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迈克尔·马辛在《纽约书评》撰文指出:“自《外交事务》杂志1993年发表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以来,没有一篇学术文章像这篇这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篇文章就是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于2006年3月发表在《伦敦书评》上的《以色列游说集团》。它研究了美国最忌讳的问题之一:以色列游说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而后,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深度探究并扩大了文章中的论点,写成此书。在书中,他们描述了美国在物
    国际关系32.6万字
    9万人气
  • 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行动,如何影响其他国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各国应该如何行动?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为何会对全球政治行为产生指导性、实践性影响?云集顶级学者,着眼思想前沿,《牛津国际关系手册》以权威视角与系统脉络,深刻呈现了国际关系领域的方方面面。从国际关系的学科定位、理论流派、研究方法,到国际关系与其他学科乃至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牛津国际关系手册》浓缩式地展现了国际关系的知识地图,是迄今
    国际关系52.3万字
    7.7万人气
  • 21世纪具有决定意义的地缘政治竞赛是在中美之间进行的。这种竞争,源于双方的沟通不畅。这本书对国际政治、大国关系、未来世界格局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比中美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等,分析了在地缘政治竞赛中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并对这种大国关系中的深层内涵和对抗风险进行了清晰和客观的评估。中美双方应该消除误解,了解对方的真实诉求,并依此来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为了制定这种战略,有十大问题需要讨论并回
    国际关系14.7万字
    6.9万人气
  • 会员
    纵观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红衣主教黎塞留,到罗斯福、斯大林;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两次战败,到战后冷战的开始与结束;这本由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的《大外交(修订版)》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权利的均衡与外交的艺术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亨利·基辛格凭借其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经验,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智慧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
    国际关系57.8万字
    6.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从历史学理论出发,结合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以二战后中东地区主要国家采取的制衡行为为实例,介绍中东地区国家间相互制衡行为的动机、特征、类型等,系统解读中东地区国际关系史。本书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从制衡视角对中东地区国际关系史进行宏观审视和微观分析,开拓了对中东国际关系史的专门性研究,弥合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区域研究之间的裂缝,为构建系统的中东地区国际关系史理论研究添砖加瓦。
    国际关系17.9万字
    6.4万人气
  • 《论中国: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世界秩序》中,
    国际关系51.7万字
    5.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美国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长期从事国际政治、经济、世界新秩序研究的著名学者威廉﹒恩道尔继《石油战争》《粮食危机》《石油大棋局》之后重磅推出的又一部威猛力作。以地缘政治的独特视角,以史为缕,以实为线,生动勾勒出世界地缘政治斗争场景,围绕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药品与疫苗战争、经济战争、军事战争、环境战争、媒体战争等八大对华战略,揭示了美国统治集团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孤立中国,重创直至扼杀
    国际关系14.4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概念源自何处?崛起国与守成国是否必会发生冲突?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在《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系统地回答和解释了上述问题。艾利森从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历史出发,对历史上发生的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进行全球竞争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中美之间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这16个案例包括成功避免陷入战争泥淖的4个案例和以战争收尾的12个
    国际关系18.3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作者多年专注于世界石油地缘政治研究的成果。该书描绘了国际金融集团、石油寡头以及主要西方国家围绕石油展开的地缘政治斗争的生动场景,揭示了石油和美元之间看似简单、实为深奥的内在联系,解析了石油危机、不结盟运动、马岛战争、核不扩散条约、德国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为我们展现了围绕石油而进行的,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历史。作者以对地缘政治现象深刻的认知,通过分析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现实
    国际关系23.8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国际关系19.6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全书从历史的视角切入,先是回顾了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奥斯曼—土耳其文明给当代中东留下的遗产,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中东五个大国的现状:伊朗,在经历了“伊斯兰革命”之后,仍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拉扯下动荡不断;伊拉克,经过被美国主导的重建,前途依旧不甚明朗;埃及,经历了两次革命的冲击,竟又回到了军人主政的原点;叙利亚,在各大国的干预下,胶着了十年的内战还是看不到尽头;土耳其,在埃尔多安和正发党的长期执政下
    国际关系26.7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国际关系精要:第七版》对国际政治的基础话题和基本概念进行了精练、透彻的阐释,并因此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作者不偏不倚地介绍了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范式——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激进主义和建构主义,为学生在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层次上理解世界政治事务提供了全面的分析工具。并具体分析了21世纪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安全、经济、人权和跨国问题。
    国际关系32万字
    4.3万人气
  • 会员
    《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下)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国际关系史》三卷本中的一卷,即近代卷。书中系统地阐述了1640—1918年期间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新现象和新特点,国际政治舞台上资本主义势力的勃兴和封建势力的衰落,各大国为争夺霸权在不同阶段所进行的激烈斗争以及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并重点剖析了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全书结构严谨
    国际关系53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国际关系史》三卷本的其中一卷,即现代卷。书中系统地阐明了1917-1945年期间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特点,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分化和重新组合,剖析了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国际事件,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的内在规律。全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刻意求新,是一部有特色的高等学校教材。本书主要供高等学
    国际关系43.6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从历史到现实,梳理了自18世纪末到21世纪初美国与台湾长期、特殊关系的逐步演进;回顾了1949年后两岸关系从隔绝对抗到如今交流密切、往来频繁的曲折发展;阐述了近60年来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既有斗争又有合作的复杂进程。《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还分析了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内容及原因;评述了中共四代领导人关于台湾问题思路、策略不断发展的成果;梳理了在蒋介
    国际关系32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朝鲜战争爆发后,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这场本属于内战的冲突。隐于幕后的苏联,虽不是战争的公开交战方,却与这场战争关系密切。本书以近代俄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以朝鲜问题的产生、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抗美援朝、朝鲜停战谈判和停战后政治解决朝鲜问题的尝试为主线,考察苏联与朝鲜战争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厘清苏联对朝鲜战争应负的历史责任,对于推动各大国协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维护东亚的和平与稳定具有
    国际关系17.6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国际关系17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1949-2000)》以中国对外政策为线索和依据,概括分析1949-2000年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以呈现这段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概貌。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对外关系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由于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同,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不同,以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世界形势的认识和对外交目标的追求各有其特点、
    国际关系33.4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30年来,张维为教授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80年代第一次出国感受到的震惊,到今天在海外随处可见的“中国热”;从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翻译陪同国事访问,到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者参加国际交流,作者力求从一个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出发,来观察世界、思考中国,特别是探讨与中国崛起有关的热点问题,再尖锐的问题,也不回避。
    国际关系15.3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对中国古代王朝外交史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作为一部中国外交通史著作,从时段上纵贯了整个古代王朝的外交内容;在方法论上融合了历史学、政治学、外交学等学科理论,在中国外交史学科的专业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资料的运用上,既使用传统的文献材料,也注重最新的考古、实物材料;在研究体例方面,首次从外交格局、外交思想、外交制度和外交政策四个纬度,对中国每代王朝的外交进行全方位剖析;在语言叙事上,文字简练有
    国际关系70.4万字
    3.8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