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尽攀登:无脚登山家夏伯渝的珠峰梦
- 夏伯渝
- 964字
- 2025-02-17 17:38:15
二次截肢
其实刚开始,我也接受不了一夜之间由一名国家队的运动员变成残疾人的现实。那时还没有“残联”(残疾人联合会)这个组织,残疾人体育由当时的国家体委群体司负责。
有一天,群体司的一位工作人员来找我,让我参加1987年在唐山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我喜欢参加运动会,以前也经常参加,可没想到,现在要参加的竟是残疾人运动会了。
今非昔比,想想真是伤感,但为了热爱的运动,我还是点头答应了。
我不想让旁人看出我是残疾人,在练习走路上下了很大功夫。为了使步态走得平稳,不一瘸一拐的,只要有机会,我就去登香山、爬长城。
我觉得进行登山和上下台阶的锻炼,不但能增强体能、心肺功能及腿部力量,也是一种练习走好步态的方法。经过刻苦的练习,仅从我走路的姿势上,一般人还真不容易看出我是失去双脚用假肢行走的残疾人。
在运动会开幕的入场仪式上,我或是推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或是故意拖后一点和工作人员走在一起,有的人甚至把我当成教练了。
为了锻炼走路,我不顾疼痛,磨破皮肤是常有的事。与一般人不同,我腿部被磨破的不是正常皮肤,而是疤痕组织。疤痕组织愈合速度非常慢,加上冻伤部位周边组织的血液循环很差,我练习走路的心情迫切了一些,所以磨破的伤口长期都没痊愈。
我不可能天天跑到医院去换药,所以十几年来一直是在家自己换药。出国访问或外出比赛,我还要带着这些药物,既麻烦又不方便,换药的敷料有时候也不能消毒,很不安全,伤口容易感染。
我即将参加1994年举行的“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简称“远南运动会”,现改称为“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将来还要登山,天天换药不是办法。为了全身心地投入运动中,我不得不在1993年做了第二次截肢手术。按照中国传统截肢法,在双小腿的膝盖以下三分之二处截肢。
截肢后的双小腿没有了疤痕组织,正常的皮肤也磨出了一层茧子,再加上高科技在假肢上的运用,使得假肢在穿戴的方便性、舒适性以及运动方面,特别是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我也在这次“远南运动会”的比赛中获得标枪银牌的好成绩,并荣获“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称号。

参加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荣获“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称号
随着国家的发展,各级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更加重视、关心,各级残联相继成立,针对残疾人的一些优惠政策也不断出台。残疾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逐步提高,我也慢慢地接受了残疾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