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分配事由

“打算接走了,老太太如今走路都不太利索了,还在丰安庄操心着你几个兄长们,就这掏心掏肺的都没落下好,再不接去府城容养着,难道非得让人看了生厌走才去吗?”莲花面无表情的看着几个侄儿回答侄女的话。

“按理说爷奶辈的人了,理应不该裹挟孙辈们的小日子,所以今儿你爷,让你小姑回来送信,吩咐你大姑父和成山出来主持公道,把家里的事理清后,你爷奶便不在插手管丰安庄了,”莲慧侧头看着草絮子小两口解释道。

草絮子看向她奶奶,张了张口终是咽了到嘴边的话,而后转眼看向自己的两个亲兄长,见两个兄长一脸面无表情的样子,心里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哥哥,你们什么想法呀?”

冬生抬头看屋里的长辈们,脸上欲言又止了好半天,“我想接秀芳回来,雪丫也大……”

“好,”郭四子干净利落的答应道。

冬生吃惊的看着他大姑父,这就答应了?他还以为要费尽口舌求情呢!

“二哥你什么想法?”草絮子看一屋子的人都不说话,她在成山的目光里沉甸甸的又问。

“我听长辈们的,”夏生看了一眼老太太。

“现在不用听你奶奶的了,你爷今天明确的让我送信回来,目的就是告诉你们,也告诉你妹婿和你大姑爷,老宅的事理清后你们小家自己做主了,他们老两口头都要埋土里的人了,不想再给你们操心受累了,明白吗?”莲花语气不冷不淡的说完。

夏生看他奶奶一脸的漠然,神色黯然的欲说不说的模样,想让老太太开口的想法不成立了。

“既然夏生没想法,那石头你呢?你怎么想的?”莲花看不惯夏生的做派,直接跳过他转而问石头。

“我的想法不变,我跟月兰没有转圜的余地了,今天就是爷爷回来亲自断,我都是如此回答他老人家,她做的事别的都可以原谅,唯有为嫂不尊不可原谅,”石头说完脸上多了一些伤心和决绝。

莲慧张了张口,在郭四子微眨的目光里没敢开口劝。

“既然你们三个都表态了,那事情都按你们自己的想法来,叫你们来商讨事情,主要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你爷和你三叔的态度。”

“周家你们兄弟三个现在开始,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家了,老人长辈们不再插手你们的任何事,你们以后遇到各自的事各自做主。”

“至于她们妯娌三个的去留,也由你们当家人做决定,其他的一切都按照之前分好的来,事情也就这么个事情,该说的俺们也都说清楚了,都各回各家吧!明早还要收稻忙活犁田,”郭四子起身放下扇子朗声说完。

夏生他们很愕然的看着他大姑父,就这么点事吗?爷爷不带钱回来买田分了?

莲花看他们模样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压抑着冷笑道,“成山你们小两口也赶紧回去休息吧!都是农忙天怪忙的,今天让你们跑一趟受累了。”

“没事的小姑,今儿晚上太晚了俺们先回去了,等明天有空了俺们再过来说话,絮子俺们回去吧?”成山拉了拉草絮子笑问。

草絮子眼里都是疑问,在夫君的示意下无声的点点头回去了。

“你们也都回去吧!家里还有孩子啥的在等着休息呢!”莲花挥手赶几人走。

莲慧两口子在莲花的目光下留了下来,等屋里人走完了才开口问道,“明天什么时候走?俺让你姐夫送你跟娘回去。”

“下午走……”

“上午就走吧!省的留下来也是老厌物了,”周母厌厌的打断了闺女的话。

“那行就听娘的安排了,莲慧你留下跟小妹收拾东西,俺还得去田里溜溜看看,别有人趁俺们不在田跟前偷粮食,”郭四子说完急匆匆的出去了。

“娘何必走的这么急?”莲慧看没人了多嘴问道。

周母只是瘪嘴勉强笑了笑,脸上寡淡的笑容比哭还让人心酸。

“早点去了也好!躲个清净利落,比留在家里给他们背名声强,”莲花脸上多了一股咄咄逼人的气愤。

“刚刚看夏生的意思,还指望俺爹回来买田分呢!看着怪没意思的,”莲花说完转身进屋开始收拾东西。

莲慧叹了一口气跟进来,开始把屋里所有的东西都给打包好,“俺家大宝要相看人家了,时间定在正月里,到时候你带着娘和嫂子回来帮忙过过眼吧!”

莲花闻言笑对着老太太呶呶嘴,“娘,听到姐姐说的了吗?正月你得回来给大宝相看外孙媳妇了。”

“相看的人家是哪里的呀?”周母听了笑问大闺女。

“就是前街马家的丫头,你女婿说马丫头在家里最大能担事,俺们在前街经常能碰见她,那丫头言语紧又勤快,将来可以接过俺们的鱼丸摊子和米糖的事做,最重要的是俺家大宝也同意了,”莲慧满脸喜意的说道。

“能看中的确是好事情,姐姐千万莫像俺娘宠孙媳妇们一样宠儿媳妇,一个家有一个孙媳妇不好说的过去,要是有三个全中招了,人家外人还会说都是孙媳妇不好吗?人家只会说是俺们周家有问题,”莲花有些感慨的嘟囔道。

莲慧挠挠头道,“俺记住了花儿。”

姐俩在屋里收拾到了下半夜,总算把家里收拾空了,东西全部堆放在屋角落里。

莲花清晨醒来天色还是模糊的,草草的吃完饭,便把锅屋的东西打包拴好,在她姐姐帮忙的情况下,把收拾好的东西搬上马车。

挺大的马车里都塞的满满的,她跟她娘勉强找了地方窝进去坐着。

“俺娘,正月俺去府城给你拜年,”莲慧有些难过的追着车子跑说话。

“大丫头别追了,免得招了她们的眼了,”周母对大闺女挥手,目光不舍的看着渐渐远离的家,浑浊的眼睛逐渐模糊起来。

“娘,府城那边三哥置办了好些房子,你去了想住哪就住哪,不是俺们想让你老了没有安身的地方,是你真的不能再留庄里了,你要是住着一直不离庄的,那周家小辈们的家可真的就散了,”莲花苦口婆心的安慰老娘亲。

“俺晓得的,”周母擦了擦眼泪放下车帘。

车上有老岳母,郭四子的马车赶的并不快,早上天没亮就出发,到了府城已经是午饭过后了。

水清把老太太要住的屋打扫出来,泥鳅跟甜瓜中午在门口亲自接他奶奶进屋。

房子的格局老太太先前也知道,闺女家收鱼的时候,她也过来帮忙看过。

“奶奶这屋你还满意不?”甜瓜窜到老太太身边笑问。

“满意,这布置的跟俺家里一摸一样的,俺满意的很,听你小姑说你们兄弟俩考试都过了?”周母慈和的问孙子。

泥鳅笑没回答,甜瓜到是毫不客气的点头道,“过了,以后别人见了奶奶,定会喊声老太太的!”

周母闻言脸上说不出的开心,粗糙的手摸着孙子的脑袋,“有出息的孙子,俺们老的面上有光!”

水清跟莲花相视笑了一下,无声的走出屋里出来各自忙碌着。

……

“各家各户的都听清楚了,你们挖回来的番薯可以跟东家换粮食吃,也可以卖给东家拿钱,但是挖到破皮烂的自觉的挑下去,挖破皮的可以留着俺们自己吃,都听清楚了没?还有没有问题了?”刘管事敲着锣鼓大声问坐在下面的人。

“俺说刘管事,东家一筐番薯能给俺们多少钱呀?换粮食又是咋给的?”庄民们忍不住开口问道。

“给钱是一百一十文一挑,换粮食是一挑番薯一袋半粗粮,到时候各家粗粮税,由俺,统一带着你们去府衙交,粮税给钱给粮都是可以的。”

“这么算还是换粮划算呀!”庄民们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周父跟儿子在外面没进大院子,听着屋里嗡嗡的声音也没说话。

“刘管事俺家要换粮,”有一个村民率先站起来表态道。

“行,要换粮的过来登记名字,回家都把自己家的番薯挑挑捡捡,这东西只有咱们黄皮坡有,你们不信拿去镇上卖试试,人家两个铜子都不愿意给你,俺们东家要也就是酿酒用,顺带领着俺们各家各户都挣点吃的喝的,你们自己说,你们月月领着工钱划算不划算?”

“今年头一年大家伙度过了难关后,明年过完有事做的就领工钱,那没事做的懒汉就等着吃老本吧!黄皮坡如今只要你们勤快点,月月都是有钱领的,”刘管事一边絮叨着一边登记名字。

“刘管事,你家番薯咋处理呀?”人群里有人低声问他。

“当然是换粗粮了,一旦番薯一袋半呢!就俺们屋后那地自己种粮食,累死也收不到一袋半呀!不仅俺的换粮食,他们几个的也都是换粮食的,”刘管事说完龇牙回笑道。

“没错,芙蓉镇这一带没有好田土,咱们跟着种的番薯实在丰收的好,换粮食比好田产出的粮食都划算!俺家的番薯俺算了算,能换回八九袋粮食呢!”其中一个管事伸了一个手势,脸上的笑容说不出的明媚爽朗。

“俺也是换粮食,啥也没有自己手里有粮食安心,这每月再努力点拿几十个钱回来,真是吃喝不愁了!”一个年龄大些的老头走上来说道。

“可不是马大爷,您老眼光真利!换来换去还是俺们手里有粮食才是最好的,过完年不忙了俺在组织组织人手,统计一下有多少家还要再盖房子的。”

“东家把地基都给俺们留出来了,俺们就不辜负了他那个心,一家好几口子十几二十个人挤着,属实是住不开,俺们自己相互搭手累累就有了自己的新家,以后咱刮风下雨都不怕了,”刘管事粗声跟马老头说笑。

马老头在他们这群人里算是人家多的,兄弟儿子侄子总算下来一家二十三个人,不过分户头有五座房子已经到位了。

“俺也换了,年外盖房子俺家也出人手,东家给地基不要钱的俺愿意盖房子,”又一个敞亮的汉子出来笑道。

“槐子上来登记上,你明天番薯弄好了,去林坡那边带人砍棍子扎草房子,这些活计都靠你们手艺人帮忙了,东西扎紧实一点可以用个三五年的样子,东西不够派人划船去芦苇荡,那边的芦苇多的随便割,做好了东家额外奖励你们手艺人一袋粗粮,”刘管事抬头不避讳的跟眼前的人说笑道。

“刘管事你告诉东家放心!俺保证扎的结实耐用,”上来的汉子闻言大笑起来。

“你们还有几家人有手艺的,东家也发话了,冬天不忙的时候,都可以去芦苇丛那边割点东西回来编,编出来东西除了庄里的供需外;”

“多出来的东西,年关可以自行拿去镇上卖钱,至于卖多卖少都是你们自己的事了,这钱是落不到俺们的口袋里的,”刘管事打趣的对着众人说笑道。

下面坐着的人脸上立刻热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