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爷,他活着的时候只顾自己,做一锅肉自己先吃,吃不完盛起来带走吃,甚至不给你爹你哥哥们留一口汤,”周母恍惚的想到了儿子们的小时候。
“小时候你三哥偷了一块你爷碗里的肉,被你爷看见撵上去抓着他就扔深水里差点淹死了!后来被你爹救上来的时候,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好。”
“我还记得那块肉被水泡的一点油味都没了,他醒来的第一时间把肉塞我嘴里,我那时候正怀呢!嘴馋的特别厉害,白天夜里做梦都想吃肉,”周母说完捂着脸哭的泣不成声的。
她孝顺的儿子已经被自己伤透了,眼下的母子情就剩老头子牵连着,那么久远的事情自己怎么随口就能说出来呢?眼前似乎还躺着一个面色青白的孩子,瘦弱的去跟公公抢肉给她吃。
周父坐在堂屋眼里也闪过泪光,那时候年轻不懂父子与父子之间的处理,老三好了后还被他吊起来狠打了一顿。
莲花震惊的看着她娘哭,“我奶不说吗?”
“奶奶让淹死三哥,说家里孩子多不在乎少一个两个,结果这话应在了娘肚子里的那个了!”莲慧对这事还有一点印象在。
那时候她三四岁的样子,印象最深的还是抱着她娘哭,奶奶偏疼大哥,爷爷偏疼二哥,全家要说谁能吃上爷爷的一块肉,那非二哥莫属了,只有她们小三个爹不疼娘不爱的。
“果然最孝顺的是最不得爹娘心的!怪不得打鱼能掉湖里没上来呢!心眼这么恶这么毒!”莲花说完扭身就出去了,来到门口看几人正在忙活刮鱼肉。
“三嫂,鱼丸能包菜吗?”
“包菜不好吃,怎么你想吃包菜的?”
“想吃点菜圆子,”莲花亲昵的对水清撒娇笑。
“这还不简单?等俺们刮完了鱼肉,我给你蒸胡萝卜出来做萝卜圆子吃,”周兴平头都没抬的说道。
“现在萝卜不好吃了,你去村里看看谁家有莲塘,买一筐莲藕回来做藕圆子还有藕盒子吃,有鸡蛋买点鸡蛋回来,她奶这里想炖个蛋羹都没有。”
“我一会去村里转转问问,如果没有我去镇上买回来,”四人讨论吃的一个比一个积极。
周兴平是行动派,下午不忙的时候了在村里转悠了大半天,天快黑的时候了拎着一筐藕回来,还有一篮子鸡蛋两大条肉。
“你去镇上了?”周父看着东西奇怪的说道。
“去的杨家街那边呢!原来这里跟李家湖一样,热闹的地方都在杨家那半边位置,就这正月天里那边人来人往的挂花灯,看着就跟芙蓉镇似的,俺们住在后面离他们二三里路远都不知道。”
“是吗!”周母来这么久都不知道丰安庄繁华的事,以为那边被杨府包圆了,都是人家的地界她们不能去的。
“那要不要带他们去逛逛?”周兴平问水清。
“吃过饭去,你带他们都去逛逛看看,正月花灯会应该很热闹,我就不去了,这两天泥鳅闹觉折腾了我半条命。”
“不行我明天回去拿被子来。”
“不用拿,让他适应适应环境,孩子不能养的太娇气了。”
见水清坚持不让回去拿,周兴平只能作罢,有了要看花灯的心思,一家人吃饭又是飞快的结束了晚饭收拾好。
周母本来也不打算去的,结果被两个女儿连怂恿带推的也去了,一家人赶了一辆马车,就连泥鳅都被他爷抱去了。
到了杨家这条街面,一家人简直被震撼住了,靠近这边来回交叉五条街道,每一条街道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川流不息的人群都在仰头看灯,飘落的雪花片都不等落地,就被看灯的人热气蒸化了,卖小吃的摊子有很多,走来走去的还有跨着筐叫卖泥酥的。
“我得天!这里好热闹呀!看着比李家湖都热闹呢!姐,你们的机会来了,这地方适合摆鱼丸摊,”莲花感慨完赶紧低低的跟莲慧说起来。
“等俺成亲了俺就过来摆,”莲慧说完双颊通红羞怯。
“爹,周家的人也来了,”车二娃子跟他爹带人从杨府才出来没多久,这边刚把人送走扭头回去,正好看见周家一大家子在糖人摊子买东西。
车老汉带着儿子从另外一边闪身走了。
“爹,俺们为什么要躲他们呀?”车二娃子压低声音问道。
“躲?谁告诉你我要躲他们的?俺等着周家人上门求俺呢!”车老汉胸有成竹的说完。
车二娃子不解的看着他爹,“难不成还让周家休回家的闺女嫁给俺三弟呀?一个破烂货怎么跟黄花大闺女比呀?”
车老汉回头看老实的儿子,“黄花大闺女有田吗?黄花大闺女家跟杨府认识吗?俺们最近拉扯着周家的关系,从杨府得到的好处还少吗?”
车二娃子愣住了,“周家这么厉害?爹不是说他们家人丁单薄吗?”
“要的就是他家人丁单薄,”自己家要不是人丁旺还用坐在家里摆谱?周家不是拒绝了亲事吗?他就让周家看看,没有了他这个本庄熟人帮忙,看他周家的粮食怎么进门,这回自己还不上门提亲了,在家慢慢耗着周家自己来,他不信他们鱼户人家不心疼粮食,这个儿媳妇他车旺子家娶定了!
车家父子转身走的急,没发现周兴平和李明远看见他们的背影了。
“三哥,你看那不是车老汉吗?”
周兴平看了一眼,“别管他们,一切等俺家事情结束了在说。”
李明远点点头,扭头神色如常的带着老的小的们继续逛,晚上一直逛到月上中天了,一家人才尽兴而归。
第二天几人鼓捣着做了一筐藕圆子出来,还用鸡蛋面粉炸了藕盒子,大人吃的高兴了,那孩子更不用说了,每天家里都是香半里路远。
初五早上天不亮李明远跟周兴平就去了镇上,带着木匠家的马车,拉了整整一车东西回来。
“她娘,有啥东西是俺慧子当天带去的?”周父作为父亲对于婚嫁的东西并不精通。
周母挽着袖子点了数量,“拿一个木箱子下来,还有这些锅碗瓢盆勺子碗筷都拿下来,至于桌子板凳都送去四子家吧!他爹,记得把红喜字贴上,清子,赶紧给慧子收拾好的包袱给带上。”
水清反应半天才知道清子是自己,急忙忙进屋拿东西出来给周兴平,今天开始莲慧姐妹就不出来见人了,一个是孕妇怕冲撞了,一个是待嫁娘不宜抛头露面。
“对对!”周父荒忙接过红纸裁剪的双喜贴上,又让儿子在门口放了一挂鞭炮,放了一大块肉小半袋粮食在木桶里,悄悄的跟小女婿交代了两句,然后让小女婿跟儿子,带人把东西送去了郭四子家。
郭家也老早的就接到了信,知道今天是送嫁妆上门的日子,他一早就把两间屋子打扫了一遍,扶着看不见的老娘站在门口迎接。
周兴平远远的看见郭家门口的人,高高的个子国字脸,脸上都是满满的风霜,黝黑的脸上在额头处有一块疤痕,身上的衣服又破又脏的,他看了第一眼心里就明白爹为什么选这个女婿了。
“俺是慧子的三哥,这是俺妹婿李明远,”周兴平带人走到跟前,干巴巴的介绍了两句。
“郭四哥,”李明远笑着打了一声招呼。
“亲家三哥呀!你们快屋里坐,”郭母伸手扶着儿子赶紧招呼人进屋。
李明远余光打量了一下两间屋子,还有一间锅屋黑乎乎的。
“婶子,俺们今天是来送东西的,还有几天就是一家人了,您老不方便就别客气了,趁着人都在俺们哥三把东西卸了,”李明远只能发挥他的口才了。
“那行,麻烦你了亲家他女婿,”老太太努力替儿子找补话。
送东西的人心里都想笑,“这两家人真是……!”
“东家,东西俺们都卸下来了,至于搬位置你们就自己动手挪挪,送家具的人小声的跟两人说道。
“可以的,”李明远赶紧答应下来。
得话了,三个伙计手脚麻利的开始放桌子板凳,大木柜子太重了,他们帮忙抬进去放好,锅屋的柜子啥的几人直接放在了地上。
大的东西下完小的东西捡干净,然后便是最后一样重头东西,周家给闺女陪了一张木床,样子虽然简单,但是比土泥巴的不是上了一个档次吗?
整床不好拉只能把床弄成部件的,送到家门口给你现安上,约么也就一柱香的功夫,“床好了,抬进去主家大喜!”小伙计嘹亮的声音喊单。
李明远听见赶紧点了一挂他带来的鞭炮,噼里啪啦的放起来。
周兴平转身拿出三个红封递过去,“谢谢你们了。”
三个小伙计千恩万谢的接了东西才走。
“郭四哥这个是给你和郭婶子的,里面一针一线都是大姐自己做的,还请婶子别嫌弃针线粗糙,还有这里的,初九那天麻烦郭四哥摆一桌两桌都行,好歹是大喜事得红红火火的。”
“俺明白了妹婿,”郭四子也不矫情接过桶和包袱抱进了屋里。
外面的东西周兴平跟李明远一股脑的都给送去了屋里,剩下的就让他自己慢慢收拾,“婶子、郭四哥,俺们回去了家里还有点事。”
“亲家他三哥和亲家他女婿,你们留下喝口水歇歇,”郭母扶门出来留人。
“婶子,过几天不忙了,俺们就好好走动走动,到时候俺来给你拜年。”
“好!亲家他女婿还有他哥,俺们慢待你们了。”
李明远跟周兴平牵着马车回家走远了。
“他们给了啥呀?”郭母扶门进屋问儿子。
郭四子打开包袱,是两身棉袄裤和棉鞋,他抖开看了一下,递了一套给他娘,“莲慧给你做了一身棉袄和棉鞋,给我也做了一身。”
“棉袄?”郭母手里摸着厚实的棉衣,脸上止不住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