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文化馆迟到两个小时算迟到吗?

关于文化馆,后世的余桦有个很热门的网络段子。

余桦年轻时在海盐卫生院当牙医,他发现对面文化馆的人“工作”就是满大街晃悠,仿佛上班就是打卡闲逛。他羡慕得咬牙切齿,于是也想进文化馆上班。

经过不断投稿退稿之后,他终于成为了海盐县第一位到京城改稿的作家,于是如愿以偿进了文化馆上班。

而余桦第一天上班就故意迟到两小时,想试探摸鱼底线。结果到单位一看,自己竟是第一个到的!他当时就告诉自己:“这个单位我来对了!”

这当然有夸大和戏谑的成分在,但也足以能体现出当时文化馆的工作氛围。

九十年代有部非常非常优秀的电影《背靠背脸对脸》,故事的背景就是文化馆。

彼时,金市文化馆的职能紧密围绕“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教育”两个方面开展,包括指导全市群众文化业务工作,辅导全市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性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集藏民间工艺精品及群众书画作品,出版群众文化刊物,进行群众文化艺术的调查研究、理论探讨,开展社会艺术教育等重要任务......一句话概括就是,只要和文化沾点的,他们都能管一下。

《钟山》刊发的第三日,金市文化馆的工作会议。

“我们市最近的文化工作稳中有进,基本已经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秘书正在讲着金市文化馆这一年的工作情况。

馆长许乐山示意秘书停一停,他面前除了笔记本,还有一本《钟山》:“......我说几句关起门来的话,同志们啊,虽然我们金市历史悠久,也出了不少知名文学家,但是新鲜血液始终是要发掘的!对于那些有文艺特长的年轻人,我们要发挥这个阵地作用嘛!”

许乐山顿了顿:“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如今我们这棵树也不小了,怎么乘凉的人没几个呢......前不久《金市日报》上的那个诗人张盐的采访,你们应该也都看过了吧,年轻人了不起啊!”

他拍了拍手里的《钟山》:“他又在《钟山》上投了篇小说,我昨天看了,写的非常不错。这样的人,应该发挥更大的文艺作用嘛!听说张盐现在还在什么纺织厂保卫科当干事,依我看啊,这就是埋没人才!边组长,你去落实一下,看能不能把张盐调到我们文化馆......”

.....领导的话,那就是命令!

而且作为文学创作组的直接负责人,虽然文化馆很轻松。但边笑作为组长也有业绩压力,快到年底了,如果真能把张盐弄到馆里,绝对算他们文创组的一笔大功劳,不就把文艺组、美术摄影组、科普宣传组他们比下去了吗......

没办法,谁让张盐最近名声这么大呢,听京城那边的朋友说,张盐那篇采访,似乎要全国见报......

于是边组长第二天就来到了张盐家中,拎着一些糕点,以慰问市优秀作家的理由,登门拜访。

谢兰一听说是市文化馆的,连忙说,快请进,不管边笑说自己已经吃过了,又给边笑添了副碗筷。

边笑也是个痛快人,不多推辞,坐在了饭桌上,对面就是张盐。

“......张盐同志,最近可不得了啊,在我们金市,只要能认字的,没人不知道他了!他的那篇采访一出,不少人表示,要向他学习呢!两位养了个好儿子啊,”边笑端起酒杯,向张慈瑞和谢兰敬酒。

张慈瑞很是受用,笑呵呵地碰了一下杯。

“今天我过来呢,有两件事情,第一件呢,就是代表我们文化馆,看望我们市里的优秀作家,我们来迟了啊,让明珠蒙尘了......”

“边组长,您这是说得什么话,就他还明珠,电灯泡还差不多,您就别夸他了,最近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谢兰一边说,一边是脸上掩盖不住的欣喜,最近他儿子可是风云人物,不管她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有人在讨论他儿子,而且一听说她是张盐的母亲,那尊重给的满满的。

“边组长,明珠真谈不上,就是写了点东西而已,感谢您和文化馆的记挂......”张盐谦虚道。

边笑端起酒杯:“张盐同志,还有一件事情,我们想征求你的意见,我们馆长是个爱才的人,他看了你的诗歌和小说,觉得写的很好,还在我们全馆会议上专门表扬你......”

“......他知道你还在厂保卫科当干事之后,就觉得你屈才了,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发挥自己的文艺专长,如果给你更好的创作环境,你应该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所以,你愿意来我们文化馆工作吗?”边笑将酒杯端到张盐面前。

“......到文化馆工作?”张盐和边笑碰了一下杯,他目前在保卫科虽然待的不错,但说实话,每天机械和重复的工作让他多少有点枯燥,唯一的乐子也就是和赵健康吹吹水摸摸鱼......

边笑看张盐似乎有些心动,连忙趁热打铁:“是,你放心,你的工资和组织关系都会调过来,你现在是24级吧?我们会把你待遇上调一级......”

边笑像极了后世的无良HR,各种允诺:“......如果你过来了,我们不会要求你必须要写出什么作品出来。好作品不是逼出来我们还是知道的,我们也会经常组织一些交流和采风的活动.....总之,肯定比你现在在保卫科轻松,所以你也会有更多的时间专心于创作......”

秦建设在一边看着不做声的小舅子,心想,这还不答应啊,我都想去了......

“咳咳......边组长,如果调过去,能保证有编制吗?”张慈瑞听到边笑的来意是想把张盐调去文化馆之后,他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提议。

因为在保卫科,顶天了就是科长,张盐他是了解的,写字很在行,保卫么,顶多算是个二流水平。虽然他不是很懂文学,但就目前儿子表现出来的水平来看,文化馆确实是更适合他的地方。

张家,有两个人拿枪已经足够了。

“必须能!”边笑坚定地点头,现在还不是逢进必考。

馆长点名要的人,安排个编制还不是轻轻松松。

“......文化馆”张盐自从知道边笑是文化馆的之后,脑子里余桦说的那个段子就一直萦绕不去,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问出了那个问题:“......边组长,文化馆,迟到两个小时,算迟到吗?”

边笑正在夹一块咸肉,听到张盐的话,肉掉进了酒里。

这算是答应了吗,边笑心想。

于是边笑很认真地回答:“如果是你迟到的话......大概......也许......应该不算。”