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都停一下,看向这里,我有事情要宣布。
为了增加球队的竞争力,在接下来的赛程中赢下更多的比赛。
我决定将球队第六人——马龙,提升至球队首发。”
史密斯教练没有耽误时间,直接快刀斩乱麻,当众宣布马龙成为首发球员。
没等新生队的球员们发表不满情绪,史密斯教练又吩咐道:“还有一件事。
从今天开始,首发阵容将会重新进行调整!
之前替补球员,也有机会进入首发阵容。
距离下一场比赛还有两天时间。
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加紧时间训练。”
既然将马龙安排进首发阵容,史密斯教练自然也不会允许首发阵容里其他人联手排斥马龙,暗地里给马龙下绊子。
为了让马龙在首发阵容里有足够的话语权,足够的自由度。
史密斯教练主动打散了原来的首发阵容,再给替补球员画饼。
如此一来,首发和替补这两拨人,瞬间形成了对立面。
即便原先因为肤色、人种报团取暖,现在也会因为个人利益,开始勾心斗角。
毕竟没有人愿意一直打替补。
特别是对新生队的高二学生而言,马上要高三了,即将离开新生队,重新谋求二队的地位。
新生队的首发球员进入二队,还是有一定几率继续担任首发的。
可如果是以替补身份加盟二队,运气不好没准还要从球童做起。
值得一提的是,篮球是典型的冬季学期体育项目。
等三月份比赛结束,新生队这一批高二学生,即便有实力竞争首发席位,也没有舞台供他们展示。
如今距离联赛结束,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半月。
这种时候突然有机会打上首发,自然是要尽可能的去争取这个机会。
于是乎,替补球员举双手支持史密斯教练的决定,并且在训练中开始拼命表现。
替补球员的所作所为,首发球员都看在眼里。
为了避免角色互换的事情上演,同时也是不想重新沦落为替补球员。
尚且占据首发位置的新生队主力,也不得不跟着内卷起来。
甚至个别聪明的球员,主动向马龙靠拢。
如果马龙能够为他们在史密斯教练面前说话,那么新生队首发的位置,还是有很大几率能够保住的。
球队原来的首发,不跟马龙内耗,反倒主动接近马龙,这一幕是史密斯教练期待看到的。
而为了球队尽快形成战斗力,赢下更多比赛,史密斯教练也有些心急,于是主动找上马龙。
“马龙,你更希望跟谁一起打球?”
“教练,你决定就好,我坚决服从你的安排。”
马龙不在乎跟谁打球,反正队友不会比他强,不会给他带来太大帮助。
在获得球队首发,球队核心的地位后,马龙就没什么追求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在史密斯教练面前表现的乖巧一点,以此方式维护史密斯教练的权威。
听到马龙这么回答,史密斯教练非常高兴。
“很好,那就按训练赛中的战术配合效果来吧!”
在史密斯教练的计划当中,等校际联赛结束后,他还想带马龙去打AAU。
AAU,即The Amateur Athletic Union,业余体育联合会,又名青少年业余体育联赛。
是美国体育青训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绝大多数NBA球星,就是在AAU发迹的。
詹姆斯能成为耐克之子,没进入NBA就获得耐克提供的天价球鞋合同,就是因为在AAU打出了名堂。
相比较,大洛杉矶地区,私立高中新生队之间的小打小闹。
全美关注,商业影响力极大的AAU,才是马龙职业生涯初期的重头戏。
只要能从AAU,一级一级赛事打上去,打到顶级联赛。
那么最终能够一战成名的,不止是球员,连教练也会大受裨益。
史密斯教练相信,只要马龙不弃他而去,不脱离他的掌控。
那么等他带领马龙打完四月份到七月份的AAU,就能完成身份上的蜕变,一举功成名就。
到时候,他即便无法在这座学校执教一队,也能去另一座工资待遇差不多的学校另谋高就。
然而,一切的前提就是马龙愿意跟他去打AAU,愿意在他手下效力。
如果马龙通过其他人的渠道加盟AAU球队,那么之前一切的投资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正是有一这层担忧,史密斯教练在答应将马龙提上首发后,就立刻想办法解决队内矛盾,尽可能的让马龙在新生队待得舒服、舒心。
不过,球队经过阵容调整,队内人心不定,也很快让史密斯教练自食恶果。
接下来的两场比赛,新生队都以失败告终。
其中一场对手实力很强,输球也算正常。
另一场的对手,整体实力甚至要比新生队稍弱一些。
可新生队因为场上多次出现战术配合失误,球员本身的实力又无法完全发挥出来,最终以一场糟糕的失利结束比赛。
输了两场之后,史密斯教练虽然算不上备受打击,但心气方面确实有些受损。
对于本赛季剩下比赛的胜负,史密斯教练表现的不再那么用心。
转而找部分球员单独聊一聊,开始以这部分新生队球员为骨干,构建一支全新的AAU球队。
对于史密斯教练私下里的行动,马龙并不关心,所以了解的也并不多。
马龙关心的只有自己的训练,自己的实力。
【篮坛最强马龙系统】
【球员模板:卡尔·马龙(已激活,100%)】
【球员信息:马龙,16岁】
【身体素质(成长中)
静态:身高186厘米,臂展195厘米,摸高241厘米,体重163斤
力量:上肢79,核心66,下肢68
速度:直线75,横向64,爆发62
弹跳:站立68,助跑72,弹速50
敏捷:平衡67,协调68,柔韧66
恢复:体力75,耐力83,精力93】
【篮球技术(成长中)
控球:运球64,护球75,传球52,球感33
无球:接球73,跑动67,摆脱73,空切78,掩护68
防守:干扰45,外防66,内防43,协防31,抢断73,封盖26
篮板:前场43,后场58,卡位83,预判62
面框:突破74,扣篮6,上篮76,近投68,中投62,三分10
背筐:要位77,脚步63,背打36,勾手21
其他:罚球62,补篮24,挡拆74,快攻79,假动作65,造犯规35】
【实力评估:天才高中生,身体天赋出众,篮球技术一般。】
“终于能够扣篮了,真不容易啊!”
经过两三个月的努力,马龙终于具备了扣篮的能力。
除此之外,随着身体素质大幅度增长,以及各方面技术的精进。
马龙的持球能力、无球能力、投篮能力、篮下终结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
单从面板数据来看,马龙的实力已经接近NBA饮水机管理员。
不过,数据是数据,实力是实力。
几乎每年都有身体天赋爆表的乐透秀,在NBA打了几年后就迅速消失不见。
作为职业球员,没有技术,不知道总结比赛经验,单靠身体打球,必然会被残酷的NBA生存法则给淘汰掉。
所以,在进入NBA之前,马龙需要打更多的比赛,来促使自身成长。
“我该去二队、一队,跟那些年龄比我大的球员打球了!”
成为新生队首发后,马龙每场比赛砍瓜切菜,雷打不动20+得分,逐渐有点“邮差”的味道。
也是每场比赛的内容差不多,每次打比赛都像是在打卡上班。
这让马龙觉得新生队的比赛有些枯燥乏味,没有什么挑战性。
于是想要向上,向高难度的比赛发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