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系统:跟任正非学当老板
- 孙行健 尹贤
- 7字
- 2025-02-17 17:00:56
第三章 找对方向
一、什么是方向
布局,相当于是在做生意的资源、“兵力”、“战场准备”上的基础工作。一个企业的方向一定要有主次之分。我们要有一个主攻方向,进攻要有一个先后顺序。方向是微观上的布局,布局是宏观上的方向。
1.方向之于企业的意义
南辕北辙的笑话耳熟能详,大家总是觉得生活中我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其实,生活中同类的错误比比皆是。例如,父母为了家庭的幸福,早出晚归,耽误了孩子的成长,结果给家庭制造了更大的困扰。
在商场征战中,由于涉及的变数更多,方向的判断就更难了。出发时本来正确的方向,走着走着可能就不正确了。故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个企业,如果进攻的方向不正确,即使是布局正确,方向不正确会让企业走弯路,甚至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商场如战场。
2.长征的方向是怎么确定的
中国革命的初期,毛泽东同志的布局是正确的,进行革命政权的武装割据。可是后期因某些原因方向偏了,我们需要重新找方向。
这个时候,只有摸索着前进。活下去成了首要任务。
华为任正非曾说,办企业,活下去是硬道理。
红军先是想向湘西与红二军团会合,后又进入贵州广西开辟根据地,最终在摸索中求生存,再美的理想,必须要能实现。因此,四渡赤水,终于甩脱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北上抗日。
长征的方向,其实是在现实的艰难困苦中,摸索出来的。
在竞争当中,要先有可靠的生存条件,然后响亮的口号才有作用。
3.华为的方向是怎么确定的
任老板作为出身军队的老板,他对于毛泽东思想很熟悉,对于中国革命史很是熟悉。所以,在多个场合,任老板表达过,“剩者为王”、“活下去是硬道理”。
曾经有一位初出茅庐、胸怀大志的应届毕业生,进公司不久,给老板上了一份万言书,关心公司的未来、方向。任老板开了一个大会批评这种行为,说,对于这种报告直接丢垃圾桶。华为反对眼高手低,对于本职工作不上心,上心于写万言书者,视同机会主义者,是要打击的。
我认为,华为像水一样在渗透发展,华为的方向,是在现实中摸索出来的。
任老板最早的生意,卖茶叶,给了他一个教训。他发现,自己单打独斗的功夫,是不够的。一是对行情的判断,二是对人情的判断。卖茶叶的结果是,一仓库茶叶栽在手上。在后期的生意中,任老板仍然是以充分信任人为特点的,但是,他也进化了,他常说“人是信任人的,制度不信任人”。
后来,华为从事用户机的销售,发现这个生意有技术含量,需要售后服务。而这正是任总的条件、人品所擅长的领域,这个需要售后服务的生意迅速做起来了。
生意做起来后,方向是不断地调适的。代理别人的品牌,挣点钱可以,终究是为人作嫁衣裳。那么,可不可以自己开发,华为是做过用户机开发的,只不过很快就升级为交换机的开发了。因为当时中国的通信设备市场,是外资品牌的天下。
这个时候,华为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可以考虑发展。华为从用户机这个市场上赚来的现金,投入到了交换机开发上来。
自此,华为找到了自己的主航道,驶向了市场竞争的大洋深处。后来,华为的方向,在二十余年里,一直没有变过,任老板数十年如一日,带领全体华为人在成为世界级的通信设备产商的征途上奋力奔跑。
理想不是方向,理想找不到落脚点时,充其量只是梦想。梦想成真的必要条件,是找到实现梦想的路径。而这个路径的方向,很多时候和想象中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就像长征途中,队伍对于方向有多个想象,去广西左右江苏区,去湘西与红二军团相会,后来的去川西与红四军合力,去新疆与苏联联手等。
办企业当老板与干革命的道理相似,我们有革命理想,但目前前进的方向,是需要理想结合现实的。
先解决生存问题,在生存的基础上,向理想努力。而且要辨清理想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表现出来的特征,不要盲目。
有理想的人很多,知道如何实现理想的人,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这一过程是要经过思想上艰苦奋斗的。
华为任老板思考的结论是“干企业,活下去是硬道理”。这个简单的道理,恰恰是好多老板马失前蹄的地方。笔者补充一个观点,这个活下去与苟且地活不是一码事,我们要胸怀大志地活着。这样,当投资机会出现时,你就不会犹豫。像任老板,当年一解决了活下去的问题,就大胆地投资于未来。
华为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布好局之后,经营的方向,就是理想与实际相结合的结果。这也是活系统对经营方向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