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陆瑜言在原来的世界父母双亡。

外婆或许是因为对女儿不听话非要和女婿去研究什么地理结果在泥石流中双双牺牲,从小对陆瑜言都是不冷不淡的,两人就这样相依为命到陆瑜言成年……没多久外婆也因为车祸去世了。至于那些所谓的亲戚,一个个的只惦记着她父母和奶奶给她留下来的房子,抚恤金和存款,豺狼虎豹她倒是见多了,这种热烈的真心却让刚刚来到这里的陆瑜言难以适应。

养病的日子里,陆瑜言从自己的亲哥杨毅行和表哥陆修年那里终于了解到所有的事情:原来父母分开是因为杨镇锡当年同一些人在外应酬做了一些很出格的事情,还说什么男人在外面不都是这样的之类的话,丝毫没有悔改之心。陆执梨是江南世家大族养大的女孩儿自然是不愿意也不可能忍着同他过下去的,所以陆执梨断的很彻底。

陆执梨回了陆家后才发现已经有了二胎,杨镇锡知晓后以为两人之间还有机会,只是没想到百般求合,她也没同意。后来陆执梨生下来一对孩子,把女儿留在了身边,儿子养到断奶让杨镇锡接走了,说是以后除了儿女,非生死大事两人都不要再见。

当然,两方同她讲的时候都是各有偏颇的,表哥陆修年话里话外的说杨镇锡的辜负,亲哥杨毅行就会说父亲这些年对她们母女二人的惦念,陆瑜言综合了他们说的一切中立的总结了这些。

母亲陆执梨的死,双方都说的很委婉,不管陆瑜言怎么问,任何人都不愿意告诉她细节,只说是被山匪绑架撕票。

可越是缄口不言,越是证明事有蹊跷……

至于陆瑜言的伤,是那日她母亲陆执梨出殡,来往的人太多,陆瑜言不知道怎么躲过照顾她的丫鬟一个人跑出去了,在门口让一个差不多年岁的男孩子推了一把额头撞石头上了。那个孩子是一个近几年偶然卖了一笔货物富起来的暴发户的儿子,没什么教养和见识,所以才会在苏州欺负陆家的孩子,不是他胆子大,而是根本就不知道什么人是他不能惹的。

这些陆瑜言都接受良好,也只能好好接受,毕竟来都来了也回不去,只能按头认了,可唯有一点,当她问杨毅行现在是哪一年的时候,杨毅行说出现在是1926年,是民国15年,而她!她陆瑜言才九岁的时候。

陆瑜言清楚的在脑子里出现了三个字:“天!塌!了!”

‘不是,就我?就我?!我一个学音乐的社畜我穿越有什么用?不是我穿越就穿越!怎么还穿越到民国啊!不是啊!我到民国我能干点啥?人家文科的来了可以针砭时弊,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理科的来了能参与科学研究和武\器研发,就算是个体育生也能报考个什么军校报效国家,而我?我一个毕业六年,音乐老本忘得差不多的学声乐的音乐生,你给我放民国干嘛呢?怎么呢?让我也客串一把红玫瑰白玫瑰?老天!你玩我呢!’

更刺激的是,陆瑜言,这个时代的陆瑜言她才九岁,九岁啊,等于她但凡活得长一点点……就得把最艰难的日子都过一遍,想到那些血肉模糊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流离失所的民众,那些暗室饮冰热血难凉的英雄…她又能做什么呢?

一个人的力量于时代而言是渺小的。

陆瑜言从两边了解的消息里知道,陆家在江苏有一些势力,祖上世代相传也很有一些产业,舅舅是留洋回来的银行家;杨家呢,是在BJ……不对,那时是叫北平的,是在北平和上海做一些Jun\火生意的,表哥陆修年说:“虽说你父亲祖上还是土匪呢,但是这些年你父亲也算走对了路子吧,也算是有些发展的。”其实要是按照陆瑜言自己来看,这个年代能有个糊口的本事已经是了不起的事情了,能在北平和上海南北双方倒腾jun火,那证明渣爹杨镇锡很有手段很有本事了,只是表哥和舅舅到底是所谓的世家大族教养长大的,按照他们来看,这些都只能算是脏活累活。

要问陆瑜言想跟着哪边,其实她是偏向选择杨家的,毕竟陆家是“陆瑜言”长大的地方,毕竟是九年多一直带在身边的亲人,哪怕有失忆的buff在,可万一呢?万一哪天掉马了怎么办?而且按照陆家教养女儿的方式,大概是要把自己培养成钟灵毓秀,蕙质兰心的世家小姐的,可陆瑜言知道这世道没几年‘岁月静好’的日子好过了,她想要的是成为一个能在这个乱世自保的人,而不是只能随波逐流的荇菜,而这些如果在陆家说出来,大概率会被劝说天塌下来有舅舅和哥哥顶着呢……

杨家就不用担心,因为本身杨家父子就没和“陆瑜言”长期生活过,只是每年过来见一回能有多了解,而且杨镇锡一副自家女儿今天说月亮是红的都是对的样子,她要干什么不行?所以只要和杨家父子走,她不管什么样都行,更不用提心吊胆的整日担心被发现这壳子早就换了芯儿。

可再怎么样,人心也是肉长的,这些日子舅舅和舅母对她真心的疼爱和照拂,陆老太太对她的一腔子的慈爱,表哥们对她的纵容和关心,这些她从未得到过的亲情暖得陆瑜言舍不得说要走。

每日晚饭间,陆家的规矩是一大家子都要在陆老太太那里吃饭,而每日陆老太太是一定要陆瑜言坐在她身边的,什么儿子,儿媳妇,孙子都得靠边儿。陆家也没哪个有意见,无他,王芸她舅母原本想要个女儿,谁知一连生了三个儿子,让几个皮猴子烦得不行了才放弃了继续追生女儿,老太太也是生了两个儿子才得一个女儿的,陆瑜言又是从小养到身边的,这些长辈真是一个比一个疼她。

看她面前的菜色就知道了,精炖清汤狮子头,干烧排骨,软炝素三鲜,红烧肉,江南糖藕,荠菜豆腐羹……是清淡平和适合养伤的菜式。

老太太给陆瑜言夹了一个排骨:“伤刚刚好,不好吃发物的奥,来!乖囡吃快排骨。”陆瑜言总是说:“谢谢阿婆”可这话陆瑜言说出来总要挨训的,老太太佯装不高兴:“这么客气做什么?都讲你好多遍不要同家里人这么客气,太也生分了!”面对老人家的嗔语陆瑜言只好不熟练的卖乖:“阿婆,我知道啦。”

实在,陆瑜言不太懂如何回应来自亲人的这般热烈的爱意。

陆瑜言真的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些真情实感的爱意,那些曾经的岁月里从不曾出现的东西,或许,这些是把她带来这个时代的补偿吧。可是只要一想到,这些都应该是那个小女孩儿的,她也会有一种偷拿了别人珍宝的羞愧感。

老太太时不时给她夹菜,舅母也一直把好吃的放她碗里,一顿饭下来陆瑜言自己的筷子都没空伸出去。

舅母王芸摸摸陆瑜言的脑袋:“瑜言,过两日我妹妹会过来,她有一个女儿叫陈钟毓,比你只大两岁,这段时间你养病只有这些臭小子在陪着,在家里都闷着了,等她到了你们小姐妹或是出去玩或是在家作耍总算有个知心的伴儿了。”

陆老太太也是高兴的:“你妹妹上次来可是好多年之前了,这回来了能呆多久啊,我是喜欢她的性子的,想必她生养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可爱。正好陪着我们乖囡好好玩。”

“娘,说是妹夫高升南京了,接了上令紧急上任,我妹妹也是带着孩子刚到没几天,过两天打理好家里才好过来呢。”王芸说到妹夫高升也是颇有几分喜色的。

“好,那你就准备着吧。”儿媳妇的娘家妹妹家里发展的好,陆老太太也是乐见的,只是嘱咐着要好好安排。

杨镇锡看着这氛围很不错于是又提了想接闺女回家的事儿:“老太太,我看我们小瑜养的差不多了,下个月我想带小瑜回北平去。您看?”为什么不跟着称呼娘,当初的事儿一出来,陆执梨回来以后陆老太太就不许他这么叫了,直说两家缘分已尽她余君湫当不起他杨镇锡的娘。

这话一出陆老太太好生白了他一眼,就说不待见他了!非得在这么开心的时候找晦气。“回?这就是我们乖囡的家,去什么北平?我们乖囡还要好好的养身体呢,再者,你没听芸儿讲啊?过两天有小姐妹来陪我们乖囡呢,你家就两个臭小子去什么啦?你要是着急回北平你就自己回去,毅行和瑾怀倒是可以留下来陪陪我的,他们两个在这里可以先和修年他们一道去上学去,兄弟们之间互相照应着,你嘛,你有事你就自己早点走好了!”

“老太太,我是真的想带阿言回去,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她,我是她亲爹啊!”杨镇锡也不欲和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家争辩,可事关闺女,他是寸步不让的。

陆老太太听罢就重重的放下筷子:“真是和你一起吃饭影响胃口,听到你讲话我都饱了。”见自家母亲真生气了一直没说话的陆执林放下碗筷镇定的看着杨镇锡:“镇锡,我们还是等瑜言养好了,她自己做决定吧,我们都别争了,到时候孩子怎么选,我们听她的。”这样的情形杨镇锡也只好住嘴了。

这时候,陆执林是对自己的话信心十足的,他可没想到,自己着娇养大的女孩儿会舍得离开他们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