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时候输球并不意味着失败,反倒有可能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输给塞拉峡谷高中之后,费尔蒙特预科学院新生队,反而获得了更多高校的关注。
甚至还有本地报社、电视台的记者,得知那场比赛的比赛内容后,主动找上门来进行采访。
不得不说,与强队打球,与强者有接触,就是能令自己的名气大增。
有时候碰瓷强者,也不失为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
费尔蒙特预科学院篮球队(主要指代一队),在大洛杉矶地区私立高中球队的排名还不到前五十。
塞拉峡谷高中篮球队却是前三的存在。
即便将公立高中也算上,塞拉峡谷高中也能常年排进前十。
也是塞拉峡谷高中足够强,足够出名!即便只是新生队之间的友谊赛,马龙也靠着这场本来不起眼的比赛,一战成名,大出风头,广为人知。
毕竟一个人的得分,超过全队的三分之一,这有点太夸张了。
而且,马龙单场22分的得分数据,还是面对塞拉峡谷高中这种强队打出来的。
这无疑更加难得,更具含金量。
马龙因此成名后,学校也开始考虑要给马龙退学费。
甚至主动让史密斯教练指导马龙,申请学校设立的体育奖学金。
私立高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招生。
马龙突然发迹,并且有望帮助新生队取得好成绩。
对于重视体育成绩的费尔蒙特预科学院而言,无疑是一个活生生的招生广告。
特别是,费尔蒙特预科学院的亚裔学生还不少,橘县本地也有不少华裔、华人。
所以,免除、退返马龙的学费,再给马龙点奖学金,以此挽留马龙,也能避免马龙被其他私立高校挖走。
不得不说,真实的商战没那么多套路,往往都是朴实无华的。
对于校方透露的善意,提供的帮助,马龙也很难拒绝。
倒是史密斯教练,给马龙拒绝了直接提升到二队的机会。
事后从史密斯教练口中得知此事,马龙也没觉得遗憾,或是因此生气。
人不为己天地诛!史密斯教练在马龙身上投注了不少资源,同样也投注了一定的感情。
眼看着投资快要有回报了,自然不肯随随便便将马龙交出去,变成其他教练的政绩。
关于这件事,马龙自己也认为,这并不算史密斯教练坏了他的好事。
如今马龙确实有打上二队的条件,但去了二队,到底还能不能像在新生队这样发挥出色,那就是一个未知之数了。
马龙心里很清楚,现阶段的他,技术方面还有很多缺点,需要慢慢改进,继续苦练技术。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马龙还需要比赛来刷“经验”,刷技能等级。
在新生队,马龙有足够的上场时间,足够的球权,去了二队就未必了。
或许去了二队,参加的比赛会比新生队多一些。
但如果无法上场,无法拿球肘人,那也不利于马龙提升等级,提升实力。
所以,反倒是留在新生队,马龙可以稳定打怪升级。
即便“马龙之肘”下一次升级,需要积累1000名不同的球员,马龙在新生队打上一年,差不多也能凑够数量了。
更何况,大洛杉矶地区有上百所私立高中,另外还有六百多少所公立高中。
这些高校的球员,完全够马龙凑人头了。
即便下一次升级,可能要肘10000名球员,只要能打遍整个洛杉矶高校,球员数量也是够的。
真要仔细计较一下,反倒是马龙自己没这个时间。
一天一场比赛,一场肘遍12人计算,一年也就4380人。
满打满算肘完10000人,也需要两年半。
可问题是,高中生的主业还是学习,不可能每天都在打篮球。
退一步说,即便是职业篮球运动员,譬如NBA球员,也不是每天都有比赛打的。
一年也就八十二场常规赛,算上季后赛也无非百余场。
以这个打比赛的频率来计算,马龙想要达成“万人肘”的成就,差不多需要耗费十年时间。
想清楚这些后,马龙就不再急于求成了。
马龙并不觉得,在得到二队的教练指点之后,实力就能突飞猛进。
自身潜力如何,接下来还有什么能开发的?拥有系统面板的马龙自己会不清楚吗?
对现阶段的马龙而言,知根知底,且最早对他透露出善意的史密斯教练完全够用了。
更何况,史密斯教练不仅会教他打球,还能在生活上给他提供一些帮助。
时间逐渐临近圣诞节,而圣诞节之后就是长达两周的冬假。
知道马龙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史密斯教练,也是亲切、热情的邀请马龙去他家过圣诞节,去他家常住一段时间。
马龙手头没钱,家里也没钱,学费和奖学金又还没有拨下来,不可能像富二代留学生那样购买飞机票回国度假。
可是两周时间,独自一人待在学校里,也确实凄苦、烦闷。
面对史密斯教练的热切邀请,马龙无论如何都没法拒绝,最终只能坦然接受。
不过,等过完圣诞节后,史密斯教练又恢复了他的本职工作。
在他家后院,以一对一,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诉马龙该如何进步,如何正确的打球。
“对于接下来的比赛,你必须具备一定投篮能力!”
“为了球队,你需要增加一些持球的戏份,这样能更好的吸引防守,帮助队友。”
“对于你现在的身高,抛投是一种不错的进攻方式、投篮选择。”
“注意你的步伐,你需要变得更灵活,你需要变得更迅捷。”
“让投篮变成你的本能,就像呼吸一样。”
“节奏能让你的投篮更有把握!投篮不止是双手,脚步同样重要。”
在史密斯教练的指点下,马龙开始增强投篮能力。
又因为现在身高才长到1米83,在新生队属于锋卫摇摆人水平。
所以,马龙练习持球投篮这一块,更多练得是小打大神技——抛投。
抛投其实并不符合马龙的天赋。
抛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投篮方式,跟小球时代的单动投篮原理相似。
优点是出手快,省力气。
缺点是怕身体接触,稳定性差。
一旦投篮过程中遭受身体接触,力量分散了,投篮就很不稳。
另外,抛投是单手投篮,没有用到辅助手,投篮稳定性较差,进球更依赖手感。
像库里那种协调性强,具备历史级手感的球员,抛投和单动投篮都神准无比。
马龙没这样的天赋,手感或许还行,毕竟卡尔·马龙篮下终结能力很强,上篮、勾手都没问题,但是协调性好像不太够用。
同样擅长篮下终结,邓肯不仅有勾手,还有小抛投。
卡尔·马龙只有勾手,没有抛投。
而邓肯的协调性,在NBA历史级内线巨星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邓肯的代表作原地大风车,足以证明这一点。
好在,马龙跟卡尔·马龙还是有所不同的,马龙是有挂的。
或许也是2级马龙之肘提供的15%投篮稳定性发挥了作用,马龙在短短两周时间内,练出了一手看上去还行的右侧45度持球突破行进间小抛投。
攻击距离能够从罚球线直至低位三分线内一步的区域,即半截篮的投篮范围。
不过,让马龙从左侧持球进攻,这一手小抛投就没那么稳了。
即便是无人防守的训练,也就六七成命中率,这显然是不合格的。
更别说,换左手来抛投,命中率就更加惨不忍睹了。
简而言之,马龙临时抱佛脚练出了一招可堪一用的右侧抛投。
等冬季学期开学后比赛重新开打,马龙的武器库不再是弱侧空切接球攻筐,转换进攻下快攻这两板斧。
有了抛投得分的能力后,马龙可以更多尝试持球,更多的主动发起进攻。
再往后,就是进一步加强中投能力,造杀伤能力,突分能力,变得更加全面,更加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