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博览会的起源、发展及演变

博览会在近代中国或称赛会,是近代兴起的国际综合和专业商品博览会与国内商品展览、展销、陈列和劝业、劝工会的统称(英文为exhibition、fair、exposition等)。普世性质的博览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可以说,经由坚船利炮输入的博览会与中国近代历史同步。由于其天然具有的商品竞技和展销的核心功能,这一新型工商业活动一开始就纳入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轨道中。

随着近代中国经济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政府和商会经济竞争、科技创新、市场经济和振兴工商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中国博览会事业从晚清到民国逐步走向繁盛。博览会事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是中国早期现代化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综合性标志,也是政府和商会在协商和对话中共同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验性样板。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如同恩格斯所说,博览会给英伦岛国的闭塞性敲起了丧钟,亦即博览会是欠发达国家走向开放的一个窗口,但中国接纳和拥抱博览会的历程,却充满了耻辱、创伤和难以抚平的记忆。

现代性质的博览会是西方的舶来品,但与华夏文明几乎同样久远的集市、墟、场、庙会,以及后来的边境上的关市、互市、榷场等等,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博览会的某些功能和特质。博览会被赋予种种现代性含义是晚近的事情,其最初的意思如字面所示是物品与观众较多的展览,展示、参观和交流是其主要作用,同时附加了一定的销售及广告功能。集市、庙会、互市等虽然是定点、定期或临时集中进行商品交换的一种方式,市场性质的买卖和交流是最主要的方面,但在“博”和“览”的层面上与博览会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