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朝阳村卷:产业扶贫攻坚的龙江样本
- 孙壮志 王爱丽主编
- 573字
- 2025-04-08 19:29:00
第一章 片区产业扶贫研究的必要性及政策简述
朝阳村所在的明水县是黑龙江省十弱县之一,又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回顾以往,1988年,全国许多县市已从温饱开始向富裕过渡,黑龙江省明水县的农民却依然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生活。人均收入只有328元,全县粮食产量不足1.7亿公斤。然而,明水人民穷则思变,治理落后,实现了跨越发展。1998年明水县农村人均收入已达1855.80元,粮食产量超4亿公斤,县财政收入达5600万元。十年间,明水县发生了巨变。向穷山恶水挑战农业生产长期处于掠夺式经营状态的明水县,水土流失严重,到20世纪80年代初,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29万亩,占土地面积的66.3%,致使大量农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土壤耕层变薄,地力减弱。到了21世纪,虽然明水县的干部群众持续齐心协力向贫困发起挑战,但仍未根本改变贫困面貌。
加快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区域发展步伐,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和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有利于提高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和边境地区繁荣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全;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