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不想投资吗

“看来掌柜子是没看中我这些鱼胶了,”水清遗憾的摇摇头表示不卖。

“周娘子想多少卖?你也知道它不是花胶卖不上大价钱的。”

“就是因为知道,所以我才拿出来给掌柜子看的,它如果是花胶的话,掌柜子没有二百两以上都拿不走它。”

“既然周娘子了解行情,那你准备想卖多少钱?”账房先生出来打圆场问道。

“五十两,”水清伸手比划了一下。

“呵呵!周娘子真敢开尊口!你这是当花胶价格卖呢?”掌柜子不愿意了。

水清一看价格谈不拢,准备把东西端回屋里去,开玩笑二十五两?打发叫花子的呢?

掌柜子一看这架势,赶忙对账房先生使了使眼色。

“周娘子,要不双方都退一步如何?卖东西吗!就得你来我往的商谈,哪有一下就讲好的道理呢!”

“那你给我一个实价,”水清抬头看着账房先生说道。

“这个数,四十两如何?你也说了它是菜胶,就是给有些买不到花胶的勋贵人家撑面子的,这价格顶天了。”

“四十五两,你们也别贬低我的鱼胶如何如何,它怎么样我心里最清楚,你们拿回去不管是散卖还是送人,它都值一百五十两了,即使它值一万两我都不眼馋你们。”

掌柜子跟账房对看了一眼,“行!这个价我收了,你次品的鱼胶我也要了。”

水清听完笑了一下,“掌柜子别急,这样上等的鱼胶我还有三份,你等着我给你拿过来。”

“还有?”账房先生讶异的看着水清的背影。

“掌柜子,没听说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会做鱼胶呀?更何况有这么好的手艺还不出名?”

还没等掌柜子说话,水清拿了两个小篮子过来,小心的的打开袋口给他们看,“这个看着黄一些的是我特制的,这两份略微黄的就是单纯晒出来的,那一份整整两斤你们给了四十五两,这三份你们也过秤按四十五两二斤算钱。”

掌柜子看了她一眼,对边上的小伙计挥了挥手,立刻上来三个伙计上前秤东西。

“三斤四两……”

“二斤五两……”

“三斤一两……”三个伙计分别秤完报数量。

“上等的鱼胶先给她钱,”掌柜子回头对账房先生吩咐。

“总斤数十一斤,总钱数是二百四十七两零五百文,周娘子看看问题大不大?”

“没问题,”水清口算了一下没有错,”把四份鱼胶小心的放在篮子里装好递给他们。

账房先生拿出来两张通兑票给水清,“这是府城瑞昌银号的兑票,芙蓉镇上也能兑……”

“给她现银,我们回头去镇上支取,”掌柜子回头看了一眼账房先生。

“也行,”账房先生对旁边抬箱子的伙计看了一眼,他们立刻抬着箱子过来打开。

账房先生先整整齐齐的从箱子里拿出二十个五两银子来,然后撬开木板又拿出二十九个银子放在篮子里,余下的二两半他给的是铜钱,“周娘子你点点数对不对。”

水清先把两串长的对比一样的,又把半串的对比了一下,没问题了才把银子和铜钱扔进筐里,吃力的起身把钱拎进屋里放着。

“掌柜子为何不让她拿……”

“这么好的制胶手艺,你我谁能保证其他掌柜子看了不眼红?老武呀!徐家的掌柜子个个都是人精,只要周娘子不露头,我就能不让他们摸不到风梢,”掌柜子咧嘴笑的无比冷漠。

“掌柜子说的是,汾阳城的手艺就该在汾阳城,”账房先生眼里多了一丝了悟。

“这些都是次品胶你们看看,”水清在出来的时候拎了三个大布袋子出来,

掌柜子低头伸手拿出几片看,“这一袋给你十两银子……”

水清笑笑不语。

“周娘子想要什么价格?”账房先生又问。

“我这一袋上等胶最少也有三十斤了,你给我十两?”水清给了一个你们真逗的眼神。

“愿意二十两拿走不二价,这一袋略微次的主要坏在品相残破,你们要就十两银子,至于这一袋吗五两拿走,不是还有很多地主老爷喜欢摆阔吗?这些又不贵还能有面子不愁卖的。”

掌柜子闻言大笑起来,“周娘子当真是精明,这价格我给了,另外你以后的鱼胶只能给我卖了如何?”

“你放心!别人来了我也不会搭理他们的,我跟我当家的就认掌柜子你了,明年开湖有鱼了我就做鱼胶存起来年底给你,别看就这么一点鱼胶,我做了几十船的鱼泡才得到的,淡水鱼胶品相好的非常少,能做出来可用的更是少之又少!”

这一点掌柜子到是赞同的点点头,显然他也是行家通道的。

账房先生快速的立了字句,深怕水清反悔不答应了,一式两份双方按上手印了,他才慢条斯理的写帐。

“这是这几袋的鱼胶钱,”账房先生又给水清拿了七个银锭子放筐里。

“三嫂,掌柜子他们秤好了吗?”莲花推着泥鳅过来询问。

“没呢!刚卖完鱼胶马上就秤鱼了,”水清拍了拍筐进屋放钱。

“你们去扛鱼出来秤鱼,老武这一点东西你带人亲自送上船去。”

账房先生二话不说扭头对远处伙计招手,来了几人抱着鱼胶下去了。

至于去小屋搬鱼那都是熟门熟路的事情,来回推车搬运了二十趟到后门口,这个时候周兴平也上来看着人秤鱼报帐。

“弄完了?”水清过来好奇的问道。

“还有一半没长好,需要掌柜子过七八天再来。”

“这个没啥大问题,刚好赶到年下需要新鲜的水菜卖,”掌柜子不是很在意的说完。

说话间鱼秤完了,周兴平又带他们进屋搬旱菜出来。

“你们这肉肠好了没有?”掌柜子背手进来看屋里挂了一屋的香肠,顿时喜的眼睛都睁不开了。

“好了一部分了,需要带上吗掌柜子?”周兴平挠头的问道。

“给我带上,剩下的八天后再来拿,这次的山楂罐头我也要带走一部分。”

“好的掌柜子,”周兴平赶紧把晒好的香肠拦出来,又带着多余的伙计进山楂屋里搬罐头,一时间屋里来回走动的跟赶大集一样,一阵忙碌结束差不多大半个时辰了。

账房先生拿出账本给水清看,上面记录了菜和鱼的重量还有钱数,别看这也多那也多加一起才二百八十多两!”

周兴平猛然一听都乐飘了,“二百多两呢!天爷呀!”傻乎乎的上去按手印,用筐拎着银子晃晃悠悠的进屋了。

莲花在边上看的眼睛瞪的老大,水清碰了她半天才清醒过来,“还不赶紧回去数钱?”

莲花傻笑的直点头,扭头推着孩子回去了。

“我去爹那边割菜了,”周兴平出来脚不沾地的跑了。

水清想一个人割到啥时候了?赶紧下湖划船过去,发现周父不知道啥时候回来了,正在跟三儿子两人卖力气的割呢!

“你别下水了,去帮明远他们看秤去,这里我跟爹两个人就可以了。”

水清应了一声直接划船去了莲花家,一筐一筐的小辣鱼整整搬了一百多筐出来,光钱都结了一百二十多两了,小干鱼送过清就是秤熏鱼了,然后便是菜和香肠,结到一年的辛苦费有三百四十多两。

他们主要是打鱼不固定,要是把之前送了一个月的小辣鱼算在里面,其实是超过周兴平家的收入的。

莲花简直是开心坏了,紧紧的抓住水清的手说不出的雀跃。

“掌柜子,现在去我爹那边秤菜吧!”李明远带着人来到周父家,在他家忙了两个时辰,刚好救济了周父这里。

李明远带人把熏鱼香肠扛出来放着,又把小屋里旱菜扛出来,湖滩边堆满了控过水的水菜,周父家的东西相对简单不少,半个时辰不到忙出来一百壹十两,亏在香肠做的少,就这都把他高兴坏了。

卖菜的人高兴,买菜的人也同样高兴,掌柜子是满脸笑意走的。

“老三,去村口打酒买肉回来,晚上俺们庆祝一下。”

“三哥别去了我去,我顺带去码头看看仓库,”李明远乐呵呵说道。

“既然如此泥鳅在你爷这待一会,我跟你爹回去把屋里收拾一下,家里弄的乱七八糟的。”

“你们都回去忙,泥鳅不用你们操心,”周父高兴挥手赶人走。

回到家水清把周兴平拉进屋里,掀开被子指着床让他看。

“这是……?”周兴平惊讶的看着水清,简直不敢相信他看到的东西,怎么像做梦一样呢?

“这些都是鱼胶赚的钱,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宁愿辛苦点灯刮油都做了吧?它做好了,随便二斤都抵你一年的熏鱼钱了!”

“鱼泡晒干这么值钱呀!俺们从来没听说过……”

“这是高档吃食你们都没吃过没见过,当然不知道鱼泡值钱了,不过也不是所有的鱼泡都值钱的,主要得大鱼泡和工序好才值钱呢!”水清财迷的抱着银子直傻笑。

“俺说好不容易拉回来那么多鱼泡,你怎么还给扔了大半呢!”周兴平简直是打开了知识世界的大门了,他以为所有的鱼泡洗洗晒晒都可以用的。

“临近过年你买点肉啥的,暗中让明远帮忙送给杀鱼的,以后额外给人家一点钱,只要他们杀鱼稍微上点心,你就能多挣好几两银子回来。”

“我明白了!”周兴平头点的跟捣蒜一样。

“这些钱你打算干什么呀?”水清侧头看着周兴平问。

“不是藏起来吗?或者送去府城存银号里呀!”

水清听了叹了一口气,这大概就是有知识和没知识的区别了吧!“这么多钱能藏哪去?再说了银票又不是全大庸通用的,万一那天银号倒了跑了哭都找不到地方!”

“这个时候有钱了当然买田买铺子投资,哪怕买农庄也比存银号里安全呀!至少有田契庄契在手,急用了卖了就是钱呀!平时还能种粮食吃穿卖不都是产出吗?”

周兴平被说的低下了头,“俺不知道买什么样的农庄。”

水清摸钱的手顿了顿,“这个不急,你最近没事经常跑跑府城增长些见识,田铺什么的都需要慢慢历练着买,反正这些钱也不会跑掉,找个木箱子把钱装好藏起来吧!”

“好!”周兴平听完赶紧找了一个箱子,又拿了一把铁锹进来,在屋里捣鼓了半个时辰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