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洛扎县卷
更新时间:2021-10-11 17:49:08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系列报告”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项目号13@ZH001)、“社科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项”。本卷书稿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概述了洛扎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书稿共九章:洛扎县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考察,洛扎县村庄治理创新,洛扎县区域经济发展,洛扎县农民收入,洛扎县边境小额贸易与边民增收,门当画派与洛扎县发展唐卡文化产业可行性研究,洛扎县的教育事业与发展模式,洛扎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此外有两个附录:洛扎县居民典型案例(九篇),《济咙胡图克图、驻藏大臣等就第八世达赖喇嘛颁发给扎拉隆寺执照之复核具鉴铁券文书》译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3-26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扎洛主编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长江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其发展伴随着环境挑战,急需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本书从企业投融资视角,构建理论框架,采用逻辑推演与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环境规制与金融发展如何通过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同时,本书以长江经济带上市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虽促进绿色创新,但也对特定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抑制,尤其是对非国有企业和小型企业,而金融发展缓解了这种负面影响,提高了对创新的支持。本经济16.4万字
- 会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建设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川渝两省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更好服务社会各界了解双城经济圈、研究双城经济圈,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精选了48篇决策咨询文章结集成册,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九大任务领域分别归类、单独成章。本报告立足川渝发展实经济25.8万字
- 会员浙江省正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其中缩小城乡差距是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本书是对浙江省通过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实证研究。本书第一篇是总论,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内涵,并对习近平同志“八八战略”中有关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论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路。第二篇是比较研究,分析了英国、德国和韩国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比较了国内上海、重庆和广东等省市城乡一体化的经济16万字
- 会员基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现实背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研究》一书聚焦于区域视角,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客观刻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事实,并采用QAP回归分析、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协同创新主体网络和协同创新主体所在地区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而探索构建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的政策体经济10.7万字
- 会员本书以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国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18—2022)、“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攀西彝族地区乡村振兴人发展的困境为依据,通过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摸清攀西人口流出的状况、乡村振兴的形势以及人才需求和人才发展的现状,梳理攀西彝族地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研究并提出攀西民族经济13.6万字
- 会员本书本书通过梳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即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济源市,2008—2022年的宏观统计数据,结合各市公开发布的经济社会信息资料,从总体经济运行、产业经济运行、财政收支状况、居民收入变化、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水平、人口规模、公共服务等方面分析各市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为经济9万字
- 会员《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影响机理及空间关联研究》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通理论、西方经济学流通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对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行研究,评价了当前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分析了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影响机理与空间关联特征,对推进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书运用文献研究法、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经济10.4万字
- 会员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东地区和粤西地区主要城市共同的发展机遇。本书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对玉林市周边三个城市群发展情况和玉林市主要产业平台、开放平台做了系统分析,并借助2015年到2019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竞争力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通过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运用,用数字说话,对研究城市有了比较直观、清晰、准确的理解和认识,找准了研究城市的经济16.1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立足青海实际,对国内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历程、模式和趋行了梳理,对青海农牧民专业合作济组织历程、发展条件及基础、发展类型及特点、基本模式和典型模行了研究,分析了青海农牧民专业合作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路径及对策,这对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青海现代农牧业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经济1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剖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在梳理“一带一路”沿线价值链与产业变迁基础上,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选择,及“内策外联”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整体方案。区域27.5万字
- 会员本书以南京为例,就南京的产业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重点考察分析了南京农业集约化问题、装备制造业问题、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并就南京的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费以及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是和现实结合紧密的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的研究。区域15.9万字
- 会员该书以生态经济矛盾上极富典型性的怒江流域为例,对发展权与可持续性统一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怒江流域显赫的生态地位进行了评估,对怒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难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权与可持续性兼顾的开发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区域15.3万字
- 会员本书从资本形成机制视角,探讨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并从资本形成层面,为我国不同区域建立有效资本形成机制和模式,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政策指引。本书既不从整体上阐述资本形成问题,也不从单一地区进行分析,而是立足于我国区域发展的大格局和大背景,结合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区域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资本形成机制的差异因素,并从金融角度,探究我国三区域20.4万字
- 会员本书从区域发展不协调现象的涌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理论解析。在新发展阶段,结合中国特殊国情背景,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传统、政策脉络、目标体系、现实约束、空间层次等方面建构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从空间层次上看,陆域与海域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格局,流域的协调发展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跨行政区协调发展是特色国情下的协调主线,边缘区域15.4万字
- 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系列报告”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项目号13@ZH001)、“社科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项”。色达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色达作为川、甘、青三省交界区域,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从贫穷落后地区发展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本书以色达县地区为调查对象,考察了当地的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畜牧业生产、旅游业发展、教育发展、扶区域1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