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两个思维误区
在我看来,企业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两个思维误区:一个是盲目悲观,另一个是盲目乐观。
盲目悲观
所谓盲目悲观,是说很多人误以为转型没有前车之鉴,更没有可以学习与参照的对象,只能自己去摸索,认为“交学费”是肯定的,出现问题是必然的,由于担心转型失败,因此不敢大胆地去调整。我与很多老板、高管打过交道,大家在最初与我沟通的时候,往往非常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行业存在的问题是特殊的,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自己企业的问题也是特殊的,是其他企业所没有的,所以不认为有现成的方案可以参照,更不相信有“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两全其美的方案。
我在这里想借用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的一个说法:当你遇到经营管理难题的时候,不要关起门来思考,而要走出门去交流。我坚信你现在遇到的各种难题都发生过,作为一名管理者,你的任务就是找到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案,你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我认为,这种开放的思维模式是企业转型的基础,没有开放的心态,就很难从困境中走出来。以我多年从事管理咨询的经验来看,不同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其实是相通的,深入挖掘之后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存在共性。其实这里同样存在一个“二八法则”,即80%的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类似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也是相通的,只要你用科学的方法论去寻找问题的本质,找到导致表面问题的根源所在,就不难发现解决办法,从而实现标本兼治。
盲目乐观
所谓盲目乐观,是说很多人对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缺乏认知,过于自负。这一点不难理解,不管是多大规模的企业,从小做到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老板和高管都是身经百战,都有骄傲的理由和资本。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管理的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驾驭起来越来越难,这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也是导致问题的根源。
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有些人过于乐观,容易想当然地用过去的经验和别人的说法去做判断,这些人大多信奉这样的理念:没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吗?他们往往把复杂的问题看简单了。要知道,看过猪跑和吃过猪肉是两个层次的概念,没有吃过猪肉的人尽管看到过猪跑,但是猪肉到底是什么滋味他们并不清楚,而只能停留在对猪肉的幻想阶段,不可能找到感觉。
我坚信这样一个逻辑,对老板来说,真正的危险既不是那些整天令你头疼和困惑的难题,也不是那些让你纠结的现实麻烦,而是你意想不到的很多潜在问题,即你视线之外的危险。所以转型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真正的危险均在视线之外。为了避免陷入误区,就要请明白人(过来人和有经验的人)帮忙挖出企业里存在的死角,找到盲区,发现陷阱。换句话说,就是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都列举出来,把可能导致问题的环节都想到,这样才能在脑海里成像,防患于未然,并将解决方案在自己脑子里进行预演,像放电影一样从头到尾多走几遍,直到看清最终的结果为止。
过去这些年,很多企业推出的政策之所以朝令夕改,很多制度之所以得不到基层员工的拥护,就是因为事先没有进行足够的调研,没有进行预演,更没有按照设想的流程排练,所以推出后不久就被迫终止,令当事人非常尴尬,被员工耻笑,政策和制度也渐渐失去了权威性和严肃性。这一切都是过于自负导致的,所以建议大家,今后不管制定什么制度,一定不要盲目乐观,更不能高高在上,以为自己拥有制定规矩的权力,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必须把问题的复杂程度想清楚,把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想清楚,要认真听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而不是仅仅围着老板转。
转型需要有一颗谦卑的心,需要摆脱过去的惯性思维,要学会用巧劲,要进行微创新,用最省力的方式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