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生活在改变

“三嫂这方圆百十里地都种菜了?”莲慧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菜地,脸上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你光看到这么大绿菜地了,你都不晓得我们投入了多少成本!这几千亩地,每间隔一段路就得盖房子住人,光建房子都花了我们二百多两了,”水清领着姐俩走在石头路上介绍道。

“是怕有人偷菜吗?”莲花抬手搭在额头上朝远处望去。

“嗯,如果都集中住在黄皮坡这边,组织人来回巡逻也不现实,你三哥就挑了七户老实的人家,分去了路段中间住着,每家还多给了二亩田地,”水清说着还领人进了瓜棚里看。

“这瓜看着真喜人!”莲花激动的抱着甜瓜笑。

“晚上回去的时候摘十几个带回去吃,莲慧你再另外摘十几个带着回丰安庄分了,”水清回头对着姐俩交代道。

“算了吧三嫂!这甜瓜可贵了,俺们吃什么甜瓜的,”莲慧连忙摆手说什么也不要。

水清蹲下看着瓜架子,“要不摘烂的回去吃?好的卖钱烂的卖不掉,都被人直接免费摘走了怪可惜的。”

“好,俺们摘烂的回去,”莲慧闻言喜滋滋的答应道。

姑嫂三人在菜地里转了一个多时辰才往回走,远远的看见田头有两个小年轻在说话,莲花眯眼看了一会道,“三嫂,香子走你打算怎么给她陪送呀?”

水清闻言想了一下,“你三哥打算买几个庄子铺面陪送,你有什么想说的?”

莲花摇摇头,“俺以为你会把这里陪给香子的。”

“这里是不会给她当嫁妆的,如果她想要你三哥大概会另外给她重新买,这里以后是要留给泥鳅用的,府城的鱼泡生意给甜瓜,他们两个是男子,立业得黄白之物开道,就是我愿意把这个给稻香,你三哥都不会同意的,”水清说完失笑起来。

“为什么?三哥疼丫头的那个劲,恨不得把命都给了,怎么会不同意的?”莲花不解的看着水清。

莲慧听完脸上也是满满的笑,“你没有闺女不晓得两难,三哥三嫂吃了这么多的苦,好不容易挣了一份家业,这家业刚能看到点希望,转眼要送给亲家,换成你,你愿意送吗?更何况泥鳅跟甜瓜还没成亲又在念书的。”

莲花侧头看着她姐恍然过来,“看俺,犯糊涂了!”

水清闻言好笑道,“我跟你三哥虽然开明了一些,但是还没开明到毫无底线,泥鳅和甜瓜将来需要这些立本的东西,我们会无限的把它做大做强,随着家业慢慢的多了,那时候我们再分点给稻香也不迟,何必现在刮瘦自己肥了刘家呢?”

“三嫂这话说的没错,俺们自己家好了丫头在婆家才能好,”莲慧罕有的脑袋清楚明白道理的时刻。

“娘,大姑小姑,吃饭了,”稻香笑吟吟的跑到跟前喊人。

“这就回去了,”莲花挥手表示知道了。

一行人回到庄里被刘家人接进去,找了七大姑八姨的陪着上桌吃饭。

刘家人不愧是读过书的人家,家里的婆娘们也都比较文明,陪着吃饭喝酒一丝错都不出。

莲花暗地里看了又看刘家人,心里道,“怪不得三嫂要防一手!这刘家明明还都是三哥庄里农户,可你看现在,他们哪里还有庄户的卑微了!”

“不知道的人家从外看,只会觉得这是两家相等的人,就光看刘家一家子都是识字的男人,就晓得他们骨子里,始终有一份不卑不亢的傲气在。”

“她小姑来喝酒,”刘管事娘子热情的起身倒酒。

莲花收敛了心思露出热情的笑容,“嫂子来喝一个。”

中午饭吃的宾尽主欢,下午水清周兴平有意避开出去溜达,留下莲花姐俩跟刘家小姑子商讨亲事,毕竟还没开放到不需要媒人的地步。

周父周母被两个孙子扶出来,到处走走看看享受黄皮坡每一处土地。

“这些都是俺三儿置办下来的?”周母有些花眼的看着老伴问道。

“那可不,俺们老周家一步一步就要走起来了,以后泥鳅你们兄弟俩念书走人情,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周父骄傲的看着两个孙子笑。

人年纪活大了,晓得世事艰难曲折,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的事比比皆是。

泥鳅眸光带着淡淡的微笑也没说话。

甜瓜左右窜跳了好半天,“我哥以后就不是穷秀才了。”

“胡说,你哥啥时候穷难过?”周父白了一眼小孙子。

甜瓜挠头道,“我这不是学的顺口溜吗!穷秀才金举子的,”说完他忍不住开心的笑起来。

周母抬手摸着孙子的脑袋,“别听你爷诈唬。”

爷孙几个悠闲的漫步在田埂边,看着高高低低的草棚子,白雪地里露头的绿菜,越看心情是越好。

“时间还早,俺带你们去看看牲口坊子,”周父抬头看了看天空,扭头对老伴和孙子说道。

“去看看,”周母是妇人天生对牲口有莫名的感情,就像庄稼汉生来对土地的热爱一样。

四人不快不慢的转去了酒坊子后面,占地很大的一个大院子赫然出现,离大院子不远处是一排排的矮舍,有盖的严严实实的、也有露天的,还有半严实的棚子,总之大大小小的棚子有五六百间。

“这么多牲口?”周母指着野鸭圈吃惊不已。

“这才哪跟哪呀!你们看到那个长排的棚子了没?”周父得意的指着猪圈又道。

周母闻言抬脚疾步过去,从缝隙处往里面看,好家伙!里面一个个小隔间里,都有一头半大的猪在哼哼,“这么多猪?这得不少钱吧?”她扭头忍不住惊呼的问老伴。

“里面有六七百头半栏子猪,可是花了俺们大价钱买回来的,那边几千只水鸭子都是无本的,泥鳅娘说,这猪能出栏的时候不卖,做成什么好吃有名的火腿腊肉香肠,这样拆开卖,比卖整猪多赚好几倍的钱。”

“养猪有粪肥撒地里肥田,田地里的粪肥就能省了一大笔钱,猪吃的有处理不掉的烂番薯和藤子,这就解决了烂番薯的浪费,还有坊子里一天到晚不歇息的酒渣子,正好三个循环利用起来一点不糟蹋!”

“水鸭子呢!就吃码头洗破的鱼泡鱼肠子啥的,完全不需要操心喂不起它们,出来的粪肥直接送去肥地,这样仔细算下来,俺们的菜地里后期根本就不用花什么钱了,所以别看老三刚开始投入的多,这些都建好了不是开始回本了吗!”

“你看酒坊子离这老远都能闻到香,你再看看菜地绿油油的,还有那棚子里的甜瓜,哪一样不是钱呀?”周父说完咧开嘴笑的别提有多灿烂了。

甜瓜听完眼里闪出奇异的光芒,“这些都是我娘想的办法?”

“可不,全家就你娘认字看书,她说她会的都是书里学的,还教你爹怎么种番薯酿酒,并且坚持要你们读书,你们再看看你妹妹香子,去年她没进学院以后,就跟在你娘身后学做曲子。”

“那么一点大的曲坊子,愣是被她带的风生水起的,短短几个月,把俺们自己用的曲子做完了不说,还给瑞昌鱼档掌柜子,也做了一年的曲子量出来。”

“你娘说,管人管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就像你们念书一样,得一个字一个字的学起来,学多了才能念文章,”周父脸上都是对孙子们说不出的期许。

泥鳅兄弟听完默默的不言语,眼里多了一些说不清的神色。

“好媳旺三代!”周母低低的嘟囔了一句。

下午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傍晚刘家的饭桌热闹了起来,晚饭也没吃多久便散了,主要是还是着急回府城,雨雪路滑还有老人尽量是希望早走的。

“老太爷,您跟老太太留下住两天不好吗?”刘管事亲热的握着周父的手挽留人。

“今儿就不留了,以后有的是时间住,你有空了,就带着一家子去府城玩,马上过了正月十五一忙就不得空了,”周父笑着邀请刘管事。

“好的老太爷,等亲家大姑奶奶那边喜事完了,您跟老太太回来了,俺带着全家去给您二老拜年,”刘管事满脸笑容的答应道。

“什么拜年不拜年的,主要是多走动走动,”周父朗声笑起来。

周母被刘管家娘子拉着,说着贴心的嘱咐话,脸上的热情真诚拿捏的恰到好处。

莲花看了心里着实是佩服,跟人家比起来,自己这点二皮脸真是不够看的,同时也搅动了她那颗自满的心。

“时候不早了,俺们不耽误时间了,”周兴平在水清的目光里开口了。

“走吧!”周父挥手马车动了。

刘家人一直把马车送去官道上才回转。

莲花放下车帘感慨道,“今天俺才明白小言慢语的威力!”

水清听了直笑,“现在就受不了了?这才哪跟哪呀?以后毛鱼麻虾出息了,你接触的人会比刘家更有档次,说话更柔声细语的,那时候你才会明白什么叫绵里藏针。”

莲花闻言脸上都是纠结,“她们图啥呀?”

“你跟小妹婿一年送人情,都要花一二百两的,你们是图什么的?”水清问的很是神秘。

“当然是……”莲花似有所悟的看着她嫂子。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是你图的目的,刘家就是你三哥目前,能接触的清流垫脚石,往后我们也许会接触到家境更优越的夫人。”

“那时候她们说话挽留人,从不会开口直白的说出来,甚至与你交恶了,还能笑嘻嘻的跟你亲密,处在什么生活水平会接触什么人,所以得时时学会适应,”水清没什么波澜的说完。

莲花张大嘴最后闭上了,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她们的生活在变,为人处事也变了,这一点她明显在自己跟龚顺子娘子身上感受到了,以前两家交好的时候多么亲密呀!如今好像变了不止一点半点。

水清伸手握住莲花,“生活会推着人改变的,你不变就是再倒退,就像你姐一样在无形中改变自己。”

莲花侧头看着她姐,她姐一脸的茫然无知。

“她能毅然决然的跟着来府城开糕点铺子,这就是她无形中的改变,”水清说完松开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