公司内斗排挤不信任,在他这里,却绝无可能。
众人常赞他“慧眼识珠”,却不知对他而言,这不过是——
基操,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