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这两筐鱼秤了我们好去找住的地方,明早过来陪你们去俺家收鱼。”
管事的回头吩咐伙计过来秤鱼,干鱼这种东西不用验看,有一个烂的霉的一夜的功夫整筐都长霉烂,所以一般人家也不敢冒险糊弄人,常年收鱼的人,靠近鱼筐凭着气味都能知道好坏。
“两筐六百个钱掌柜子,”小二拿了一串钱送过来。
周兴平接过钱小心装好,“我们明天早上过来跟你们汇合了。”
“好的明天早上见,”掌柜子笑着点头,目送他一瘸一瘸的推车出去。
“不是说十四文吗?”
“你不会观察他的脸色吗?听到三十筐脸色明显是惊喜呀!我今天要是不跟来,咱们得少赚多少钱!”水清真是对周兴平的老实无语了。
“我……我只顾着高兴了没看出来。”
“咱们赶紧找个地方落脚吧!花十文钱住马厩去,天这么冷别把我们露天冻坏了不值得。”
周兴平本想说不用了,一听冻坏了闭口了,走到没收摊的地方买了一兜肉包子背着,推车走到一个不大的客栈,花了八文钱住上了马厩。
两人紧挨着坐着睡了一夜,天没亮的时候就来到瑞昌鱼铺门口等,约莫等了大半个时辰铺子才开门。
“你们来的挺早的!”小伙计开门看见人有些意外。
“路程远不得不起来早点,”水清不好意思的笑笑。
“人来了撑大船走,”掌柜子从铺子里出来对身后的人吩咐道。
水清伸头向他身后看,有六七个伙计跟着的,她也没说什么转身跟着周兴平推车到码头。
铺子的船就是大!比她那小船大了三个还有多的,摇船的人多,大船跑的飞快中午靠近芙蓉镇的码头。
水清跳下船,“你带他们去家里收鱼我把小船撑回家去。”
“你撑船慢点,不行就我回头来撑,”周兴平不放心的说道。
“没事,”水清朝着镇上的码头走进去。
“你们自己有船?”掌柜子看了一眼问道。
“嗯,很小的小船打鱼用的。”
“我看你娘子认识字,你们家是读书人?”掌柜子余光看向周兴平的腿,心里惋惜要是读书人成了跛子就废了!
“我不是的,我死去的岳父是秀才,所以我娘子认识字。”
“秀才呀?那他……”掌柜子又看看周兴平心里对他岳父有点好奇。
秀才的女儿又识字,怎么想着嫁给了一个跛子渔夫?不过转念一想秀才又咋了?很多秀才吃不上饭多的是。
划了一个小时左右,大船停到周兴平家的后门,他上岸打开门推车把鱼送到后门过来秤。
“你这个院子修的巧妙,”掌柜子走进来对周家看了一圈,很平常的家胜在干净整洁。
周兴平笑笑也没回答他,跟人忙前忙后把五十筐鱼弄出去了。
掌柜子背手看人秤鱼眼里都是笑容,多出来二十筐鱼他很满意。
“不用背下去,你们下去三个人接鱼就行了,”周兴平看伙计背着筐爬楼梯,他赶紧把木架子放上去,放三筐鱼在上面开始往下摇。
“你这好稀奇呀!怎么想起来做的?”掌柜子看了顿时来了兴致。
“我腿脚不便我娘子女人家背不动,就做了打水的架子放鱼搬鱼解决问题。”
旁边的伙计看了也是惊奇,过来帮忙放鱼摇下去。
“你的鱼一千一百二十斤,总钱数二十二两零四百八十个钱,”旁边的账房先生噼里啪啦打了一通,给周兴平看了没问题了,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钱给他。
“你们放完鱼了往前划划,我妹妹那里还有二十筐鱼也是这样的。”
“你们兄妹都是制干鱼的?”
“是的,明年是我们两家一起给你们制干鱼。”
“好!你们把鱼放下去就把船往前撑撑,带着秤跟他去后面秤鱼,”掌柜子朗声吩咐起来。
周兴平小心的装好钱,把他的车给伙计推秤去了他爹家。
“莲花!莲花!”
“莲花跟爹去村口卖鱼干了三哥,你找爹有什么……”莲慧跑出来一看门口还有陌生人。
“你去村口找爹回来,人家掌柜子来收鱼干了。”
“哦,好!”莲慧看了看几个陌生人迟疑的跑出去找人了。
来到村口看她爹正在跟一群人聊天呢!“爹,三哥让我找你回去,家里去人收鱼了。”
“老周?你家还有鱼卖呀?”聊天的人都好奇的看着周父。
莲花狠狠的看了一眼她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嗨!收小鱼干呀!俺家晒了一年的小鱼,靠着村口哪能过活呀!不想着法的卖点,这下雪天吃什么呀!唉……”周父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旁边的人心有戚戚的点头了,“可不是吗!过完年就要开始交税了,愁呀!”
“我不跟你们说了,明天早上再过来卖鱼干了,”周父推着车跟着两个女儿孙子孙女走了。
“你是不是缺心眼不长心?守着这么多人说俺家有鱼?好饭给你吃多了是不是?”莲花看走出来好远一截路发难了。
周父看了一眼大女儿,“赶紧回家卖鱼,你三哥在家等着呢!”
几个人急匆匆的跑回来了。
“莲慧带着石头兄妹进屋别出来,后门口人多眼杂的,碰了撞了说不清。”
“知道了爹,”莲慧回到家带着两个孩子就溜进了屋里。
周兴平伸头看了一眼没说话。
“三哥三嫂,”莲花跑过来看秤鱼。
周父也是一脸的兴奋的跑跟前看秤鱼。
“鱼重五百一十二斤,总钱数十两零二百四十个钱,你们谁点点数?”账房先生拿钱不知道给谁好。
“爹接钱快数数呀!”莲花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十两呢!她十来月才做的鱼,短短一个多月就有十两呀!真的可以赚到船钱!”莲花激动的握住水清的手,眼不眨的看着他爹数钱。
“爹你数钱跨筐干啥?把鱼筐给我拿着,”莲花赶紧接过她爹胳膊上的筐。
周父手忙脚乱的把筐递走,十两银子数了好几遍,“钱是对的。”
“对的咱们就付过清了,把鱼放下去倒船回去,”账房先生对伙计吩咐道。
“你们这鱼干是卖的?”掌柜子早就对莲花手里的筐注意了。
水清拿碗从筐里舀了半碗出来,“下酒菜可以直接吃的你尝尝。”
掌柜子捡了一个尝尝,转头对着账房先生说道,“老武,你也尝尝看很有味道!”
账房先生伸头过来捡了两个吃,“味道是不错!”
“两个口味你们再尝尝另外一种,”水清赶紧把拌的那一盆也端给他们试试。
“有点辣!”掌柜子吃完忍不住说道。
“我们常年住水边必须吃辣的,不然到冬天冷的不能过冬。”
“这倒是真的,你们这鱼怎么卖的?”掌柜子忍不住又捡了几条吃。
“不要钱送点给你们吃,明年春夏开湖了我们有小鱼干了,再送去给你们卖如何?”
掌柜子闻言笑,“你这小娘子好精明呀!现在没有多余的卖给我们带走吗?”
“今年收的小鱼干少,如果你们一下都给买走了,我们还要在村里立足,你要是实在想要过五六天左右,我让俺当家的给你们送四五筐做好的,你们也能提前试试卖卖如何?”
“也行,有多的可以多送点去,怎么卖的?”
“十文钱一斤,你们卖就五文钱一碗,我们在村里都是五文钱一碗卖的。”
掌柜子闻言拿起水清手里的碗看了笑,又把碗放下了。
“小妹,赶紧把筐里的鱼都装了给掌柜子带回去尝尝,”水清微不可见的眨了一下眼睛。
“我去锅屋给找罐子装,这盆给了俺们明天出摊没用得了,”莲花拎着两个筐飞快的跑去锅屋捣弄。
没多久提着两个陶罐子出来了,“三哥你拿给他们吧!”
周兴平看看罐子,转手递给了伙计拿着。
“时候不早了回去吧!”掌柜子说完转身走楼梯下去上船走了。
大船送出了老远,周父高兴的手舞足蹈,“干鱼这么值钱呢?以前咱们的大鱼卖亏了!卖亏了!”
“爹,我给你挣到买小船的钱没?”
“挣到了!我老闺女比小子都有本事!一个鱼季给爹挣到了小船,”周父声音有些发哽咽。
“那是!”莲花得意的扬扬脸笑。
“对了爹,赚到钱了千万别说出来了,姐姐不知道好赖,这鱼是三嫂的秘方做的,她也不分场合的就说出来,还有草沫子嘴巴也不好,也不知道怎么学的喜欢传话了,枉费三嫂对她用的心思!”莲花看已经上去的嫂子兄长,低声跟他爹说了情况。
“唉!谁的孩子像谁的种,天生教不好的,”周父眼里闪过愤怒。
“爹,以后这话不许再提了,三嫂都还不知道这事,给三哥重新开始新生活挺好的,我看他现在爱说话多了。”
“爹记住了!”周父带着小女儿上了后门进屋。
“我就知道莲花最懂我了,”水清走进锅屋端盆出来笑,盆里还留了一半的鱼干。
“我忙活了半夜炒鱼煨鱼的,这一筐送去才卖了两碗,俺怎么舍得都给他?我看三嫂眨眼睛就晓得是做样子的,”莲花笑的颇为娇俏。
“你们姑嫂两个比猴还精!”周父也笑的开怀舒畅起来。
“我摇船回来从镇上买了两块肉,你的那一块给放到锅屋了,今天卖鱼了算是犒劳犒劳自己一年的辛苦付出,别舍不得吃,就三个人索性做三碗吃个好。”
“三嫂都在这一起吃吧!晚上三哥陪爹喝一个,今天的好日子挺难得的。”
水清扭头看周兴平,见他眼里都是笑,“那行!你回去把家里的肉拿来,然后去村里打点酒回来,我跟莲花准备晚上的饭。”
周兴平听了赶紧跑回去拎肉送来,拿着空坛子去村口打了十五文钱的酒。
“跛子,找你爹回去卖小鱼干卖了多少钱?”蹲在码头的人看见他好奇的戏谑道。
“卖了一百一十五个钱呢!”周兴平老实巴交的说了底。
“那卖不少钱呀!怪不得舍得打酒了。”
“留了一年的鱼干都卖了,这不家里明天出摊的鱼没用的了,来打一点回去用……”
“周小子你老实别跟他们嘴混子,晒了一年的鱼干,百十个钱都是功夫钱,算不上好多的钱,他们开鱼的时候,五天就能捞二百个钱出来,别听他们戏耍你。”
周兴平对酒铺老板笑笑跑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