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场就足够了

赛百灵赛道,FIA2级别,全长6.02km,共计17个弯道,其中不少弯道都是假弯。

“感觉破破烂烂的。”吴轼见到赛道后,就开口说道。

“不是所有赛道都和大奖赛赛道一样。”维斯塔潘扶了扶自己的鸭舌帽。

赛道大部分路线都是铺设的水泥,只有些直道是柏油路,而且护栏也很浅,赛道空旷,二月份时空地上都是干枯的草,怎么看怎么荒凉。

“主要是太大了,卡丁车赛道也跟这种布置差不多,但因为小,护栏周边再围上人,看起来就不一样了。”吴轼也戴着顶卡其色的鸭舌帽,宽大的墨镜遮住了半张脸。

“这个系列赛是去年筹划的,今年第一次开赛,所以没什么名气。”斯托罗尔上前说道,他参加KF1时和吴轼和维斯塔潘打过照面,也算是认识。

“没什么名气也收我九万五千欧!”吴轼肉疼,按照现在大概一比八点五的汇率,报名费换算成RMB那就是八十万!

要不是报名费里包含了车、工程师和机械师团队,他绝对不愿意参加这种增加不了什么名气的比赛。

“本系列赛旨在锦标赛、杯赛之外专门开创出具有新颖、开创性的训练赛事,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强健自己、训练车技、享受赛车!祝大家能够快乐度过系列赛!”

在比赛正式开始前,佛州拉法车手学院的负责人上台给各位车手再度介绍了下系列赛的精神,他的声音浑厚,至少让人不打瞌睡。

“好了,孩子们,去维修区准备吧!”

系列赛每站耗时三天,第一天是四节自由练习,每节一个小时;第二天上午两场二十分钟的排位赛后,进行第一场比赛。

第三天,再进行第二场、第三场比赛。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贴合训练系列赛的名号,正赛采用三十分钟加一圈的设定,这就意味着领先的车手不需要考虑带开多少,只需要考虑尽可能的保持状态。

车手学院提供的赛车型号是Tatuus FA10B,设计上和这个时代的低级方程式很像,细长的悬架和简约却显得粗壮的车身,远处乍一看,不懂行的就要惊呼一声“筷子悬架!”了。

“你赛车服上还是这么多赞助?”维斯塔潘看到相当惊讶,他来阿美莉卡比赛,几乎没有什么赞助商赞助。

“你猜猜这个品牌给的出场费是多少?”吴轼指着左腰的一个轮胎logo问道。

“一万欧元?”

“?”吴轼满头问号,直言:“看来你家挺有钱的,希望乔斯叔叔能给我个这样的赞助。”

“哈哈哈,我以为让你到处穿着的品牌怎么说都会给很多钱,不然为什么这么不舍得?”潘子大笑。

吴轼无语,心里暗道你以后还一年四季就一套红牛队服走天下呢!

换好赛车服后,各自上了各自的赛车。

今天是练习赛,让大家熟悉适应下赛道。

吴轼和学院配给自己的工程师和机械师团队打了个招呼,就开出了维修区。

赛百灵赛道对于Tatuus FA10B来说相当宽,因此很多弯道甚至都用不上借用路肩,就可以最短时间通过。

乔斯和希德在维修区里看着数据,和之前训练的一样,吴轼最开始时每圈的跑法差别都挺大,这是他在寻找最优跑法。

“我很好奇,他是怎么做到连续几圈都产生些可控的微小差异。”乔斯开口。

话音刚落,TR里传来声音,“第一个计时段速度如何?”

“提升了0.12秒,干得不错。”工程师告知数据。

“下一圈他又会优化,啧啧,真是神奇。”乔斯一边说一边感慨,而后看向希德,道:

“你不如让他母亲邀请那些拉法总部的人来看看,这样一位天赋异禀的车手,他们竟然只给份成长的青训合同。”

希德露出笑容,道:“我已经通知好了,他们说明天会来看第一场比赛,仅仅一场。”

“一场就足够了。”乔斯颔首。

四个小时的练习赛分了上下午进行,不同时段的路面温度也有着细微差别,吴轼将两套新胎分别在上午下午使用,去感受了下不同温度下轮胎的适应能力。

不过其中的一套新胎仅仅测试了会,就被换下。

因为在后面两天的比赛,只有两套新胎,和练习赛时的一套旧胎,以及一套雨胎,而这些轮胎要应付整整三场比赛,所以练习赛必然要留下一套磨损较小的旧胎。

整场测试下来,吴轼基本摸清楚了这条赛道的关键要点,要说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当然是有的,只是时间不够充足,就没必要了。

“我感觉赛车开起来怪怪的。”一下车,潘子就抱怨道。

“你可以让乔斯帮你调调车。”吴轼说道。

维斯塔潘直摇头,说道:“最近我的训练科目是赛车适应性,他不会让我调好车的,只会让我想方设法适应赛车,反正也没多少可以调整的。”

“也是。”吴轼点头,这种官方提供赛车的比赛,赛车是被严格限制的,不会让你按照自己的风格进行多少改动。

“你不调车?”潘子反问。

“你知道吗?有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让面试者提供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此来考验面试者的水平。”吴轼说道。

“我没参与过工作面试,并不清楚这种机制,这和你调不调车有什么关系?”潘子不解。

“因为最后面试者精心制作的解决方案直接被企业拿去用了,我们俗称为空手套白狼。”吴轼解释道。

“你的意思是说,你觉得你提供的调校指导会被拉法偷去?”潘子疑惑片刻后,开怀大笑:“哈哈哈哈!吴轼,我以前没发现,你其实挺幽默的。”

“能够领悟我的笑话就好。”

吴轼拍拍潘子的肩膀,他之前的话自然是在扯淡,即使他现在的调车技术确实应该挺牛逼的,不过也只有到了F1才有用武之地啊,拉法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就馋他所谓的调车技术。

翌日上午九点,排位赛前,希德对坐在单体壳里的吴轼说道:“下午的比赛玛蒂娜可能会邀请几位高管过来,他们此时正在迈阿密。”

“OK,我会好好开的。”

吴轼打下护目镜,比了个手势,等到技师放心后,直接驶入维修区。

嗡嗡!

车辆引擎作响,第一场排位赛共计二十分钟,车手个人的最快圈速将用于第一场比赛,而第二快圈速将用于第二场比赛。

因此需要在二十分钟里,于长达六公里的赛道上作出两个有效圈速,这意味着窗口机会并不多。

吴轼的耳机里不时传来工程师的声音,告知他路面情况:

“前面有三辆车,都已经开始飞驰,你与他们差距在五秒以上,可以开始你的飞驰。”

“copy.”

吴轼迅速左右打摆,让轮胎温度再上升一点,而后迅猛加速。

簌簌!

冲过方格线,开始尝试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