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诊室里的老人

消毒柜运转的嗡鸣声突然停止时,陈墨正在给听诊器消毒。月光从百叶窗缝隙渗进来,在诊室地面织出一张惨白的网。他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凌晨两点四十分,距离搬迁还有三十三小时。

“陈医生......“

苍老的呼唤混着痰音从诊室外传来,陈墨后颈泛起鸡皮疙瘩。他分明记得半小时前已经锁了楼道的安全闸门,搬迁公告就贴在诊室玻璃上,红章还盖着“即日起停诊“的字样。

诊室门吱呀作响,穿深灰色中山装的老人拄着桃木拐杖挪进来。陈墨闻到某种甜腻的焦糊味,像是烤过头的糖糕混着焚烧塑料的气息。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按在问诊台上,指甲缝里嵌着黑红色的碎屑。

“我喘不上气......“老人胸腔里传出破风箱般的杂音,“像有煤渣在肺里滚......“

陈墨将听诊器贴在他后背的瞬间,全身血液几乎凝固——本该是呼吸音的区域内,清晰传来指甲刮擦金属板的刺响,其间夹杂着细微的爆裂声,就像......烧红的铁签插进血肉。

“您抽烟吗?“陈墨尽量让声音平稳。余光瞥见老人影子在墙上扭曲成奇怪的形状,像是有人正从背后掐住他的脖子。

老人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枯枝般的手指烫得惊人:“三十三年了......“他咧开嘴,陈墨看见他的舌苔上布满蜂窝状孔洞,“那天抢救室突然断电,张护士长说去找备用发电机......“

诊室灯光骤然熄灭。陈墨的手电筒光束扫过老人坐过的位置,问诊台上赫然留着焦黑的手印。他这才发现老人带来的病历本不对劲——泛黄的封皮上用红墨水写着“第七人民医院内科“,而他们医院从建院起就叫做市立第七医院。

“1993年7月15日查房记录“的字样在电筒光下浮现。陈墨颤抖着翻开内页,密密麻麻的血手印铺满纸面,每个手印中心都用数字标记着“33“。在最新染血的空白处,歪歪扭扭写着:“陈医生,我的胸片洗好了吗?“

X光观片灯突然自行亮起,陈墨的瞳孔猛地收缩。悬挂的胸片显示老人整个胸腔布满雪花状白点,那些白点正在缓慢蠕动,渐渐组成三张扭曲的人脸。最上方的人脸突然转向他,开裂的嘴角一直撕裂到耳根。

“当年要不是为了取胸片......“老人的声音从观片灯后方传来。陈墨看见他的中山装领口窜出火苗,焦黑的皮肤下露出白森森的肋骨,“我们本可以逃出去的......“

诊室温度陡然升高,陈墨的白大褂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他忽然注意到墙上荣誉证书的玻璃反光——本该空荡荡的诊室里,七个焦黑的人影正围在他身后,最前面的护士长手里还捧着燃烧的病历夹。

“您需要立即吸氧!“陈墨冲向急救推车,却发现氧气瓶阀门焊死般纹丝不动。老人爆发出剧烈的咳嗽,火星随着飞溅的唾液落在问诊台上,烧出三十三个排列成环形的孔洞。

观片灯发出电流过载的噼啪声,胸片上的三张人脸突然同时开口:“三号档案柜......“他们的声音像是用铁片刮擦黑板,“第三层......第三十三格......“

陈墨的钥匙串叮当坠地。当他摸到标着“3“的钥匙时,金属齿尖竟烫得他掌心起泡。档案柜第三层的抽屉自动弹开,三十三份碳化变形的病历哗啦啦散落一地,每份的死亡时间都定格在凌晨三点三十三分。

“当年火势蔓延得太快......“护士长的灵体不知何时贴在他耳边,半边焦尸的脸颊垂落着融化的脂肪,“我们被困在放射科走廊......“

陈墨突然想起医院平面图,现在的新建CT室正是当年火灾最严重的区域。他的手机在这时疯狂震动,家族群跳出叔叔的消息:“听说你们医院要拆的老楼里,三十年前烧死过三十多人?“

老人身上的火苗已经蹿到天花板,陈墨在浓烟中摸到墙上的消防斧。玻璃碎裂的脆响中,他看见1993年的火场与现实重叠——七个燃烧的人形正用头撞击着被封死的窗户,而他们挣扎的身影正透过现在的玻璃投射在诊室墙上。

“用这个......“护士长腐烂的手握住他持斧的手,冰火交织的触感让陈墨差点松手,“砸开时空节点......“

消防斧劈向观片灯的刹那,陈墨听见三十三个声音在耳边嘶吼。胸片上的人脸化作青烟消散,老人佝偻的身影在火光中挺直,露出脖颈处烧融的工作牌:城南化工厂安全员,李国富,1993年7月15日签发的证件照正在火中蜷曲成灰。

晨光穿透烟雾时,陈墨瘫坐在崭新的全自动观片机前。搬迁工人正在拆卸旧式X光机,没人注意到机器内部残留着人形碳痕。手机相册里昨夜拍摄的胸片变成空白,只有诊室墙角多出的三十三枚焦黑指甲,昭示着某个循环的终结。

住院部顶楼传来钟声,这次停在三点三十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