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新年就要有新气象
- 穿越诸葛均:从隆中开始辅佐季汉
- 群岛之主
- 4166字
- 2025-04-18 17:41:35
当阳临沮的曹军被扫清,以及牛金的战死使得曹仁不敢再觊觎南边。
关张二将威震荆襄,襄阳世家惶惶不可终日,私相传言:“关羽张飞所向披靡,恐襄阳不日易主矣!”
一时间,荆北寒士纷纷南渡投刘。
刘备则依照诸葛均提前给出的“科举”方式,令众士子作《安荆策论》,又观其骑射之术,量才授职。
旬月之间,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郡县皆得贤才佐政。
至于豪族耆老,特别设置了清贵虚衔,使其安坐高堂。
锦旗猎猎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麾下又添诸多门庭。
尤以马良马谡兄弟才具非凡,刘备亲命其随侍中军帐,与诸葛亮共参机要。
关羽张飞驻守临沮旬日,不见曹军再有动作,于是带着百余人返回江陵,命刘封率三千士卒驻守临沮,如遇曹军,不必出战。
途中关羽顺道进了一趟鲍家庄,请鲍庄主将家中众人迁往江陵,来日他要给关索行冠礼,并着手准备两人的婚礼事宜。
鲍庄主闻言大喜,立命阖府整装。
关羽则先带着关索与鲍三娘返回。
及至江陵城外,刘备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
见二弟风尘仆仆,疾步上前执其臂道:“二弟三弟此番劳苦!”
关羽丹凤目微垂,张飞虬髯轻颤,齐声应道“幸不辱命!”
转身走到诸葛均面前叹道:“小军师走这一遭不想竟遭遇如此变故,所幸无事,不然备有何颜面再见孔明。”
诸葛均长揖及地:“均与阿兄受主公知遇之恩,敢不竭股肱之力?”
随后宴设郡守府正堂,青庐四角铜兽吐烟,漆案列炙鹿蒸豚。
刘备请诸葛亮与诸葛均居次席,左列关张赵云等元从虎将,右席伊籍、向朗、霍峻等荆州名士举觞相贺。
刘备擎鎏金错银樽立于中庭,声若洪钟:“此杯当敬孔明昆仲!若无‘隆中对’定鼎荆益,何来今日之宴?”
当日宴席举办至深夜方散。
翌日,大堂议事,刘琮也赫然在列。
刘备将荆州情况与众文武说了一遍,询问接下来应该如何发展。
诸葛均当先奏道:“主公,均有四策,可使荆州稳如磐石。”
刘备见诸葛均又有主意,当即让他讲出。
“第一,将江夏郡全权交予孙权,使其与我军共同攻取江夏北部,所得郡县钱粮皆归其所有,我们不取分毫。”
话音方落,在座文武俱都一脸为难,开始交头接耳起来,似乎有所不满。
“依我看,不如我们自己取了江夏,省的孙权小儿整日觊觎。”
张飞的莽撞劲再次起来,舞着自己的拳头表示:“攻取江夏的事就交给我了,我倒想看看徐晃有什么能耐能挡住俺老张。”
“三将军不要冲动,此策是为了不让我军过于分散兵力,并且解决侧面受敌的状况,而后我们便可以执行第二策——攻取襄阳,划江而治,稳固荆襄,西进益州。”
“然则孙权若是背盟,与曹操勾结,又当如何?”
诸葛亮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期待着诸葛均的回答。
“所以第三策就是,我们需要一名人质。”
诸葛均的脸上突然现出一抹阴冷的笑。
关羽原本紧蹙的眉头听到这番话后倏地舒展开来:“原来当日你说派遣一人去娶孙权小妹是为了索取人质?”
“正是。”
徐庶听了计策,抚掌笑道:“维先此策甚妙,但你又如何保证孙权不会将人扣留江东?若是派一个无足轻重的之人,孙权又怎肯答应?”
“所以我打算让主……”
“所以我觉得这个人选非维先不可。”
“???”
诸葛均本想说让刘备去娶孙小妹,没想到徐庶却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我不合适吧?毕竟我与银屏妹妹还有婚约在身,怎么能再娶孙权之妹?依我看还是主公更合适些。”
“主公又甘、糜二夫人在,不便再迎娶,维先与孙家小妹年龄相仿,又是孔明之弟,正好合适。”
徐庶说罢,挑眉看向诸葛均。
诸葛均又转头看向关羽,却不见关羽脸上有半分不悦。
“元直军师说的是,不过我家女儿可不能伏低做小。”
关羽说完,座中文武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成,刘备也笑呵呵的说道:“既然如此,待江夏襄阳之事解决,就为维先向孙权下聘,到时候让子龙护卫维先去江东迎娶。”
诸葛均见刘备都已发话,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结果。
“还有第四策尚未说。”
徐庶紧接着询问起第四策,诸葛均重新调整心态道:“这第四策就是南取交州,出海寻珍。”
“出海寻珍?”
“早在桂阳之时,我遇见了一名来自安息帝国的女商人,她稽留南疆许多年,一直想着重新造船出海,又说了许多海外的趣事:海西之地有一岛国,名为狮子国,国中多有珠宝,稻米三熟,若是借她之力,打通海上之路,与其贸易,则可充盈国库粮仓,壮大我军。”
诸葛均取出一张地图,这份地图是米娜送给他的,图上是南海海上通行的贸易路径以及需要提防的海盗等地。
此刻展现在众人眼前,大家纷纷称奇。
“虽说如此,可制造海船,出海经商,耗费颇巨,恐怕难以施行。”
说话的此人正是白眉马良,他的话正是大家所担忧。
“季常先生所言甚是,因此我们还需要孙权的帮助。”
诸葛均指着地图上的南海郡(现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包括香港澳门)道:“此郡海上通商甚是便利,可以作为出入海的大港口,我们将此郡与合浦郡送与孙权,并交好江东世家,承诺海上之利他们取七成,我们得三成,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的盟约,还能将江东世家与我们绑在一条线上。”
“交州地广人稀,即使取下,以我军目前的态势难以久治,不如先取益州,而后在回头争取交州。”
诸葛亮再次发言,他调整了诸葛均的策略与规划,并重申了跨有荆益的隆中策略。
“还有江夏,不能全数交给孙权,至少要保证汉江之南的竟陵由我军驻守,以保证我军侧翼的安全。”
徐庶也对江夏的局势做了补充。
诸葛均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计划,的确有些过于理想化了,但是交州出海之事还是需要落实的,即使不依靠荆州的财政,以米娜作为商人在南疆近十年的基础独自造船出海应该不成问题。
之后众人又讨论了许久,最终定下了短期目标——江夏大部交给孙权,保留竟陵,协助孙权攻取江夏北部,再北取襄阳的战略规划。
至于娶孙权小妹之事,待取了襄阳之后,看孙权反应再做商议,而交州之事则被暂时忽略。
散会前,刘备朗声对众人道:“明日便是新年,诸位可休假三日,好好与家人团聚。”
众人欢呼拜谢之后各自散去,诸葛均则跟着诸葛亮到了家中。
“嫂嫂与阿兄最近可有研究出什么?”
诸葛亮刚给诸葛均添了一盏茶,听到询问,缓缓将茶壶放下道:“倒是做出了三样东西。”
“是何物?”
诸葛亮命人将做好的东西抬了出来,诸葛均一看,却是曲辕犁、珍妮纺纱机以及一个小型的高炉模型,当然,“珍妮纺纱机”此刻已经不能叫这个名字了。
“阿兄与嫂嫂果然珠联璧合!”
诸葛均高兴之余又问道:“今日为何不告诉主公?”
“主公已经知晓,打算在新年时颁布,为明年开春的耕种增添一些彩头”
“既然如此,我还有两法,可以锦上添花。”
“哦?说说看。”
“第一法名为轮作:需效仿古人‘三圃轮耕’之法。譬如头年种粟耗地力,次年改种豆菽以根瘤养土——豆根藏‘地精’(固氮)之理,南疆老农早有所悟;第三年再种麦麻,如此循环,虫害难聚,地力不竭。昔年《汜胜之书》便提过‘田,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正与此道相合。”
“第二法名为间作,如同排兵布阵:秆黍麦遮阳护矮豆,藤蔓瓜匏攀架不占垄。荆南老农有谚云:‘黍豆并肩生,仓廪自丰登;瓜架豆藤绕,虫豸无处咬!’若辅以深耕灰肥,三年之内,荆南薄田亦可变沃土。”
诸葛亮闻此二法,笑道:“我家小弟果然长大了,竟然与为兄想到一处了,不过倒是比为兄想的更好一些。”
诸葛均一愣,果然以诸葛亮的智慧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你们兄弟二人倒是聊得开心。”
黄月英走进大堂,手里抱着孩子,一旁的奶娘也抱着一个孩子。
诸葛均立刻起身向黄月英行了个礼,笑眯眯的走到跟前,看了眼两个孩子。
“不知可取了名?”
“男儿取《诗经》中的‘瞻彼日月’的‘瞻’字;女儿嘛……”
诸葛亮看向一旁悬挂着的阴阳八卦旗道:“不久前我以易数测算,得因果之卦,因此取名‘诸葛果’。”
诸葛均听到“诸葛瞻”的名字时,很是满意,因为他改变了一个节点。
但听到“诸葛果”时,一时愕然。
怎么把神仙志怪中的诸葛果也给生出来?难道这方世界真有神仙?
若是真有神仙,自己何必那么辛苦的匡扶汉室,直接修仙来帮助刘备光复汉室不是更简单?
想到这里,诸葛均觉得完全是机缘巧合导致的变数,日后还需要多加观察才行。
“维先是觉得哪里不对吗?”
黄月英见诸葛均愕然的神色,以为是诸葛均觉得“诸葛果”这个名字不好,这才出口询问。
“没有没有,只是突然想起家中还有要事,弟就先告辞了。”
说罢便对诸葛亮和黄月英行了一个礼,匆匆走出府去。
诸葛均一路走一路想,不觉回到了关府门前。
身后忽然窜出两道身影,打断了诸葛均的思路。
抬眼看去,乃是鲍三娘追着关索进了府,嘴里还嚷嚷着:“输了就是输了,快拿你的刀来。”
诸葛均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正想进府询问,但身后一声“军师”叫住了他。
“末将张苞见过军师。”
诸葛均闻言转过身来,却见小一号的“张飞”站在跟前,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原来是张小将军,难得在此遇见。”
张苞呵呵一笑,说道:“早就听说军师人中龙凤,今日一见果然人如其名。”
这张苞说话怎么一股子文绉绉的味道,与他的面貌有些不符合。
“我也听人说起过张小将军,都说张小将军与三爷如出一辙,是一员勇将,今日看来,张小将军也可谓是文武双全的统帅之才。”
“倒是让军师见笑了,家父与在下不过是生的粗壮了些,家中倒是有许多书画,军师若有闲暇,可到在下家中做客。”
“一定一定。”诸葛均客气的回应,随后又指向刚刚关索鲍三娘处问道:“他们怎么回事?”
“适才在在下家中,索弟与鲍家三娘赌斗:谁能斗得过我,便在对方刀上刻上名字。我原想着鲍三娘一介女子怎么可能斗得过我,就有些轻敌了,没想到被她看中破绽,败下阵来。索弟不服,还想重来一遍,却被鲍三娘拒绝,因此跑来这里,家父让我跟着过来,免得两人吵得过分。”
张苞挠着脑袋,一脸不好意思的模样。
诸葛均一脸原来如此的模样,随即邀请张苞入府,两人进入府中,发现鲍三娘正拿着锉刀要在关索的大刀上刻字。
“军师!苞兄!快来帮我!刀上刻字将来若是被敌将看见,那就成笑话了!”
关索看见诸葛均与张苞,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呼叫二人过来救自己。
“弟妹,你看不如就先放过他吧……”
“不成,父亲说过了:‘人无信则不立’,岂有赌输了却不履行的道理。”
诸葛均见三人纠缠不休,双眸微眯,倏地又张开,说道:“三娘子且慢动手,他那刀已是用惯的了,若是少了些许斤两,或许就用不惯了。”
“待他冠礼之日,我将赠他一柄新刀,与关平的刀一样,你可在那柄刀上刻字,这样不算违背赌约,你看如何?”
关索听见,连连附和:“正是正是,还请三娘手下留情。”
张苞也在一旁保证,说自己可以作为保人,鲍三娘也只得罢手。
插曲过后,诸葛均回到屋中,开始思考如何推广曲辕犁与纺纱机,因为很有可能遭到荆南的豪绅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