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门面

95年的九衢市,注册一家注册资金百万的“空壳公司”,所需的费用确实不菲,接近五千元。

其中名称查询费、营业执照费、工商信息卡、工商注册费、公告费、刻章费、代码费、税务登记证、验资报告费等官方费用加起来就需一千多元,中介代理服务费3500元。

所需材料倒不算复杂:公司名称、股东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照片、姓名章等。找中介代办的最大优势是速度——材料备齐递进去,五个工作日左右,全套手续就能拿到手。

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跑。实缴费用,整个流程下来,两个月左右也能办下来。

但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关系就是效率的年头,有些钱,省不得,也省不了。

那时的正规中介,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和少数早期取得资质的工商代理公司。他们拥有工商部门备案资格,最关键的是能出具银行和工商都认可的真实验资报告。

林薇顶着午后的烈日跑了好几家,终于选定了一家口碑不错的正规代理——九衢市吉瑞代理有限公司。

跟经理林军敲定细节、签好委托协议,时间已过下午三点。她顾不上歇口气,又匆匆赶回长青大厦。

再次踏上12楼,眼前景象已焕然一新。

推开门,原先的杂乱荡然无存。最醒目的是入口处的“形象墙”,雪白的底板上赫然镶嵌着崭新的金属大字:‘元动力有限公司’。

整个办公区域窗明几净,再也找不到一丝“长生源”的痕迹。

林薇走向总经理室,准备汇报工作,发现陆言正在隔壁经理室指挥工人。

“经理办公室”的旧铜牌已被拆下,工人正在安装一块新铭牌,上面清晰地刻着:“总经理助理办公室”。

“林助理,中介找妥了?”陆言闻声转过头,笑着问道。

“嗯,陆总,安排好了。”林薇点头,随即汇报成果,“找的是九衢吉瑞代理,经理林军亲口保证,五个工作日内一定把所有手续办妥。”

汇报间,林薇的目光被陆言胸前一个物件吸引——那是一个用透明塑料壳套着的卡片,用蓝色宽绳挂在脖子上。

“陆总,您戴的这个是……?”她好奇地指了指。

“哦,工牌!”陆言顺手摘下递给她看,

“现在大城市的外企、合资企业都流行这个,咱们虽然刚起步,但格调不能落下。中午跑了好几个文具店才找到合意的卡套,里面的信息卡是找赵德昌那边紧急打印的。怎么样,看着还行吧?”

卡套质感不错,信息卡上印着陆言的名字、职务和公司Logo(虽然还很简单)。

陆言又从自己办公室拿出另一个空卡套递给林薇:“给你的。回头拍张标准一寸照贴上,把信息填全。以后公司员工,上班都得佩戴工牌。”

“好的,陆总。”林薇接过属于自己的工牌,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归属感悄然从心底升起。

有些东西,对司空见惯者或许寻常,但对于初次拥有它的人,那份仪式感和认同感,价值难以估量。

就像后世谈恋爱,祖师爷级别的情圣,把花活玩到了两百年后,让屌丝无路可走。

“老板,您看这样行不?”安装师傅固定好铭牌,征询陆言意见。

“可以,辛苦师傅了。”陆言点头致谢。

师傅收拾工具离开后,陆言推开那间刚挂上新牌子的办公室门,对林薇说:“林助理,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办公室。电话线也给你接进来了。”

他指了指桌上的电话机,“接下来几天,打电话咨询和上门投简历的人肯定不少。无论是哪种方式,你都要做好详细登记,并进行初步筛选……”他简单了提了一些初步筛选的条件及要求。

说着,他又递给林薇一张设计简洁的表格:“通过你初筛的应聘者,就让他们填这份表。”

“好的,陆总!”林薇还沉浸在拥有独立办公室的巨大喜悦中,陆言一连串清晰的指令已然下达。

她连忙掏出笔记本和笔,点头如捣蒜地飞快记录着。看到表格递过来,她才有些手忙脚乱地停下笔,双手接过。

这份表格在后世司空见惯,但在95年的九衢市却显得相当“超前”。

陆言特别调整了“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一栏,在常规的“关系”、“姓名”、“工作单位”之外,赫然增加了一项:“月工资收入(元)”。

陆言深谙此道——家庭收入高的应聘者,往往意味着更广阔的人脉和社会资源,这正是他未来“因材施教”、拓展业务时可能倚重的关键。

当然,还有另外一层目的,这样的应聘者,有钱!

安排完工作,陆言的目光落在眼前的姑娘身上。

林薇正握紧笔,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着,神情专注,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指令。

她的脸颊被夏日的骄阳晒得微微泛红,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领口都有些松懈的的确良短袖衫,脚上是一双朴素干净的千层底布鞋。

这身装扮,坐在总经理助理的办公室,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啊!

林薇正埋头疾书,忽然察觉到陆言落在自己身上的审视目光。

她顿时有些局促不安,下意识地并拢了双腿,眼神躲闪了几下,才带着几分探寻和忐忑,怯生生地抬眼望向陆言。

90年代,生意人挣到第一桶金后最想买什么?

答案几乎毫无悬念——车。

有了车,不仅出行方便,更是实力和信誉的象征,能敲开更多生意的大门。

门面功夫,至关重要。

陆言猛地一拍脑门,像是想起了什么要紧事,霍然起身:“走,陪老板出去办件事!”话音未落,他已率先朝门外走去。

林薇一愣,赶紧手忙脚乱地把笔记本和笔塞进那个同样朴素的挎包里,小跑着跟了上去。

汉正路,颂雅服装店。

“三叔!接客啦!”陆言人未到声先至,带着几分熟稔的调侃,掀开印着“颂雅”字样的塑料门帘走了进去。

这家店面积不小,足有一百多平。

三排挂满衣服的金属衣架立在中央,两侧墙壁也被充分利用,挂得满满当当。男女老少,应有尽有,透着一股子传统服装店特有的热闹与拥挤。

柜台后面,陆江河闻声探出头,一见是陆言,脸上露出笑意:“哟,你小子怎么有空跑我这儿来了?”

他目光随即落到紧跟着进来的林薇身上,眼神瞬间变得意味深长,带着八卦的探究:“女朋友?”

“朋友。”陆言简洁地回答,目光快速扫过衣架,“带她来挑身工作穿的衣服。”

他的视线突然定格在一套剪裁利落的职业套装上——一件收腰的白色短袖衬衫,配一条及膝的黑色一步裙。

陆言径直取下,塞到林薇手里:“去,换上试试。”

林薇接过衣服,手指下意识地摩挲了一下料子,目光随即扫向吊牌。

三百多块!她的心猛地一揪,这几乎抵得上她过去一个月的工资了!

她站在原地,没有动弹,低声道:“太……太贵了!”

“这是工服,公司报销!快去换上!”陆言不由分说,扶着林薇肩膀推进了试衣间。

看着试衣间的门帘落下,陆江河凑到陆言身边,压低声音,挤眉弄眼地再次确认:“真不是女朋友?”

“三叔,真不是!等会可别瞎说,吓着人家姑娘。”陆言无奈地强调。

“哦~~~”陆江河拉长了调子,露出一个“我懂我懂”的暧昧笑容。

“那等会儿让她再挑一套!别跟三叔客气,就当见面礼!”

陆言没接这茬,他的目光在略显空旷的店里扫视了一圈。

来的路上他就注意到,汉正路作为九衢市数得着的繁华街道,人流如织,可三叔这店里此刻却冷冷清清,只有他们三人。

“三叔,最近生意……好像不太行?”陆言状似随意地问道。

陆江河脸上的笑容立刻垮了下来,愁云密布:“唉,别提了!这条街上开服装店的越来越多,跟雨后春笋似的!生意是一天比一天难做喽!”

“竞争激烈是一方面,”陆言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但我看,你这店的‘定位’问题更大。”

“定位?啥定位?”陆江河一脸茫然。

陆言没有直接解释,反问道:“三叔,我爷爷奶奶平时逛街不?”

“嗨,他们都在乡下老家,逛什么街?顶多赶集买点针头线脑。”陆江河摆摆手。

“那我爸妈呢?这两年来你这儿买过衣服吗?”陆言接着问。

“刚开店那会儿买过两次,这两年……再没见他们来过了。”陆江河回忆着,语气有点低落。

“这不就对了!”陆言一摊手,“老年人不逛街,中年人换衣服频率低。那你这店,最主要的客人到底是谁?‘定位’,说白了就是找准您要服务的那群人,专门做他们的生意……”

正说着,试衣间的门帘“哗啦”一声被掀开了。

林薇走了出来。

白色的短袖衬衫恰到好处地收束腰身,勾勒出少女特有的、健康而柔美的曲线;黑色的及膝一步裙服帖地包裹着挺翘的臀部,衬得一双腿愈发笔直修长,并拢时几乎严丝合缝。

俗话说,少妇风情看臀,少女韵致看缝……看腿。

林薇的小腿线条流畅而紧实,并非后世一味追求的骨感纤细,而是带着这个年代女孩常有的、充满活力的矫健感。

合身的衬衫下,饱满的弧度清晰可见,陆言目测至少是C+。

似乎察觉到两个男人聚焦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林薇心底泛起一丝小小的得意,脸颊微红,带着点期待看向陆言:“陆总……好……好看吗?”

“好看!真好看!”陆江河抢先一步,连连称赞。

陆言双手抱胸,围着林薇转了小半圈,上下打量着,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关键元素。

他目光落在林薇脚上那双格格不入的千层底布鞋上,恍然大悟:“还差一双鞋!”

他立刻让三叔找来一双黑色的中跟尖头皮鞋。

林薇换上后,整个人气质瞬间蜕变——青涩褪去,一股干练而专业的办公室女郎气息扑面而来。

“嗯,这下对了。”陆言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嘴角扬起一抹笑容。

站在林薇身边,目光扫过镜中的自己,陆言忽然意识到,自己这身行头也不咋地。

他在店里挑挑拣拣,选了一身衣服走进试衣间。

换装完毕,站在镜前。

镜中的男人身形颀长,浅蓝色衬衫勾勒出挺拔的肩线,黑色西裤更衬得双腿修长。利落的碎发下,鼻梁挺直,眼神清亮,俨然一派富家贵公子的模样。

陆江河站在后边,看着宛如璧人的两人,连连点头,心里嘀咕:要不要告诉嫂子?

可真有些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