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数字贸易的产生背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数字贸易随着互联网平台、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兴起,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贸易方向。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数字贸易发展迅速,迎来新的机遇期。

一 互联网平台发展

数字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支撑。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经济的爆发式增长造就了世界级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平台,成为各国数字贸易增长的新动能。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产业面向市场,体现出创新性与服务性的发展趋势,极大地促进了数字贸易发展。目前,以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平台在全球数字贸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数字治理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围绕互联网平台本身的监管和改革已成为完善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重要抓手之一。

我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国际上也逐渐崭露头角,联合国贸发会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世界市值前十的互联网公司中,除了8家美国公司外,其余两家为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排名第7和第8位。[17]总体而言,我国数字贸易是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电商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等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反过来这些平台又促进了数字贸易规模的扩大,二者相辅相成,成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 数字技术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是数字贸易的重要技术领域与核心驱动力量,这些数字技术的进步不仅促进我国数字产业发展,也大大促进了数字贸易发展。

以云计算和5G通信技术为例,云计算使得用户通过付费等方式灵活调动IT资源,充分利用算力,为数字贸易相关业务提供服务,催生出一系列“云外包”“云平台”等云端经济形式。我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1334亿元,[18]并且,私有云市场规模首次被公有云市场规模超越。2021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2300亿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3000亿元。[19]5G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时的特点,不仅可以提升消费者的全方位生活体验,使得消费更具个性化、实时化、场景化、内容化、互动化特色,还可以与交通工具、工业、医疗等领域融合,如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生产线,不仅大幅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创新速度,形成新技术、新产品快速孵化、持续迭代的新局面,对数字贸易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催生更多新的数字化服务需求,推动新的数字产业诞生,形成新的全球产业链,带来海量国际数字分工机会。

三 数字经济发展

作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数字经济不仅推动生产效率迅速提升,还优化了资源配置方式。当前,依托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头。2005~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6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20]2012~2018年,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75%。[21]我国数字经济不仅总量快速增长,其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14.2%上升到2021年的39.8%,[22]说明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数字经济迅速发展重塑了全球贸易,催生了数字贸易这一新型贸易模式,并且逐渐成为评估各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3]数字经济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数字贸易规模大幅上升,数字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根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额为2947.6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44.5%。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50%左右。[24]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数字服务出口排名第八,数字服务进口排名第七。按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统计口径测算,作为数字贸易发展的优势领域与重要增长点,2008~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0.8万亿元增长到12.5万亿元,年均增幅达26.23%。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呈现持续上升势头,从2008年的4.4%上升到2020年的38.9%(见表1-3)。

表1-3 2008~202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及比重

四 政策保障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数字贸易迅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2017年以来,我国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涵盖完善产业链条、壮大市场主体、打造促进平台、拓展国际合作、探索规则标准、加强监管治理等各个方面,为改善数字贸易环境、提升数字贸易水平、推动数字贸易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例如,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电子商务法》,对“消费者保护”“电商平台审核”等做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就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释放了相关政策红利,同时将跨境电商确定为中国外贸发展中的新增长点[25]。同年,服务贸易领域的五大关键目录修订完成,包括《服务出口重点领域指导目录》《鼓励进口服务目录》《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注重利用新技术、发掘新机遇,有针对性地提升产业附加值。2020年,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启动了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创建工作,并认定了中关村软件园等12个园区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2021年11月,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随后,商务部服贸司在对该通知的官方解读中表示,这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将成为我国重点打造的数字贸易示范区。可见,我国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导向持续强化,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数字贸易发展潜力,加快提升数字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1] Sacha Wunsch-Vincent,The WTO,the Internet and Trade in Digital Products:EC-US Perspectives,Oxford:Hartpublishing,2006.

[2]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ork Programm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WT/L/274,25 September 1998.

[3] 刘杰:《发达经济体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路径研究》,《国际贸易》2022年第3期。

[4] OECD,“Digital Economy Outlook 2017,” http://www.oecd-ilibrary.org/science-and-technology/oecd-digital-economy-outlook-2017_9789264276284-en.

[5] 盛斌、高疆:《超越传统贸易:数字贸易的内涵、特征与影响》,《国外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6] OECD,“Measuring Digital Tade: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STD/CSSP/WPTGS,March 2017.

[7] U.S.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Digital Trade in the U.S. and Global Economies,” Part 1,Investigation No.332-531,USITC Publication 4415,Washington:USITC,July 2013.

[8] U.S.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Global Digital Trade 1:Market Opportunities and Key Foreign Trade Restrictions,”2017.

[9] 《数字贸易 通用术语》团体标准分为综合基础、数字商品与服务、数字平台相关、数字支撑技术四个模块,涵盖76个数字贸易领域通用术语,对术语概念、概念特征、概念间的关系、概念定义、概念体系等内容均有精准描述。

[10] 郑伟、钊阳:《数字贸易:国际趋势及我国发展路径研究》,《国际贸易》2020年第4期。

[11]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Guide to 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11,” Paris:OECD,2011.

[12] 蓝庆新、窦凯:《美欧日数字贸易的内涵演变、发展趋势及中国策略》,《国际贸易》2019年第6期。

[13] 敬艳辉、李玮:《基于数字经济视角理解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全球化》2020年第6期。

[14] 郑伟、钊阳:《数字贸易:国际趋势及我国发展路径研究》,《国际贸易》2020年第4期。

[15] 《上半年我国数字服务出口6828亿元增长13.1%》,光明网,2022年9月1日。

[16] 王燕:《数字经济对全球贸易治理的挑战及制度回应》,《国际经贸探索》2021年第1期。

[17] http://www.gaokede.com/gyhlw/60229.html.

[18] 陈贇、张春玲:《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通信企业管理》2020年第12期。

[19] 《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article/yanjiu/hangyezk/202204/132456.html,2022年4月1日。

[20]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45万亿元》,《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年第7期。

[21] 徐向梅:《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经济日报》2022年9月23日。

[22]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2年7月。

[23] 王娟、张蕴洁、宋洁、张平文:《中美欧数字经济与贸易的比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24] 李勇坚:《数字经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群言》2022年第4期。

[25] 谢谦、姚博、刘洪愧:《数字贸易政策国际比较、发展趋势及启示》,《技术经济》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