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新人

周日的上午八点,邵承东骑着自行车,载着苏守真从家里出发,目标是故宫。

如今的故宫对外开放,不过景山依旧封闭,属于军管。

说起来,这还是邵承东跟苏守真的第一次约会,他们从认识到现在,还没有专门出游过。

第一次约会,邵承东非常重视,苏守真本来还想多喊一点人,但被邵承东一说,立即决定就他们两个人单独游玩。

邵承东带上了相机,两人买票进了故宫。

这个时代,进来参观的人其实也不少,一方面是票价便宜,另一方面这里也是约会的不错地方。

当然,相比后世每天几万人的游览量,是远远不如的。

而且旅游服务配套方面,也远远不如。

想要请人帮忙介绍,一天两块钱就能请一个专业导游。

但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就连商店都只有两家,还都是在外围。

大部分人都自己带着水壶,像邵承东这样挂着相机进来的,几乎没有。

如今这个时代,故宫并没有大规模修缮,连墙壁与房顶,许多地方都褪色了,有些宫殿,甚至露出了底色。

所以,整个故宫显得有些破败。

可是在这个巍峨的宫殿里,进来就能感受到来自历史的压迫感,油然而生出一股自豪。

如今主要开放的区域是前宫建筑群,后宫许多院落都封着,只有少数几个宫殿群开放。

邵承东跟苏守真参观了大部分区域,一直玩到下午一点多,饿的实在受不了才出来。

出来在停车的地方,就遇到了几个老朋友,看到邵承东就兴师问罪。“承东哥,我们特意买了菜想到你家吃饭,你倒好,跟守真出来玩,根本没想到带我们。”

守真格外不好意思,但邵承东并没有放在心上,笑说:“买了肉,晚上再吃也不晚,现在时间还早,我们去北海公园玩,我给你们拍照。”

四男二女都比邵承东小,立即点头笑。“行,还要给我们买奶油冰棍。”

邵承东拿出了带来的煎饼和包子,就着水壶填饱了肚子,一行人就骑车前往北海公园。

在故宫里面,他们不好意思拿出味道大的煎饼吃,不仅仅怕别人羡慕,更怕亵渎先灵。

天气炎热,午后的北海公园游客也不多,他们租了一艘船,泛舟湖上,享受着湖面上的清风,觉得惬意无比。

只有邵承东一个人上班了,其他人都还在上学,所以邵承东也就没有让他们花钱,租船,买雪糕,小吃,都是他出的钱。

其实他们也都不缺钱,大钱没有,但小钱都不缺。

不过从小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交情,没有人在意这一点开销。

下午五点,他们才从公园出来,然后一起到了邵承东的家里。

李霞知道孩子们下午还会过来,特意让小陈出去买了早熟的西瓜,西红柿,还有一些桃杏。

西瓜是从基地买的,一下子买了二十个。

他们回来后就破开了西瓜,给他们消暑。

邵承东拿出了两副扑克牌让他们玩,没有拿出包装盒,假装这是进口的扑克牌。

后世的扑克牌都有一层封塑,与如今的厚纸片扑克牌有明显的区别。

他们也不玩钱,只是简单的升级,就迷恋的不行。

邵承东没有玩,只是看着他们玩,想着他们未来各自不同的命运,感慨无比。

为了怕晚上太晚,六点的时候,邵承东就进了厨房开始做饭。

他们带来的肉不错,是三层半的五花肉,用来做红烧肉最好,他们也点名要吃红烧肉。

邵承东就拿出了全身本领,用了不少空间里面的配料,做了将近三斤红烧肉。

如今各种蔬菜不缺,虽然大部分是素菜,却也做了一大桌菜。

特别是李霞擀了好几斤面,做了一大锅凉面,配上黄瓜丝,鸡蛋饼,让所有人都非常满意。

怕他们出事,李霞不敢让他们喝酒,只让他们喝西瓜汁。

不曾想,还没有开席,姜阿姨也过来了。

她说过来接女儿,也跟着吃了一顿美食,还跟邵承东探讨了一番摄影技巧。

邵承东一直奉承着她,不敢得罪,更不敢亲近。

结束之后,感觉比打了一场仗都累。

晚上苏守真跟丈母娘回家去睡,她们母女俩也准备搬家,因为下周李霞要出差,邵承东也可能会出差,请她们母女俩过来看门。

而她们回去后,邵承东跟李霞又进了空间跟邵济民汇合。

他如今在魔都那边进行超细铜丝拉丝技术指导,如今国内在细铜丝拉丝与漆包线生产方面,基础非常差。

而电机行业,对细铜丝的需求非常大。

想要弄出合格的漆包线,不仅需要对拉丝机器进行改进,漆包线的生产过程,需要的化工原料,都需要调整配方。

他们一家之前的期待还是太高了,认为三个月左右就能弄出合格的无刷电机,现在看来,今年年底之前能生产出来,就已经不错了。

相反,邵承东这边,都属于一类配件,只要解决了材料与设计问题,时间快的话,一个月就能拿出成品。

李霞这次出差的时间不会短,她需要对国内机械领域的大型企业进行全面摸底,并且整理出攻关的难关。

任何困难,都会全国一心解决,而不是靠某一家企业,某一个人。

家里的钱票都放在空间的客厅里,不管谁出门,遇到想买的,都能直接买。

而她这次去先去青岛,就准备试验一下能不能把海水引到空间的水池里,在空间里养一些海鲜。

如果能养,未来就不愁缺海产品吃了。

国内现在海鲜泛滥,只是缺少打捞的工具与储存能力。

缺少制冰设备,缺少运输能力,不要说内陆,就连海边的人,都很难吃到新鲜海鲜。

空间里养的淡水鱼,已经被全部转移到了58年的家里,家里的水塘面积超过五百平,几乎闲置,养几十条鱼轻而易举。

现在的豹子,就把水塘里面的鱼都看做自己的,邵承东想要捞一条,还要跟它先商量一声。

不过它的食量小,随便忽悠一下,它就随便邵承东一家跟它抢鱼吃了。

周一上午上班,邵承东带上画好的图纸,刚来单位,就遇到了一件好事。

单位这次一下子招了十二个应届毕业生,并且全部是女学生。

虽然她们是来自一所学校,却都是工科毕业。

哪怕不是机械专业,但都懂基本的专业术语,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有了她们,就不用工程师们跑腿,接电话了。

所以这批学生,全部分配到技术部门,负责接电话以及内务。

邵承东们的二组由于还有一个编制,分配了一个叫姚淑芳的女生。

虽然是应届毕业生,但所有人都比邵承东大,邵承东依旧是单位年纪最小的。

姚淑芳就比邵承东大一岁半,上个月刚过了二十二岁生日。

她占据了进门的桌子,邵承东坐到了第一排的墙角去。

安排好了她的位置,邵承东顾不上指导她的工作,只是先让她看保密条例,接电话,就跟夏英出门去了一机床的技术处。

一机床相比研究所,面积要大的多,人手也多的多。

他们的技术处,就有超过一百人,不过大部分是助理技术员,六级工程师在厂里就是大拿了。

当初他爸爸调来一机床,就能直接担任副总工。

但他爸都没有履职,又直接调到研究所。

技术处分了好几个科室,其中一科主要负责研发,二科负责外联,三科到九科都是与车间对接,负责技术协调与指导。

在厂里的技术科,经验有时候比技术更重要。

薛科长是一科的科长,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充满了对新技术的激情。

看到邵承东的图纸,他就如获至宝,根本顾不上招待邵承东与夏英。

一个年轻的女助理给邵承东与夏英泡了茶,邵承东喝了一口,就是普通的高碎。

一杯茶快要喝光,薛科长才抬起头说道:“除了需要高速钢的少数配件,其他配件,我们厂都可以协调生产出来。”

夏英笑道:“老薛,我们也算一家人,对你们的情况非常了解,你可不要吹牛哦。”

薛科长笑说:“你让我现在拿出来,我肯定拿不出来。但这里面很多配件以及材料要求,可以算是通用的。

我们厂最近跟红星轧钢厂进行不少新机床的联合研发,很多配件刚好都在试制。

所以让我们来试制,虽然可能会耽误一点时间,却比你们自己去费心找钢铁厂,要省事儿许多。”

邵承东点了点头,问道:“薛科长,根据我的统计,多悬臂系统与联动工作台系统,一共有五十六个需要新试制配件,你统计一下,可以解决多少种?

我们几乎可以说是一家单位,只要你们能解决的,我们当然希望交给你们来做,这样我们也省心。”

薛科长如此积极,自然也有新技术的功劳在里面。

可是只要他们能帮忙解决,给邵承东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与精力,邵承东求之不得。

邵承东看了看夏青,她也微微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薛科长,我们想要研发的系统,主要包括悬臂系统,加工刀头递进系统,联动工作台系统。

目前只是立式铣床,未来还计划在车床,磨床,镗床等机床上改进,只要成功,能大大改进如今国内的机床加工能力。

这是一份大功劳,研究所不负责生产,这对你们一机床很重要,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薛科长笑道:“如果你嫌我级别不够,我现在立即去找处长,总工,甚至厂长。有他们出面,不要说红星轧钢厂,就是京城钢铁厂,也会全力协助我们的研发。”

夏英点了点头,问道:“什么时候能给我们答复?”

“最迟三天,我现在就去汇报,不过要跟冶炼厂那边协调,需要一些时间。”

夏英点了点头说道:“可以,除了少数特殊材料的配件,我也想把大部分配件交给兄弟厂家试制,这样也不用我们出差嘛。”

出了技术处,刚好遇到姚淑芳过来打开水,三人一起回去。

夏英跟邵承东说道:“现在我们就是等一机床与金州特钢那边的回复,如果顺利的话,过几天就要开始忙了。你想负责金州那边还是京城这边的事务?”

邵承东笑道:“如果可以的h话,我想负责京城这边。”

夏英也笑:“但金州那边更重要,新材料,新产品,不管是硬度,韧性,耐磨性的调整,恐怕都需要你这个发明人的出面。不过时间不急,先等结果吧。”

夏英并不是二组的人,处理好了外联工作,她就回了杂志社。

邵承东跟姚淑芳回了二组,两个人暂时就进入无所事事的状态。

两人在办公室里也无聊,一边聊天,相互也熟悉了对方的情况。

姚淑芳有点像女频小说里面的女主,父亲参战生死不知,她跟她妈在老家农村不仅吃苦受罪,还被恶毒奶奶,叔叔们欺凌。

等父亲回来,原以为会苦尽甘来,可是父亲只是打了几个叔叔替她们母女出气,转头就提出了离婚。

因为她妈只生了她一个,没有文化,还不能再生。

实际上是她父亲结识了年轻漂亮的护士,以包办婚姻离婚。

不过她父亲算不上人渣,虽然离婚,却给她和妈妈弄进了城,还找了工作。

虽然她跟了她妈妈,但父亲那边承担了她生活费,学费。

她为了让她爸多出点钱,用心学习,结果上了高中,还考进了大学。

如今她妈妈在街道工厂上班,一个月有二十八块钱的收入,她现在也能拿工资了。

提到未来,她都充满了憧憬。

她开始对邵承东很亲近,觉得两个人年纪相差不大。

听说邵承东已经有了对象,她惊讶无比,也立即有了分寸感,还笑着开玩笑说要把找对象放在计划里。

从跟她的接触,邵承东觉得她人很理性,没有那么极端,更没有那么多的爱恨情仇,就是普普通通一个女孩。

她这样的人,在研究所这样相对单纯的环境里,应该会工作的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