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
    中国文化19.3万字
    16.8万人气
  • 会员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为春秋时期老子所撰,仅五千余言,但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经》做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新解(全译本)》以独到的视野和朴素的笔调,对《道
    中国文化12.8万字
    13.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一部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性学的学术专著。作者通过大量史料和文献,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文化做了全景式的展示和研究,且与当代西方性学作比对,在充分反映中国古代性学原貌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新观点。本书对更全面地推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这块瑰宝,具有不可多得的独特价值。
    中国文化46.2万字
    12.8万人气
  • 会员
    《孙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个字都艰深玄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会发现处处豁然开朗、字字明明白白。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孙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书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过155个经典战例,将《孙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详尽透彻。同时援引2000多年来,解读《孙子兵法》的传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从不同角度还原兵法原意。全书通俗流畅,精彩纷呈;背水一战、围魏救赵等经典
    中国文化23.3万字
    12万人气
  • 会员
    为什么说《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儒释道共奉的经典?故宫三殿、清华大学的校训、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名和《易经》有着怎样的关系?自强不息、物以类聚、正大光明等常用的成语都出自《易经》?身在职场,我们怎样运用《易经》的智慧与领导、同事相处?……本书凝聚张其成教授四十余年研究《易经》的精华和成果,作者将经义中的阴阳动静、得失吉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平实易懂。第一部分系统阐述《易经》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卦爻辞
    中国文化27万字
    10.2万人气
  •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
    中国文化26.2万字
    10.1万人气
  • 会员
    担心看不懂《易经》?有了这本书,轻轻松松读懂《易经》!《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文化之源、诸子百家之始,其内容极其丰富,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日常生活,从管理之道到做人处世……几乎包罗万象,无所不含,它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冯戈吸收易经智慧精华,以趣味十足的漫画形式讲解这部流传已久的国学经典。其风格诙谐幽默,文字深刻直
    中国文化658字
    9.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写于1942年。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经这本小书提纲挈领,娓娓道来。本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战国策》、《史记》、《汉书》、“三礼”“春秋三传”“四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读者对
    中国文化6.4万字
    9.8万人气
  • 会员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是王阳明与弟子的语录,其中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另有部分内容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传习录》着重发扬阳明心学,直到今天仍在当代儒家中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文化22.5万字
    9.8万人气
  • 会员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中国文化173万字
    9.4万人气
  • 本丛书包括6册:《汉字的故事》、《词语的故事》、《诗词的故事》、《古画的故事》、《书法的故事》和《风物的故事》。
    中国文化63.9万字
    9.3万人气
  • 会员
    南怀瑾作为一代国学大家,其观点精辟、深邃。本书采撷南怀瑾大师的文慧见解,既记录了南怀瑾先生对生命的理解,又通过先生的慧眼揭示了人生的新意。与南怀瑾先生一同探讨国学内容,即能学习到其尊重生命而彰显的尊严,又能成为人生十字路口的指路明灯。市面上关于国学课的书籍有很多,但关于南怀瑾先生国学课的书籍却很少,而同类书的销量均不错,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可以将“南怀瑾讲国学”这一理论特点更好的发扬光大,从
    中国文化11.8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它就以故事中蕴含的渊博的学识、细腻的叙事、动人的情节、现实主义的风格,征服了无数读者,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书中的诗词曲赋散发着极大的魅力,成为这部不朽之作的灵魂。《红楼梦诗词全鉴》根据《红楼梦》原著回目的顺序,辑录了书中的诗词、楹联等,对其进行了注释和解析,力图帮助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中国文化13.2万字
    8.7万人气
  • 会员
    《山海经》全书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其中14卷是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这些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中国文化13.7万字
    8.4万人气
  • 会员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容是前后相连的。桓宽的思想和“贤良文学”相同,所以书中不免有对桑弘羊的批评之词。书中语言很精练,对各方的记述也很生动,为现代人再现了当时的情况。
    中国文化32.1万字
    8.3万人气
  • 会员
    《冰鉴》是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著作,深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喜爱。不同于一般的江湖相书,《冰鉴》强调声音、容貌、神态、气色的密切关联,注重在动态变化中寻求新的平衡,介绍了识人、相人的重要方法。在《新解冰鉴》中,作者以《周易》的高远思想境界关照、解析《冰鉴》,不仅详细讲述了透过外表看到他人本质的具体方法,还揭示了依靠修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深刻哲理和具体途径。
    中国文化6.1万字
    8.2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细的注释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便于您阅读和理解;还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精炼的文字力求妙传其清韵,丰富其内涵,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中国文化17.8万字
    8万人气
  • 会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中国文化2.9万字
    7.9万人气
  • 会员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他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他的新考据学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陈寅恪与王国维、陈垣等形成了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新考据学派”。他研究的范围涉及中古史、宗教史、蒙古史、敦煌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果。本书对其学术成就、治学特色以及师友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中国文化13.3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诗经》最早称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据传经孔子整理编纂,后来儒家把它尊为经典,称作《诗经》。《诗经》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共收集诗歌三百零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风俗、文艺等诸多方面,开辟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创作的源头,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诗经》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
    中国文化5.6万字
    7.8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