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如之,奈何

士卒们休整的同时,各人的军功也开始计算。

对于阵亡的士卒,抚恤金也拟文到家属内下发。

骨灰名牌供奉于三清庙之中。

得益于阿拉伯数字和简体字的推行,以及各种纸张表格的盛行,这项工作推进的相当顺畅......

与此同时,对西城县的治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魏正的三清大学中,早有如何处理的课程,各个学生入场后,工作就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在这新占领的土地上,除了早就暗中充当魏正奸细的申家,以及申家那些紧密相连的铁杆盟友之外,其他大族豪强的命运不可避免的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些大族豪强,被直接归为普通民户,名字一一被统计入册。

他们曾经依仗的财富根基,诸如大片肥沃的田地、成群的牛马、堆积如山的粮食、豪华气派的宅邸,以及众多供其驱使的奴仆,均被官府没收。

为了便于管理,同时削弱这些大族的势力,他们被强制迁徙到南乡县。

不过,魏正的治理手段也并非严苛到极致,对于他们的金银财帛并未没收。

只是考虑到路途遥远,五铢钱面值过小,携带不便。

另外到了大汉,无主件是无法流通的。

于是好意将其全部换成了直百钱,美其名曰方便他们携带财物前往新的居所。

在这一系列变动之中,申曈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

作为申家的重要人物,申曈对于继续经商并没有多少兴趣。

在他看来,这个年头经商,靠的并非单纯的商业运作技巧,而是背后错综复杂的人脉与权势。

如今有了踏入官场、成为士人的绝佳机会,没有人会轻易放弃这改变家族命运的契机。

于是,申曈做出了一个大胆而明智的决定,他直接捐献了家族大部分的财产和田地,并将族中原本用于护院的族兵、依附的宾客等,全部编入了军中。

这一系列举动,赢得了魏正的高度赞赏。

魏正当即许诺给申曈一个讨逆校尉的职务。

相关的表奏文书迅速拟好,并快马加鞭送往大将军府。

表奏条理清晰,详细阐述了申曈的功绩以及其对蜀汉阵营的忠心与贡献。

只要大将军魏延看过之后,认为没有问题,便可敲定这一任命,随后魏延会再次拟表,将此事送往成都,呈递给朝廷审批。

实际上,此次西城县的占领属于开疆拓土的战功,并不会侵占他人已有的官职位置,而且从大将军魏延到大司徒胡济,在某种程度上都与魏正关系密切,属于同一阵营。

所以,自魏正许诺给申曈职务之后,申曈便满怀信心地开始行使起讨逆校尉的职务,仿佛已经得到了朝廷的正式认可。

自此也就完成了普通庶民到两千石的大跳跃。

而申家这个族的权势,也就来到了申曈这一脉。

如果申家能够绵延下去的话,那数百年后,申曈便是申家的先祖。

也借由此,魏正下令开始了对西城县田地林地矿产的丈量清查统计。

是的,来到了西城县,他就没打算丢弃不要。

正所谓,我占了就是我的,让我吐回去,一点也不行。

......

在这场战役中立下功劳的其他人,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只不过关键问题在于他们都属于魏正的部将,而魏正的官职没有得到较大跳跃的话,他们的官职很难有大的改变。

当然,如果这个时候,某人选择单飞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这些人哪里不清楚魏正的位置,那可是新生代的领袖。

基本上作为丞相府三代目培养的存在,这么好的抱大腿机会,怎么可能鼠目寸光,去飞往别处。

......

数日之后,阳光洒落在西城县的城墙上,映照着往来巡逻的大汉士卒。

远处尘土飞扬,一支队伍浩浩荡荡而来,正是费祎带领部分援兵抵达。

之前魏正被围在南乡县后,他就得令前往支援。

不过终究是速度慢些,没有赶上南乡县的那场大战。

费祎骑在高头大马上,神色沉稳,目光扫视着四周,与前来迎接的魏正等人汇合。

众人相见,一番寒暄,气氛却并不轻松。

因为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坏消息。

西线战场的局势陡然紧张,压力大增。

费曜、郭淮率领魏军如汹涌潮水,一举攻陷武都郡。

武都太守姜维和征北将军马岱在激烈抵抗后,无奈退守马鸣阁道和桥头谷。

那两处关隘虽险要,但面对魏军的凌厉攻势,也显得岌岌可危。

此地若失,那么阴平郡就会成为一块飞地,那么距离丢失,也就是时间问题。

阳平关原本是阻挡魏军进入汉中的关隘,此刻也成了司马懿大军阻碍魏延前往支援的关隘。

目前,成都方面,邓芝统兵前往梓潼郡......

消息传来,西城县的议事厅内,众人面色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魏正的神色很是凝重。

曹魏火力全开,竟恐怖如斯。

仔细想想,历史上,曹魏几次讨伐蜀汉无疾而终,其实更多的是天气和内部的问题。

而这一次,曹魏的宗室和士族,竟然空前的团结。

费祎带来的,还有大将军魏延的信

信中督促其尽快出子午谷道,直逼长安。

如此曹魏必然担忧后勤粮草。

便能极大地缓解西线压力,打乱魏军部署,甚至有可能扭转整个战局。

魏正收到信件,坐在案几前,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犹豫。

他清楚魏延的战略意图,出子午谷直逼长安,看似险招,却极有可能创造奇迹。

而且,此时西城县刚刚占领,根基未稳,将士们也尚未完全从之前的战斗中恢复过来。

再者,贸然抽调兵力出征,西城县的防御也会变得薄弱,若魏军趁机反扑,这里也将陷入危机。

当然,魏正的想法,其实还是侵吞上庸三郡。

如今,荆州兵大败,其中死去的还有不少上庸三郡的士卒和民夫。

此刻正是上庸三郡最为空虚的时候。

因为他们刚刚大败的荆州,根本无力支援。

可以说是上庸三郡唾手可得。

“少君侯,若是西线无碍,自当攻打上庸三郡。”费祎建议道。“但若是司马老贼攻入梓潼郡,隔绝汉中和益州。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魏正点点头,自是认可费祎的建议。

毕竟,他侵吞上庸三郡的前提,也是西线战事无碍。

只是没有想到,姜维和马岱这么不禁打......

“这个,我自然知晓,但子午谷道地势险要,道路崎岖难行。

一旦曹魏早有准备,堵在谷口,那么我只能乖乖退回来。

对西线战事,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即便我出奇制胜,占据了长安,那以曹睿的秉性,他必然会举并州和司州全力来攻,而不会撤回司马懿。

我们的对手,不是庸碌之辈啊!”

闻言,费祎也陷入沉思之中:“如之奈何?”

“既然如此,不若死中求生。

只是不知费郡守,还有如此勇气?”

陡然间,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入魏正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